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进入1948年11月20日之后,淮海战役的进程开始快速推进。

黄百韬11月22日被歼灭毙命,25日黄维兵团被中野围困在双堆集附近动弹不得,26日华野2/6/10/11/13纵对李延年、刘汝明的两个兵团发起攻击,国民党不堪一击,溃败后难逃……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1)

黄维的私心

而28日蒋介石南京开会决定放弃徐州、收缩兵力拱卫南京,导致徐州战场敌军拼命突围南下,但等待他们的是我军的阻击、追击、围歼。随后徐州的解放更是从心理上加速了国民党溃败的步伐。

至11月底,整个淮海战场只剩下黄维兵团这只困兽、硬骨头还没有解决。但中野刘陈邓并不着急,准备用半个月的时间消灭黄维兵团。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2)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3)

黄维第12兵团下辖4个军,12万人,经过从商丘至淝河、浍河、双堆集沿线,被阻战斗之后,他的人马已经是缺衣少粮、人困马乏,但让他最害怕的事情还在后面。

黄维对待自己下辖部队也是爱恨有别,对于不是嫡系的85军,他的安排主要是让他们进行正面阻击,布置在我军主力纵队攻击双堆集东南方向的小村庄,而把自己的嫡系18军部署在内线,让85军给他当挡箭牌。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4)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5)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6)

这种做法让85军的士兵有苦难言,而此时潜伏在85军110师的我方地下工作者廖运周,经过多年的经营早就掌握了这只部队,随时可以战场起义带走部队。

最好的时机

1948年11月中廖运周听从中野邓的安排,让他在“最好的时机”战场起义,给予黄维兵团致命的一击。

27日,感到固守待援无望的情况下,黄维决定突围,并准备把18军建制完整的四个师,采取齐头并进的战术突围,一举打破我中原野战军的囚笼。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7)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8)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9)

廖运周感觉此时正是“最好的时机”,因此主动向黄维请命担当突围前锋,并让第二天空军掩护撤退。黄维大喜,这又给了自己嫡系18军保存实力的机会,于是批准重武器与机械化装备给廖运周,让其第二天打前锋。

但当天晚上,廖运周就带着全副美械装备的110师开拔到我军指定的地方进行改编。我军接管阵地后,严阵以待!

等到黄维明白过来,第二天中午带着另外三个师准备突围时,等待他的是铁桶一样的围困,他插翅难逃了。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10)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11)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12)

结局:

而此时杜聿明争带领的救援敌军还在蚌埠至宿县的路上,至12月15日黄维被俘,杜聿明的军队只向前推进了几十里就偃旗息鼓撤退了。

大决战时的黄维多大岁数(黄维的私心体现在哪里)(13)

您怎么看?欢迎点关注、留言、转发,一起追剧追星读书。

不俗的观点,品味娱乐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