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犇

  秦王嬴政经过十年战争,灭六国,公元前221年,实现华夏统一。  但是,秦始皇的这次统一只是政治、军事上的统一。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周朝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文化上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周朝是如何完成文化统一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周朝是如何完成文化统一的)(1)

  当时散布各地的各个诸侯国都是周朝分封的,都严格实行周朝的礼乐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人才流动极为频繁。吴国大将伍子胥是楚国人,孙武是齐国人。越王勾践的谋士范蠡和文种都是楚国人。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蒙恬、蒙毅兄弟来自齐国,李斯来自楚国。据史载,周朝的通用语叫雅言,是各诸侯国上层人士之间的交流语言,各国文字虽然有少许差异,但都是汉字。  那么,当时的周朝是如何完成文化统一的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宏大的胸怀和气度  商朝时期,人们信奉“天命”,认为所有商朝人是受上天眷顾的,是真正的人,而商朝之外的国家和部族的人属于低等人,商朝人可以无所顾忌地拿外族人来祭祀上天。这就跟犹太人称自己的民族是“上帝的选民”是一样的。  周朝灭商以后改变了这一切,周天子提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的本意是全天下的人不分民族都是大周的臣民,周朝人绝不会像商朝人一样把他们当成祭祀的牲口,随便屠戮。后来,这句话演变成君主权力的象征。  正是因为周朝统治者有这样宏大的胸怀和气度,天下人无不仰慕和折服,便大力学习周朝推行的礼乐文化。  周朝的“同姓不婚”制度  和商朝相比,周只是一个小邦,人口数量不及商朝的十分之一。灭掉商朝以后,周朝极力使用各种方法来拓展影响力,推广周文化,其中一项重要制度就是“同姓不婚”。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公室不能找同姓人结婚,只能找异姓家族。西周时期的周王室经常与夷狄国家通婚,以此来扩大“统一战线”,减少敌人,扩大同盟,同化夷狄。  分封制下的军事征服  很多人以为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已经征服的土地分给亲戚和功臣,其实周朝把没到手的土地也给提前分封了。诸侯需要带兵赴任,到地方后,先武力征服,然后建立诸侯国,推行统一的礼乐文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周朝是如何完成文化统一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周朝是如何完成文化统一的)(2)

  周天子共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当时的华夏大地,除了周朝的诸侯国,还有商朝遗留下的小国,甚至还有夏朝留下的小国,以及纯粹的蛮夷之国,这三类小国家数量更多,但一般不算强大。越国、褒国、义渠国、中山国都属于这一类国家。  西周初期,各类小国有800个,到了春秋初期,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几十个了,到战国末期,就只剩下了战国七雄。  蛮夷之国主动学习、同化  周朝统治的八百年间,周朝及其诸侯国是中华大地上最强大的政治势力,文化向心力很强。很多弱小的国家主动学习周礼,接受周文化。  春秋末期,鲁国权臣孟孙氏带领外交使团访问楚国。孟孙氏从小不学无术,不懂周礼,主动出访楚国是因为觉得楚国是蛮夷之国,不懂礼节,起码不会出丑。没想到,楚国使用严格的周礼来接待鲁国使团,孟孙氏十分汗颜,回国后就让儿子南宫敬叔去学习周礼了。  战国初期,魏国大将乐羊率军攻打中山国。中山国的国王说:我国世代学习周礼,早就不是夷狄之国了。虽然中山国没有躲过亡国之祸,但从中可以看出中山国已经接受了周朝的礼乐文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周朝是如何完成文化统一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周朝是如何完成文化统一的)(3)

  总之,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周朝已经基本完成了文化方面的统一,而文化的统一为秦统一六国减少了很多阻力。

来源:宝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