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会——呆若木鸡

成语故事雄鸡断尾:成语故事会呆若木鸡(1)

春节成语故事会(二)

【释义】

“呆若木鸡”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反应迟钝、呆头呆脑,或因恐惧、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成语故事雄鸡断尾:成语故事会呆若木鸡(2)

【出处】

《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典故】

话说战国时期,有一种非常非常拉风的娱乐活动——斗鸡

成语故事雄鸡断尾:成语故事会呆若木鸡(3)

齐宣王便是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 (shěng)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还没训好,因为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好了,现在可以上赛场了。

成语故事雄鸡断尾:成语故事会呆若木鸡(4)

上了赛场,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呆头呆脑、不动声色,无论对手怎么示威,它都没一点反应,就像一只木鸡!

结果,别的鸡竟都被它吓跑了!

齐王就靠着这只“木鸡”,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后话】

这则典故告诉我们:那些看起来锋芒毕露、强悍伶俐的鸡往往不是最厉害的;而那种目光凝聚、气定神闲,不必出击,便能以静制动的鸡,才是“公鸡中的战斗鸡”!此乃斗鸡的最高境界!

所以,从典故原意来看,“呆若木鸡”绝对是个名正言顺的褒义词!当你认为一个人功力深厚大智若愚的时候,可以用这个词来夸夸ta!

夸完记得把这个典故转给ta

不然……

成语故事雄鸡断尾:成语故事会呆若木鸡(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