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时间:1645年。

自述地点:爱尔兰。

奇异指数:发明了酸碱指示剂,对分析化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自述科学家: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老实说,我是一位孤独的化学家,我的很多观点都得不到同行们的认同。

十个令世界惊艳的化学实验(紫罗兰上的惊人发现)(1)

波义耳的画像

比如,我的一些朋友是药剂师,他们把化学看成只是配制药剂,但我认为,配药治病应是医学家的工作;另外一些朋友则热衷于炼金术,他们研究化学的初衷无非是要点石成金,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要不怎么一千多年了,都没人成功过;此外,我还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即认为世间万物皆是由土、气、水、火四种基本元素组成的)持怀疑态度,为此,很多亚里士多德的信徒都来跟我争吵,但我并不打算屈服。

十个令世界惊艳的化学实验(紫罗兰上的惊人发现)(2)

中间红袍者为亚里士多德

我认为,化学应该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的独立学科,而且,要研究好化学,不能空谈理性,必须多做实验,只有在实验中才能找到答案。我发明酸碱指示剂的历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十个令世界惊艳的化学实验(紫罗兰上的惊人发现)(3)

波义耳的代表作

这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那天早上,助手们在实验室里和往常一样进行着热烈而紧张的工作:炉子在燃烧,曲颈甑里的各种物质在加热。我正准备进行晨间的例行检查,这时,助手威廉从荷兰出差回来了,他拿了两瓶刚从阿姆斯特丹的鲁道夫·格劳贝尔那里买来的盐酸给我看。

十个令世界惊艳的化学实验(紫罗兰上的惊人发现)(4)

中世纪的实验室,巫医一体

这时,老花匠刚采了一大篮子美丽的紫罗兰,扎成一束束正在各房间里分插。闻着沁人心脾的芳香,看看那紫里透蓝的花瓣,我不觉随手从篮子里抽了一束,拿在手里一边玩,一边看威廉往一个烧瓶里倒盐酸。

十个令世界惊艳的化学实验(紫罗兰上的惊人发现)(5)

紫罗兰花瓣

那淡黄色的液体一流出烧瓶口,便冒着滚滚的白烟,缓缓地在瓶子周围浮动着。当即我就感到一阵刺鼻的味道,连忙用花束下意识地扑打了几下,又把花举到鼻下。回到书房后,花瓣上还在冒着轻烟。

“多么娇嫩的花儿呀,不想竟也沾上了盐酸的飞沫。”

我赶忙将花浸到一个有水的玻璃瓶里,然后开始给秘书口授笔记。不知过了多久,偶一抬头,居然发现玻璃瓶里的紫花变成红色的了。我开始还以为是玻璃与阳光的作用,忙上去一把抽出来。刚才这花明明还是蓝茵茵的一瓣一瓣,怎么转眼就成了红艳艳的一朵一朵?

十个令世界惊艳的化学实验(紫罗兰上的惊人发现)(6)

我意识到这一发现非比寻常,既然盐酸能使紫罗兰花变成红色,那么对其他花草会怎样呢?我就从地衣、五倍子、树皮等多种花草中提取了浸出液,然后用酸碱一一去试,果然有的遇碱变色,有的遇酸变色,也有的不会变色。而更有趣的是,用石蕊地衣制成的一种紫色浸出液却是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一身兼二性,实在妙极了。

十个令世界惊艳的化学实验(紫罗兰上的惊人发现)(7)

化学实验

于是,我用这种地衣浸出液将纸泡湿,然后再烘干,制成了一大张试纸。这样以后要是遇到新的液体不知是酸是碱时,只要剪上一条这种试纸,滴上液体,或红或蓝,酸碱立马分晓。我把这类物质命名为酸碱指示剂。

十个令世界惊艳的化学实验(紫罗兰上的惊人发现)(8)

ph试纸

指示剂的发明让我更加坚信了实验的重要性。这段时间,我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燃烧现象的研究中,因为我对目前教科书中“火具有万能分解能力”的说法存在怀疑。有人说,火可以分解一切物质,但是,我从实验中得知,把沙子、纯碱和石灰石放在一起煅烧,混合物不但不分解,还会生成玻璃。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目前我还没有头绪,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