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也是一种智慧。可广西的谭某波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竟然一错再错,最后酿成了悲剧,将妻子和弟弟也送进了监狱。

2014年12月30日,广西凌云县的谭某波和妻子曾某正开着农用车去镇上拉水泥,准备修缮房屋。途中遇到了同村的黄某要搭个便车,谭某波虽说和黄某关系一般,但都是同一个村的,这点小忙,还是不吝啬帮一帮的。

虽然山路崎岖,但这条路他走了几年,早就轻车熟路,一路上还偶尔和老婆聊了两嘴。意外往往发生得猝不及防,就在转弯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辆超速行驶的摩托车,尽管他们已经减速,两车还是来了个亲密接触,因为农用车体型远超摩托车,对方连人带车都滚下了山崖,他们喊了好几声都无人应答。

女子全家投毒案(男子霸占女邻居)(1)

谭某波没读过多少书,对法律知识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开车撞死人是犯法的,他不想坐牢,就想把这件事瞒下来,小山路上没有监控,也没有其他目击证人,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以为只要老婆和黄某不说,就不用担责,却因此留下了更大的祸端。

当时他们并不确定摩托车司机是否死亡,如果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报警处理,摩托车司机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事后警方调查,摩托车司机属于酒驾,违反了交通安全法规,自身要承担大部分责任。

如果谭某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机动车无责任的话,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也是由交强险在无责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机动车有部分责任只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就可以了,他按照法律程序处理,是可以不用坐牢的。

但他选择了隐瞒,直接逃逸了。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女子全家投毒案(男子霸占女邻居)(2)

谭某波夫妻俩一直是老实人,家里经济状况也一般,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更是每况愈下。原因就出在黄某身上,为了让黄某守口如瓶,他一开始是答应每天给他买烟,在他们村里一包烟贵的也才三四十,他还能够应付。

他远远低估了人心的贪婪,有了他这个把柄,又得了好处,黄某的欲望开始膨胀,不再满足几十块的烟钱,而是准备掏空他的口袋。他要求谭某波把一半的收入给他,隔一两天就要

一两百,把他当成了ATM机。

自己家入不敷出了,黄某却因握着他的把柄四处潇洒,谭某波怎么能痛快,逐渐生出想要除掉他的念头,黄某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悬在他的头上,让他昼夜难安。但真正让他忍无可忍,起杀念的,是黄某的得寸进尺。

如果只是钱没有,那还可以再赚。但黄某开始觊觎上了谭某波的老婆曾某,黄某家徒四壁,一直打光棍,他看曾某长得不错,就以车祸的事威胁她,逼她就范。

女子全家投毒案(男子霸占女邻居)(3)

2014年4月,黄某得手之后,更加肆无忌惮,经常以帮忙的名义将曾某叫去他家,每次曾某都一脸难堪地回来,谭某波察觉出老婆的异常,在一番质问下,知道了这个真相,顿时怒不可遏。

后来黄某在一次喝酒过后,和一个村民说起了车祸的事情,只是当时村民没当真,开玩笑一样地说给了谭某波听,这更让谭某波觉得不能再留他,决定杀人灭口

2015年5月25日,他们以请喝酒的名义将黄某邀到家中,将早就下了“料”的酒给黄某喝,黄某嗜酒如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喝下了肚,不一会就开始出现症状,谭某趁他虚弱,用绳子勒死了他,并抛尸溶洞。

2015年5月31日,有人发现了黄某的尸体,警方顺着线索找到了谭某波等人,他们也因为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逮捕。根据中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女子全家投毒案(男子霸占女邻居)(4)

谭某波、曾某和程某三人属于共同犯罪,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如帮助犯。

谭某波从同父异母的弟弟程某那里弄来断肠草,和曾某一起碾碎下在酒里,程某明知哥哥是用来杀人,仍旧帮助他作案,属于帮助犯。谭某波负责计划和实施,是本案中的主犯,曾某和程某属于从犯。

按照《刑法》第27条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意杀人是重罪,不存在免除处罚的情况,他们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女子全家投毒案(男子霸占女邻居)(5)

其实在这半年的时间里,谭某波有无数回头的机会,黄某利用车祸一事不断索取钱财,已经构成了敲诈勒索罪,而他违背妇女意志,强迫曾某已经构成了QJ罪,如果谭某波肯正视自己犯下的错,去警局自首,不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还能将黄某绳之以法,可他偏偏选了最极端的做法。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明知是错,还错上加错,就是把自己往绝路上推。这件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在一些偏远山村,人们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只有增强守法意识,提高国民素养,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