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谓之“四方”先来看“东”字“东”的甲骨文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说文解字128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说文解字128讲(说文解字系列之)

说文解字128讲

东南西北,谓之“四方”。

先来看“东”字。“东”的甲骨文为:

从字的构形上看,是日出于木中之象,即太阳刚刚升起来不久,从远处看,还隐在树木当中,未至于中天。《说文·木部》:“(东)动也。从木。日在木中。”许慎释“东”为“动也”,段 注说是“见汉律历志”,其说有据。但段注又说“日在木中曰东,日在木上曰杲,日在木下曰杳”。其实,释“东”为“动也”,与“日在木中”并不矛盾。“日在木中”,强调太阳在天空的行程轨迹与相对位置,而这个轨迹和位置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这个位置变化的参照物就是“木(树木)”。故“日在木中”强调的是太阳初升时和树木这个参照物的相对位置。许慎释之为“动也”,是重在描述日(太阳)的自身的状态。初升时尚隐于树木之中,后来以太阳初升之方向就成为“东”。还有一种解释说“东”的初文象一口袋,两头以绳束之,乃“橐”的本字。此说无据,不取。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永不停息,亘古不变。“东”成为一个表示方位的名词,而其“动也”的意思,后来反而消失不用。岂不怪哉!

再来看“南”字。“南”的字体演变轨迹为:

对“南”的解说,岐说颇多。有人认为甲骨文的“南”字象龟甲腹面的形状。龟类穴居大多南向,因此用龟形代指南方。为了与“龟”的字形相区别,“南”的初文用了龟甲板的前半截的形象来表示方位的”南“。另一种解释是,甲骨文的”南“字象一种钟形的乐器。郭沫若认为,这种乐器用青铜制成。还有人认为,“南”的初文是一种由容器演化而来的乐器,流行于南方地区,故后来用以指称南方。这几种说法都缺乏古代文献的支持。

许慎《说文·po部》:“(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许慎认为,草木在南方枝繁叶茂、万物怀妊。从po,而po则为“草木茂盛屮屮然”。草木茂盛貌也。段注认为许慎的“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一句有脱误,“当云南任也”。其实,“枝任”“南任”并无本质差异。

草木茂盛之地即南方,故“南”用以指称方位。中国古代对座位的朝向很有讲究,人们也早就认识到坐北朝南的位置可以充分享受阳光,这个朝向最好,因而就以这个朝向的座位为最尊。古代帝王在召见群臣时,一定要面南而坐,所以,“南面”也就成了帝王统治的代称。如“南面之尊”就是天子的座位。“南面称孤”则为自立为王之意。《论语·雍也》中说:“子曰:’雍也可使南面‘”。意即冉雍此人有能力,可以让他当领导人。

“西”的本义是鸟巢。其字形演变轨迹为:

甲骨文金文字形即象一个鸟巢。原义是“栖”,指鸟归巢栖息。《说文·西部》:“(西)鸟在巢上也。象形。日在西方而鸟西,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西”的篆书写法(上图6),段注据此云:“下象巢,上象鸟,会意。上下皆非字也,故不曰会意而曰象形。鸟在巢上者,此篆之本意。”从“西”的初文来看,甲骨文、金文中,“西”的形构都只是一个单个的鸟巢,所以,“西”应为象形字无疑。段注所云,与此意同。因为篆书的形构和甲骨文相比,已有较大变化。我们不能根据篆书的字形来反推其字源字义。

夕阳西下时分,众鸟归巢,所以人们又用“西”来表示日落的方向。“西”也就成为表示方位的词语。而“西”的“鸟归于巢”的本义,后来另造新字“栖”来表示。“栖”即“棲”也。《説文》有“棲”而无“栖”,可见,它们是繁简关系。“西”后来又指“中国以外的地区或国家”,即“西洋”。也指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东西。在历史上,元明时期“西洋”指中国南海以西海洋及沿海各地,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即是指此。后又指大西洋两岸,即今之欧美各国。今之所谓“西餐”、“西服”、“西式”、“西医”、“西学”等,皆此谓也。二十世纪初,西方诸国的声光化电以及哲学文学政治等的东西传入中国,谓之“西学东渐”。

“北”也是个会意字。其字形演变轨迹为:

本义是二人相背,即背离之义。可见,"北”也是“背”的初文。而“北”“背”的古音相同,后来便另造“北”下从“月(肉)”的“背”字 ,使“北”和“背”二字区别开来,把“北”用作与“南”相反的方位名词,沿用至今。《说文·北部》:“(北)乖也。从二人相背。”段注云:“乖者,戾也。此于其形得其义也。军奔曰北,其引申之义也,谓背而走也。又引申为北方。《尚书·大传》谓,《白虎通汉律志》皆言北方。伏方也,阳气在下,万物伏藏,亦乖之义也。”这就讲得很清楚。由本义“二人相背”,引申作“奔也”,今谓“败北”,即败逃的军队。后又作“南北”之“北”,用作表方位的名词。“北”在使用的过程中,渐失本义,借用为方位名词,而本义则由“背”来表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和“背”也是一组古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