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铃音琴心,点击“关注”,读情感故事,品人间百味。

亲爱的自己袁慧中的扮演者是谁(亲爱的自己袁慧中)(1)

职场上到底能不能讲感情?

在《亲爱的自己》这部剧中,这个问题困扰着李思雨,也困扰着陈一鸣。

李思雨,年轻,敢打敢拼,工作能力强,是销售部的一员猛将。

公司的董事长点名让她与销售部的现任领导袁慧中各带一组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业绩PK,谁赢了,谁就是公司的销售总监。成为销售总监,不仅意味着能拥有不错的薪资待遇,还能持有公司的股份,这对缺钱又有能力的李思雨来说,很有诱惑。

陈一鸣则是一家大公司的策划总监,十年来兢兢业业,他是公司的元老、功臣。曾经,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冲锋陷阵,抱着对公司的那份情谊誓死追随。

可是,事实证明,在职场上讲感情不能意气用事,“左右摇摆”和“无脑善良”不仅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而且对他人来说也毫无裨益。

亲爱的自己袁慧中的扮演者是谁(亲爱的自己袁慧中)(2)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职场最忌讳的就是摇摆不定。

李思雨觉得袁慧中是她的职场师父,徒弟跟师父争位子,她觉得自己不能做这样的事。

“我刚进绿宝就是袁姐带我,怎么跟客户说话也是袁姐一句一句教的。”而且,她与袁慧中的私交不错。

她第一时间把公司这样的安排跟袁慧中做了沟通。

袁慧中在李思雨面前哭诉了一把,李思雨更心软了,她跟袁慧中保证:自己只是陪跑的,绝对不会跟她竞争销售总监的位子。

李思雨确实跟董事长表了态,无奈,董事长根本不接受。接下来的事,让袁慧中和李思雨心中的芥蒂越来越深。

亲爱的自己袁慧中的扮演者是谁(亲爱的自己袁慧中)(3)

销售部被公司强制分了组,袁慧中对李思雨表现出不信任。

两组在选人的时候,袁慧中用计支开了李思雨,将销售的精英强将都纳入了自己麾下,李思雨也感受到了“被套路”。

无独有偶,实习生林玲业绩连续三个月垫底,被袁慧中开除,李思雨同情她父亲患癌症急需用钱,将林玲收编,还误打误撞的帮林玲谈成了入职以来的第一笔订单。原本实力很弱的销售二组,士气大增,这更让袁慧中感受到了威胁。

袁慧中使出了致命招,冤枉李思雨虚报加班费,联合副总逼李思雨辞职。

至此,袁慧中和李思雨正式决裂。

亲爱的自己袁慧中的扮演者是谁(亲爱的自己袁慧中)(4)

在这场堪比“宫斗”的职场竞争,很多人说李思雨很无辜,她一直处于被动方,被任命,被套路,被陷害。

可我认为李思雨也有错的地方。

想当销售总监,才是李思雨的本心。一方面,她没有遵从本心,选择退让,不参与竞争,她的内心并不快乐;另一方面,一贯在工作中敢打敢拼的她,并没有因为选择退让而掩饰锋芒,她带着实习生冲锋陷阵,客户提前半年下了订单,得到公司的嘉奖,全组士气高涨。

此时,对于一心想当销售总监的袁慧中来说,李思雨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威胁。李思雨不但没有意识到,反而摇摆不定。她并不完全无辜。

一山不能容二虎。

若战便战,若不战,则需趁早退出。

亲爱的自己袁慧中的扮演者是谁(亲爱的自己袁慧中)(5)

不一定非要牺牲自己才能成全别人。

人力资源部总监告诉陈一鸣:公司今年的效益不好,全公司每个部门都要裁一半,陈一鸣带领的策划部需要走一半的人,今天下班前就需要交出一份裁员名单。

陈一鸣不能接受,他觉得那些人浮于事的部门确实该裁,但是自己的部门每一个人都是在超负荷的工作。

“那几个人都是我招进来的,跟了我这么多年了,苦没少吃,累没少受,但是钱又没多挣。我自己已经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了,你现在还让我把他给裁掉。不行,我做不了这事。”

公司只讲效益,但是陈一鸣讲感情。

“行,如果公司一定要这么做的话,那我辞职。”

亲爱的自己袁慧中的扮演者是谁(亲爱的自己袁慧中)(6)

陈一鸣本想用自己的辞职将这件事拖一拖,却没想到人力资源部总监说他现在就可以交辞职信。

陈一鸣被套路了,他辞职了。

看到策划部欢送陈一鸣的那个场景,我觉得很可悲。没有人为陈一鸣的离开感到惋惜,人人都在奉承,他们说陈总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倒不是说陈一鸣的手下都是见利忘义的人,只是他们没有能力和高度,去预测陈一鸣的未来。且不说,陈一鸣后来想找一份称心的工作有多难,单看陈一鸣的前部下,他们离开陈一鸣的“保护”的就会安全吗?而陈一鸣这一走又能保得了谁呢?

无脑的善良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如果你想保护他人,你要站得足够高。

亲爱的自己袁慧中的扮演者是谁(亲爱的自己袁慧中)(7)

一个真理:一个人想对得起自己,前提是不违背道德。

袁慧中值得同情吗?

她今年35岁,在公司辛辛苦苦地干了十三年,没日没夜的喝酒、应酬、出差、加班,公司业绩一年年上涨,但袁慧中落下什么呢?老公跟别人跑了,儿子越来越叛逆,自己也是一身病。如果这次升不上销售总监,这辈子都没戏了。

其实,我挺能理解她的。

一个女人,为了事业几乎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但是,公司在她晋升的关键时期,却扶持她的“徒弟”与她抗争,而这个“徒弟”还是个年轻、貌美、有能力的强劲对手。那个原本是激励自己多年努力拼搏的销售总监职位,一下子变得虚无缥缈。

任谁都会感到愤恨,不公平:“论资历、论贡献,这个销售总监,怎么都应该是我的。”

亲爱的自己袁慧中的扮演者是谁(亲爱的自己袁慧中)(8)

可是,她忘了,这世界本来就没有公平一说。

而人这一辈子,也不是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她哭诉自己的所有的付出,不过是她有所求。说到底,她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别人。

袁慧中在诬陷李思雨的时候,看得出,她也有犹豫,她反复地问自己:我需要做这么狠、这么绝吗?但她还是做了。

一个人的道德底线,代表了他的人品。

对袁慧中来说,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竞争是公司的常态机制,赶走了李思雨,还会有王思雨,张思雨……为了那个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的位置,违背了自己的本心,跨越了道德底线,最终失去的是人心,结果反而得不偿失。

即使袁慧中当上了销售总监,她的未来,并不乐观。

亲爱的自己袁慧中的扮演者是谁(亲爱的自己袁慧中)(9)

李思雨和陈一鸣的种种做法,可以说不明智,甚至是“傻”,但是,他们“行得端、坐得正”,起码落得个问心无愧。反观袁慧中,搭上人品,孤注一掷,反倒让人担忧:人生路漫漫,未来还有什么能舍弃?又能拥有什么?

今日话题:你觉得职场上能不能讲感情?欢迎留言讨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