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保持传统的笔墨因素,如陕西孙陶的《春天里》。这是过去年代中民众最喜欢的形式一一年画风格。年画是从传统国画的工笔人物画中超脱而出的时代性风格,因题材喜庆、大场景居多,似乎更适合广大民众的喜闻乐见。

第二种:保持笔墨老辣的写意画法,但在赋彩上已选择了进化式。即随类赋彩时,进化为局部的立体化(即3D)造型,色彩上也倾向于西化式的明快或强烈感,如浙江孙晓明的国画作品《七月骄阳》。

第三种:学院派的没骨画法,他们不求笔墨效果只求唯美效果。这是思想上正在走向西化的一种大趋势,未必是好事但也未必是坏事。因为中国画最大的缺点(也是优点)是主张黑色笔墨组成造型,外国人(除日本人)看不懂,不懂画的老百姓也看不懂。所以当色彩明快的中国画、有立体形态的中国画在西方被共识时,这个大趋势就无法避免(毕竟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在西化)。好在这类的国画花开众多,如北京王艺旋的《美丽安海桥》,不但有套色版画味道,还有水墨味之美,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第四种:干脆放弃笔墨韵味的国画形式,如湖北黄勇的《故园晨韵》。这是一种很大胆的画法,因为传统派只欣赏毛笔线条的老辣或潇洒(所谓生命般的情绪),只欣赏毛笔用墨法带来的墨分五色韵味,只欣赏唯传统矿物颜料带来的中国式雅气(类闲爱孤云静爱僧)。它们是君子式的,是儒雅式的,是不知诗词而无法有造化,是不懂文赋而无法有共鸣的国萃(世界独特)。故你敢去打破它,就必须要有不破不立之勇气。

第五种:农民画式的童贞和童真,如黑龙江沈鹏的《太平盛世》。曾几何时,农民画成为了外汇的来源,由此吸引了一大批的人都想去画它。但多数人却失败了,因为他们的祖根上,已缺少了童贞的心态和童真的元素(即已非童子身)。心无旁骛已很难做到的,何况农民画本来就不是那么好画的。随心所欲的老奶奶剪纸、暗含西方名家高境内涵的农民油画,心底无有童贞画就不纯。故有些人东施效颦去学童心画画,还真不如去看童童之画呢!多数人童心早就没了,又怎可能在画中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这类画风易陷缺少精灵(即僵化),只有少些功利目的之人才能画好。

第六种:故作醉眼朦胧的薄雾式画法:这类画看过去有月朦胧、雾似纱的感觉,如湖北宋德志的《醉花吟》。但从技法上去看,仍不外是淡墨上的传统骨法(有线为有骨、无线为没骨)。当然这类的雾状画法并不好画,估计得在熟宣或熟绢纸上渲染(即趁未干用水笔拖出层次)而成。但我个人倒是很欣赏它的耐心巨长,因为要保持整红张色层的不走样,实是很难掌握的技术。估计能画这类湿雾法的人,也会适宜绘现代彩墨画(代表人物曾刚、张国民等)中的新云烟画法(轻盈而质感,丰富而多彩,是传统基础上创新意的不凡技法),中国彩墨画应该是保留和创意时,结合最和谐的新技法之一。

第七种:线条无时却胜有,这是类西法水彩、油画、版画的国画法,如江苏潭芷若的《日日勤,餐餐香》。它实是日本式半西化的一种画法,即以色块来表达形体为主,但又保留了色法的用墨骨干化(即几乎不用叠色去加厚)。所以这类画法的画多很雅致,以色作为笔感,以色作为墨感,通俗地说看着不累人。

注:图例采自第七届全国青年画展。

国画分为三种技法(聊聊当代国画的七种流行技法)(1)

国画分为三种技法(聊聊当代国画的七种流行技法)(2)

国画分为三种技法(聊聊当代国画的七种流行技法)(3)

国画分为三种技法(聊聊当代国画的七种流行技法)(4)

国画分为三种技法(聊聊当代国画的七种流行技法)(5)

国画分为三种技法(聊聊当代国画的七种流行技法)(6)

国画分为三种技法(聊聊当代国画的七种流行技法)(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