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全面改观、城市名片越擦越亮、人民群众实惠多多……党的十八大以来,青阳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严守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021年达164.4亿元,是2012年70.1亿元的2.3倍;财政总收入则由2012年的11亿元增至2021年的19.2亿元……

青阳县旅游发展趋势 辉煌十年看池州青阳县(1)

工业强县 现代产业站上新高地

“全球每售出10 个钢制传感器,就有7 个是‘柯力牌’,更有5 个是我们‘青阳造’。”谈起公司成长史,安徽柯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很自豪。这家2011 年落户于青阳县经开区的企业,是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已从十几名员工发展到近千名员工,从租赁厂房到自建300 亩厂房,日产传感器从不到200 台增至9500台。”

经过10 余年的发展,柯力电气产品类型从原来的传统衡器行业延伸到目前的非衡行业和物联网相关传感器,年销售额达3.5 亿元,已成为集团公司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

青阳县旅游发展趋势 辉煌十年看池州青阳县(2)

如果说柯力电气的跨越发展见证了青阳县工业经济由小到大、由量的积聚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那么,池州市京工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落地建设则显示了该县现代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脉动。

“项目从破土开工到主体建成,仅用了半年时间。”池州市京工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丽介绍,京工建年产70 万吨工业铝型材及精密铝制品项目总投资15 亿元,一期项目建成后,预计日产铝材400 吨,年产值可达30亿以上。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对青阳县镁铝轻合金产业强链延链固链补链具有重要意义。

柯力电气、京工建等项目只是青阳工业发展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青阳县聚焦工业强县目标,不断推动工业倍增升级,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产业体系已从非金属材料、装备制造、有色金属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跃迁到以镁铝轻合金材料产业为首位产业的高端钙基新材料、现代机电装备、电子信息等七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

青阳县旅游发展趋势 辉煌十年看池州青阳县(3)

随着年产30 万吨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的开工建设,青阳县更是聚焦镁铝轻合金“首位产业”,精心绘制产业全景图谱,深入挖掘产业链条中的上下游关系,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努力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该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系列举措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文旅融合 全域旅游绽放新魅力

国庆假期,在青阳县朱备镇九子岩景区,来自铜陵的游客谢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现在也挺方便,确实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这些年,他多次游朱备,约上好友、带上孩子来这里感受原生态的大自然。依托绿色资源,朱备镇许多村民通过办农家乐、开民宿,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青阳县围绕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大力实施“景城山”一体发展,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和“两山一湖”枢纽的区位优势,不断优化康养产业发展布局。目前,以县城为核心、环九华山区域为重点、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为支撑的康养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全面形成。

青阳县旅游发展趋势 辉煌十年看池州青阳县(4)

此外,该县还大力优化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上线“一部手机游青阳”小程序,建立“快进慢游”风景道游览体系,新改建94 座旅游厕所。同时,开发圣武雕塑、九华黄精等15 项非遗文化旅游商品。引进德懋堂、荣玺温泉等亿元以上项目34 个,成功打造朱备禅修小镇、陵阳全国摄影小镇等。

青阳腔因形成于池州市青阳县而闻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于2006 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近年来,一些外地游客经常慕名而至青阳腔博物馆,欣赏青阳腔展演。博物馆的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非遗进乡村、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让观众及游客沉浸式感受青阳腔的魅力。”

十年来,青阳县先后荣获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安徽省旅游强县、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等称号。接待国内外游客由2012 年的631.66 万人次增至2021 年的1380.4万人次,年均增长9.1%;旅游总收入由68.68 亿元增至174.6亿元,年均增长10.9%。

民生为本 美丽城乡描绘新图景

金秋时节,青阳县木镇镇华药农业九华黄精林下种植基地,一排排树林下长满黄精。从2017 年开始,华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多个百亩以上的规范化九华黄精种植基地,完成种植九华黄精2600 余亩。黄精产业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不错的收益,他们不仅获得了土地流转收入,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青阳县聚焦九华黄精农业首位产业,出台《实施意见》,设立九华黄精研究院。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如今,青阳九华黄精人工种植面积已达2.6 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10 亿元。九华黄精产业的发展,让各村村民实现了增收就业,助力了乡村振兴大业。

在青阳县乔木乡东源村年丰组,村民杨玉松一大早就开始打理自家庭院。放眼望去,村内道路两旁遍开鲜花,与别致小洋楼交相辉映。“家门口以前都是黄土路,晴天灰雨天泥。现在村里都是硬化路,还定期清垃圾,整体环境干净多了,大家住得舒心。”杨玉松感叹道。

十年来,青阳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改厕,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县11 个乡镇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站建成运行。

青阳县旅游发展趋势 辉煌十年看池州青阳县(5)

青阳县还以“新区拓展、旧城改造、拉开框架、提升品位”为核心,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建设初显成效,路宽景美、车水马龙的城市新景让居民幸福感大幅提升,城市商业综合体、芙蓉湖公园、县文化中心、城市花园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使用……

十年来,青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攀升。党的十八大以来,青阳县累计实施民生工程项目91 个,投入资金45.86 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民生支出十年累计175.7 亿元,年均增长6.47%。

“回看十年,青阳县的发展变化令人鼓舞,也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兼党工委书记、青阳县委书记巩文生表示,未来,青阳县将聚焦“两个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做大做强工业与文旅“两大支撑”,发挥“大项目”“大交通”“大品牌”三大优势,全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示范县,奋力开创现代化“九华圣境、灵秀青阳”建设新局面。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