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子,本意指绿色的帽子,现在多意指伴侣出轨。隐含的意思是伴侣的一方和其他人偷情、相好,另一方就被称做是戴了绿帽子。

因为被人戴绿帽子是件很不光彩、很丢人的事情。所以绿帽子一直被人称为是最可怕,最令人恐惧的帽子。

“绿帽子”的说法由来已久,虽然说法不一,但要表达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版本。

出轨为什么被称为被绿了(绿帽子从何而来)(1)

版本一

据说古时候,有一对夫妻,妻子生得娇艳可人,平时在家里做点针线活。因生得貌美,声名在外,惹得一众狂蜂浪蝶蠢蠢欲动,垂涎三尺。

她丈夫是一个生意人,要经常到外地去做生意。在丈夫外出的日子里,这女人独单一人、寂寞难耐,心里也逐渐有了一点想法。

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跟街市上一个卖布的好上了,每当丈夫外出做生意的时候,他们就偷偷凑在一起厮混。

有一次丈夫回家三个月都没有外出,急得那个卖布的天天在他们家附近打转。

一天,丈夫骑着马到城外去办事,正好经过街市,那卖布的看见了非常高兴,以为他又要外出做生意,当晚就迫不及待地窜进了他家里,准备和相好的幽会。

结果当晚丈夫回来了,差点把他逮了个正着,妻子也吓了个半死。这件事后,妻子就向那卖布的要了一块绿色的布料,亲手做了一顶帽子给丈夫,还和那卖布的约定,只要你看见我丈夫戴上这顶绿帽子外出,你就可以来找我了。

过了几天,丈夫又要外出做生意了,妻子赶紧拿出那顶绿帽子给他戴上,对他说:“外面的风沙大,戴上就不会弄脏头发了。而且这颜色让你看起来很俊俏,以后你每次外出我都为你做一顶,就像我陪在你身边一样。”

丈夫听了很是开心,以为自己真的很俊俏,于是高高兴兴地戴上那顶绿帽子,骑着马欢快地穿过街市,到外地做生意去了。

在这儿之后,那个卖布的凡是见了那丈夫戴着绿帽子外出,心里都不禁心花怒放:“哈!你的绿帽子真是很俊,不过今晚该到我俊了。”于是,绿帽子的说法就这样传了下来。

版本二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河边的一个洞穴里,住着一对王八夫妻,隔壁洞穴里住着一条单身雄蛇。

母王八美若天仙,公王八其貌不扬,单身雄蛇却是英俊潇洒。日子久了,母王八与单身雄蛇互生情愫,偷偷有了奸情。

公王八每每外出,母王八便与单身雄蛇苟且偷欢,时间一长,公王八有所察觉,于是故意设下圈套,将它们捉奸在床。

雄蛇不甘心失去母王八,于是与公王八展开决斗,结果公王八不敌雄蛇,被赶出了洞穴。雄蛇与母王八做起了夫妻,公王八忘不了母王八,母王八也觉得很对不起他。

于是每当雄蛇外出时,便招来公王八重续夫妻之缘。有时雄蛇突然回来,公王八躲闪不及,便藏在荷叶之下,雄蛇也装作不知。这就是当王八和戴绿帽子的由来。

出轨为什么被称为被绿了(绿帽子从何而来)(2)

版本三

从前有一个秀才,娶了一个很漂亮的老婆,但他却整天在外面应酬。

日子久了,他老婆按捺不住寂寞,就跟邻居厮混到一起,两个人为此还设定了一个暗号。只要这个秀才出门,他老婆就会带着绿色的帽子到门外走动。对方看到绿色的帽子,就马上来找秀才的老婆。

两人就这样勾搭成奸,结果后来奸情败露,这个秀才就休了自己的老婆,此事也被传扬了出去,大家就将老婆跟别的男人出轨,称作“戴绿帽子”。

版本四

据说自元代开始,碧,绿,青等颜色的服装被限定于“娼妓”、“乐人”所穿。《元典章》规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儿;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由此,“青头巾”就与娼妓家的男性亲属有了联系。由于青、绿二色比较接近,又同属贱色,人们便习惯于说“绿头巾”。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人服”。

此外他还明令规定,娼妓家的男子必须头戴绿巾,腰系红褡膊,足穿带毛猪皮鞋,不许在街道中间行走,只准在左右两边靠边走。

由此一来,人们只要一看见戴“绿头巾”的便知道他家中那位是做什么的了,而戴“绿头巾”也成为某男子的妻女卖淫或妻子私下“偷汉子”的俗称。

由于绿色与娼妓有关,后来绿头巾被专门用来指妻子有不贞行为的男人,并演变成了“绿帽子”。

悲伤的绿色

古代社会等级森严,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有很严格的规定。什么阶级的人穿什么样的服饰,穿什么颜色的服饰,都是有规定的。

最早的时候以正色为尊,如“青,赤,黄,白,黑”。

而混杂出来的颜色,比如由黄色和蓝色混出来的绿色,被称为间色,就不是那么尊贵了。

而历朝历代都有自己崇尚的颜色,比如殷商崇尚白色、西周崇尚赤色,秦朝崇尚黑色。汉初崇尚赤色,到汉武帝时,改赤色为黄色。那么这些象征尊贵的颜色就不是普通百姓能够使用的。

但颜色的等级划分并不是一定的,根据《礼记·玉藻》记载,周朝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齐桓公偏偏喜欢穿紫色,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结果举国上下一片紫色。

所以很多时候,颜色的相关规定是可以更改的。但绿色很不幸地被规定为低等阶层所专用的颜色,而且地位持续走低。

《汉书·东方朔传》里记载:“ 董君,绿帻傅韝,随主前,伏殿下。”这里是说馆陶公主向汉武帝引荐她的面首董偃时,董偃头上戴着绿色头巾。

古人认为“绿帻”是贱人之服,这里的服饰描写其实就侧面表明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而且古代男子年满二十要行加冠礼,但庶人阶级没有资格戴冠,所以只能佩戴头巾。董偃的绿头巾打扮则表明其身份低下。

但要特别说明的是,汉朝时佩戴绿头巾只是区别身份,并没有其他不好的意思。

但到了唐宋时期,官方规定碧,绿诸色为贱民所穿之色。唐代地方官吏对罪犯不加刑罚,而是要求他们佩戴绿头巾来羞辱他们,并根据情节轻重来规定佩戴的时日,时间满了才能脱下。

而自元明开始,碧绿诸色的地位就更低了,被规定给娼妓乐人以及其家属专用。

所以绿色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不待见它呢?

出轨为什么被称为被绿了(绿帽子从何而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