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地莎草怎么除(每日一草碎米莎草)(1)

一、物种简介

碎米莎草(学名:Cyperus iria L.),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目,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白菜地莎草怎么除(每日一草碎米莎草)(2)

白菜地莎草怎么除(每日一草碎米莎草)(3)

二、物种别名

方草、见骨草、荆三棱、三方草、三棱草、三楞草、三轮草、水三稜、四方草、细碎三捻草、咸水草、小三稜草、野鞭草、野席草、野蓆草、蒿、荆三稜、米莎草。

白菜地莎草怎么除(每日一草碎米莎草)(4)

三、物种分布

安徽、重庆、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陕西、山东、山西、四川、台湾、新疆、西藏、云南、浙江

白菜地莎草怎么除(每日一草碎米莎草)(5)

白菜地莎草怎么除(每日一草碎米莎草)(6)

四、生长环境

生长于田间、山坡、路旁阴湿处。

白菜地莎草怎么除(每日一草碎米莎草)(7)

五、形态特征

无根状茎,具须根。稈丛生,细弱或稍粗壮,高8-85厘米,扁三稜形,基部具少数叶,叶短于稈,宽2-5毫米,平张或折合,叶鞘红棕色或棕紫色。叶状苞片3-5枚,下面的2-3枚常较花序长;长侧枝聚繖花序复出,很少为简单的,具4-9个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2厘米,每个辐射枝具5-10个穗状花序,或有时更多些;穗状花序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4厘米,具5-22个小穗;小穗排列松散,斜展开,长圆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压扁,长4-10毫米,宽约2毫米,具6-22花;小穗轴上近于无翅;鳞片排列疏松,膜质,宽倒卵形,顶端微缺,具极短的短尖,不突出于鳞片的顶端,背面具龙骨状突起,缘色,有3-5条脉,两侧呈黄色或麦稈黄色,上端具白色透明的边;雄蕊3,花丝着生在环形的胼胝体上,花药短,椭圆形,药隔不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短,柱头3。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三稜形,与鳞片等长,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6-10月。

白菜地莎草怎么除(每日一草碎米莎草)(8)

白菜地莎草怎么除(每日一草碎米莎草)(9)

六、防除方案

水稻田:

苗前: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g/亩,毒土、喷雾。

苗后,:8%灭草松水剂125毫升 13%2甲4氯水剂70毫升/亩,喷雾。

(此方案仅供参考,请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