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原产波斯一带,由汉张骞从西域引入,后来在中原大地逐渐推广种植。中国人向来喜欢红色,石榴花,颜色鲜艳绚丽,灿若云霞。建安才子曹植曾赞石榴花“丹华灼烈烈,璀彩有光荣。”可见,石榴花开时,是何等美丽。

石榴花瓷器(榴花开欲燃历代瓷器上的石榴花果纹饰)(1)

明永乐 剔红石榴花圆盘

石榴多子,常被人们视为多子的祥瑞之果,千百年来为民间所喜爱。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剥开石榴,子露出来,叫榴开百子。所以中国人画石榴,多数是要露出果实,寓意多子多福。正是由于这种奇果来自异域,传入中国后身价倍增,成为一时的奇花异卉,为文人雅士所追捧。

石榴花瓷器(榴花开欲燃历代瓷器上的石榴花果纹饰)(2)

宋《榴枝黄鸟图》页 绢本设色 纵24.6厘米 横25.4厘米

历代名家吟咏石榴的诗词甚多,尤以明清为最。唐代思想开放追求自由与石榴花的热烈奔放风格相类,时人以石榴稀为贵;宋人崇尚素简清雅,石榴花的地位有所下降。不过宋人陈深开启了在《石榴》画上题石榴诗的先河,以后各代多有效仿。元代人将石榴花作为曲牌名推广,这就进一步促使了明清士人对于石榴的关注与吟咏。明清两代石榴在皇室、民间都大受欢迎。甚至称石榴花为五月花盟主,农历五月石榴花开季节称为“榴月”。

石榴作为一种典型的陶瓷装饰纹样,最早以石榴纹抽象图案的形式出现在唐三彩陶器上。石榴多与宝相花、莲花、葡萄等相配,有模印贴花,也有刻花施彩手法,其形象是在盛开的花朵中心露出饱绽的石榴果,或花苞之中满是石榴子。宋代就已经开始有石榴纹装饰在陶瓷器物上,元代通常多作辅助纹饰装饰在器物的肩部。

石榴花瓷器(榴花开欲燃历代瓷器上的石榴花果纹饰)(3)

北宋 定窑白釉刻划花石榴纹碗

明代,随着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器物本身的造型不断趋于多样化,纹饰相应也更加丰富。以石榴作为喜庆吉祥图案装饰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明显的区别于宋代具有绘画形式的特点。此时的石榴纹逐渐采取折枝花卉的形式与其他花果一起出现在瓷器的纹饰中。

石榴花瓷器(榴花开欲燃历代瓷器上的石榴花果纹饰)(4)

明代 青花折枝石榴纹盘

清代瓷器上的石榴纹相较于明代,表现的更为细腻、生动。石榴与其他花卉品种的搭配上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仍是与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植物共同组合成主体纹饰。也有以整树石榴入图,再缀以野花果蔬,俨然一幅夏日风光。

石榴花瓷器(榴花开欲燃历代瓷器上的石榴花果纹饰)(5)

清康熙 素三彩暗花云龙花果纹盘

石榴花瓷器(榴花开欲燃历代瓷器上的石榴花果纹饰)(6)

清康熙 斗彩石榴花纹罐

清代还出现了以石榴、佛手、仙桃为组合的装饰纹样,寓多子、多福、多寿之意,俗称“三多”纹。这种纹饰多见于青花、粉彩瓷瓶上,如清乾隆款粉彩折枝三果纹灯笼尊,以蓝釉描金为地,加开光粉彩,器面绘石榴、佛手和仙桃。三种植物各取一折枝穿插组合, 图案绘制写实,绽开的石榴露出红白相间的石榴籽,色泽鲜亮明丽,画法工细,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石榴花瓷器(榴花开欲燃历代瓷器上的石榴花果纹饰)(7)

清乾隆 釉里红三果纹梅瓶

石榴花瓷器(榴花开欲燃历代瓷器上的石榴花果纹饰)(8)

清雍正 青花海石榴贯耳瓶

中国陶瓷上的石榴纹装饰,随着瓷器工艺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美,虽经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却依然活跃在现代人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