zhōng gǔ yǒu tuī , hàn qí gān yǐ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

yǒu nǚ pǐ lí , kǎi qí tàn yǐ !

有女仳离,嘅其叹矣!

kǎi qí tàn yǐ , yù rén zhī jiān nán yǐ !

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zhōng gǔ yǒu tuī , hàn qí xiū yǐ !中谷有蓷,暵其脩矣!

yǒu nǚ pǐ lí , tiáo qí xiào yǐ !

有女仳离,条其歗矣!

tiáo qí xiào yǐ , yù rén zhī bù shū yǐ !

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zhōng gǔ yǒu tuī , hàn qí shī yǐ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

yǒu nǚ pǐ lí , chuò qí qì yǐ !

有女仳离,啜其泣矣!

chuò qí qì yǐ , hé jiē jí yǐ !

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注释】:

中谷:山谷之中。

蓷:草名,又叫益母,白花,高尺余,茎叶俱瘦,至夏果枯,故又叫夏枯草,别名益母草。

暵其:即“蔫然”,形容枯萎的样子。

干:干枯。

仳离:流离,指流离失所,一说蓬首蔽衣见人惭恧之态。

嘅其:嘅,同“慨”,即“慨然”、叹息之貌。

遇人:逢人。人,当指作者所遇之“女”。

艰难:困难。指女子的生活处境。此为第三者所述,非女子自伤。

脩:本意是干肉脯,此引申为干枯。

条其:即“条然”,形容生长的样子。条、长。

歗:同“啸”,吹气出声,这是古人发泄情感的一种方式。

不淑:不幸。

湿:或以为蓷遇水则湿。

啜:哽噎抽泣貌。

何嗟及矣:当作“嗟何及矣”。嗟,悲叹声。何及,言无济于事。

【释义】:

那山谷中的夏枯草,蔫巴巴的即将枯槁。那流离失所的姑娘,让我叹息心焦。令人叹息心焦,看她实在艰辛难熬。

那山谷中的夏枯草,蔫巴巴的即将枯焦。那流离失所的姑娘,让我发出一声长啸。我发出长长的尖啸,是为她的不幸苦恼。

那山谷中的夏枯草,蔫巴巴的即将枯焦。那流离失所的姑娘,让我哭泣泪水滔滔。为她哭泣泪水滔滔,无力为她改变丝毫!

【赏析】:

这首诗的主旨是诗人看到一位流离失所的女子,感伤于她的遭遇,而又无力帮助她改变现状,于是万分难过,表现了诗人深厚的仁爱同情之心。

益母草因与女性有一定的瓜葛,古有曾子见益母而感之说,所以这里以益母的凋枯,兴女子的不幸。就诗论诗,我们认为这是作者看到一位流离失所的可怜女性而发的感伤。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作者看到女子的不幸,而又苦于无能为力,于是始而“叹”,继而“啸”,终而“泣”。诗所表现的是中华民族面对他人的苦难时,那种巨大的同情心和深厚的仁爱精神,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真知新坐标#​

#我要上微#​

#我要上 #​

#诗经#​

#每天读书n小时#​

诗经·郑风·萚兮(诗经王风中谷有蓷)(1)

诗经·郑风·萚兮(诗经王风中谷有蓷)(2)

诗经·郑风·萚兮(诗经王风中谷有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