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浙江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培训会

在柯城区白云学校召开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

来自全省各地的新型教学空间建设和应用相关负责人,通过现场观摩、做课展示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新型教学空间建设和应用的内涵和实现方法,达成共识,收效显著。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2)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3)

会上,对2020年度之江汇教育广场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活动精品空间及2020年度新型教学空间典型学校等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嘉宾们还分别赴鹿鸣小学七里校区、新华小学下村校区、巨化三小柯山校区、兴华中学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其中,鹿鸣小学七里校区“理想·家”、巨化三小柯山校区梦想教室、新华小学下村校区的“光合森林”项目、兴华中学现代教师研训中心等新型教育空间建设和应用的做法,得到了嘉宾们的称赞。

新型教育空间建设和应用

柯城到底好在哪里

有哪些特色

跟着小编来一看究竟吧!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4)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5)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6)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7)

近日,鹿鸣小学七里校区里一片欢腾:“我家淘源”劳动实践基地里,小主播们正在“带货”同学们种了两个多月的大白菜;“我家小厨”家政实践基地里萝卜飘香,有的同学在做萝卜饼,有的在直播卖萝卜丝,还有的在刻萝卜章;“我家蒙馆”小导游们自信大方地介绍竹制品展厅、七里风情展厅、七里娃看世界展厅;朗读亭时不时传来小主播们朗读的声音……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8)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9)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0)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1)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2)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今年以来,鹿鸣小学将校园打造为学习成长的“理想·家”,让孩子喜欢学校的每个空间。学校通过打造室内室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场景,以“家庭样、书香样、实践样、数字化”校园为目标,在文化空间、物理空间、网络空间三个维度上重构新型教学空间版块,为全校师生配备“一环、一端、一屏、一平台、一空间”,创新美好教育新生态,打造山村寄宿制小规模学校“示范校”。

“七里家是温暖的,七里娃是幸福的,我们塑造的教学空间是有温度、有故事、有体验的。”鹿鸣小学校长郑美宏笑着介绍道,“这里的硬件设施比起城区的学校来,一点都不逊色,喏!你看,我们还有城里孩子没有的‘淘源’劳动实践基地呢!”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3)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4)

郑校长口中的“淘源”,便是今年七里乡政府特意为学校腾出的一亩地,这里是城里孩子都羡慕不已的“快乐农场”。绿色发展理论、农耕用具介绍、二十四节气知识普及等都渗透在泥土的芬芳、空气的清新、花草的天然生长里——这是大自然赋予乡村教育最鲜活的力量。

课余时间里,七里校区的孩子们在这里除草、翻土、播种、施肥、浇水……播种时节,将种子埋进肥沃的土壤里;收获时节,大家拔萝卜、摘白菜,与城里的孩子一起直播分享着“春种倾洒辛苦泪,秋收农家笑声飞”的辛劳和喜悦。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5)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6)

“城乡同窗”同样让巨化三小柯山校区的孩子们出彩。柯山校区五年级学生金灵一直盼着“梦想教室”。“我们老师将手绘兰花作品上传之江汇班级群,我就可以和巨化三小的同学一起赏兰、画兰、评兰。”他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巨化三小柯山校区的老师们会不定期和巨化三小的老师一起“合”上课,一根网线、一个Ipad,架起了一个“梦想教室”,将柯山校区特有的“兰文化”共享给每一个三小学子。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7)

除了“梦想教室”,“悠然阁”中,教师通过移动终端让本部学生实现远程观察兰花,认识并记录兰花特点;“静墨轩”的社团成员们通过观看本部教师书法篆刻教学视频,将书法特色和篆刻教学相结合;“玉盘幽芳”和“远香亭”里,教师开发了兰盆研究、五大兰辨认、科学养兰等课程,融合虚实空间,构建“六学”课堂。

通过新型教学空间,农村完小学生和本部学生一起上课、一起探究,实现了本部和校区的双向循环,使“一校两区”转型为“两区一校”。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8)

这一系列的转变,源于不断增强的教育底气。早在2006年,柯城区率先在全省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问题,探索出一条“一校两区”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路子。在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通过互联网 教育和新型教学空间建设,两个校区融合为一个互依共生的发展共同体,除了物理间隔,两个校区“融为一体”,不再有什么城乡、主辅之分,农村学校独有的教学空间特色和优势,开始反哺至城区学校。如今,义教段所有农村学校都实现了与城区优质学校的“互联网 ”结对,提前一年完成省定目标,形成了22对城乡教育共同体;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000万元(含中央薄改资金274万元),建成26个新型教学空间并全部投入使用。不仅如此,新型教学空间建设和应用从点变成群,逐步构建起支撑师生成长的学习环境。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19)

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轨过程中,柯城新型教学空间建设和应用硕果累累:今年8月份,柯城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信息化教学实区,辖区学校被确定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之后又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白云学校的数字学习中心、尼山小学珊塘校区全科教室、巨化三小柯山校区梦想教室入围了中国国际教育装备博览会“赋能教育”专题云展。新华小学“光合森林”新型教学空间成为全省10个典型案例之一,花园小学、尼山小学珊塘校区、巨化一小官碓校区入选全省百优案例。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20)

乡镇实验小学教育工作侧记(柯城农村完小在省教学空间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前列)(21)

如今放眼柯城,一场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接力赛方兴日盛: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越来越多的好学校开到家门口,越来越多的名师借助互联网开课,城乡教育差距在同步发展中日益缩小……百姓从眼前的变化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体验着教育奔腾向前的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