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总是传说中覆盖着传说

风雨紧跟着风雨

千秋之后,谁能不朽?

晏无师和沈峤最后怎么了(会怼会撩有趣又好看的晏无师)(1)

《千秋》讲述了玄都紫府掌教沈峤遭同门陷害,在和西域高手昆邪的比武中摔下山崖,命悬一线之际被魔教宗主晏无师所救。

受伤严重的沈峤,眼盲失忆、武功尽失,面对做事不按常理出牌的晏无师,为了得到他所坚持的验证:世上本没有人性本善、舍己为人的所谓正派人士,即便有也是暂时的虚伪的论点,沈峤不幸沦为了得到论据的小白鼠。

被当做试验对象的沈峤,晏无师无所不用其极,百般挑唆诱惑沈峤,想要他所坚守的道心初衷有所改变,甚至把魔心无声无息之间种植在他的根源。

沈峤和晏无师,正邪不两立的情形下,大道至纯与魔教魔心的相互较量中,判断力和观察力异于常人沈峤始终不改本意,宁愿玉石俱焚也要保持道心的洁净如初,反而绝地重生凤凰涅槃。

他扭头朝沈峤望去,对方正闭目运功,侧面白玉一般,在日辉之下绽露温润光华,青色衣领将一段线条美好的脖颈包裹其间,在近乎禁欲的清冷之中,又透出一丝几不可察的温软。

晏无师和沈峤最后怎么了(会怼会撩有趣又好看的晏无师)(2)

晏无师平生见过的美人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作态若高岭之花凛然不可侵犯的,可却从没有人能像眼前这人一般,闭目宛若神佛,睁眼则有三千红尘温柔。

面对是不是就变招式“策反”的晏无师,沈峤始终平常心不为所动,三千红尘中道心如一,即使遇到卑鄙小人陈恭救他性命、教他武功防身、给他盘缠活命却总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出卖自己的无耻之徒,沈峤也始终以己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不曾记恨改变自己的性情。

人性善恶,信仰守护,苍生有难,山河同悲,道心即正义。

表面上看,沈峤与晏无师遵从的处事法则,貌似道魔绝不两立,但实际上,无论是执掌山河同悲剑,守护兼救天下苍生的沈峤,还是不做杯水车薪之态,结束乱世泽惠世人的晏无师,两个人殊路同归,在本质上根本就是同路人。

《千秋》的CP耐心寻味,但力度把握的恰到好处,撩人心炫,却却全无低俗恶趣味,即便是晏无师毒舌刻薄,无时无处不想着要占沈峤的便宜,但也只是逞口舌之强,并不引人反感,一路读来,反而对他们这种风言风语的相处方式,不时会心一笑。

“这世上,有许多事情,即便付出了,也很可能根本不会有回报,你在付出的时候,要先明白这一点,否则受伤的只会是你自己。

晏无师和沈峤最后怎么了(会怼会撩有趣又好看的晏无师)(3)

金庸一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概括出了一代大侠的风姿。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江湖。人是复杂的综合体,,好人抑或坏人,往往一念之差,善与恶本就是相对而言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于是沈峤和晏无师眼里江湖的各自恩怨,自是不同,但是,心心念念挂记的人,却始终只是那一个,于是有了江湖便有了沈峤和晏无师这对不和谐却合拍的CP——神经病攻X美貌道士受。

作者梦溪石,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以考据详实、文风诙谐、世界观大气、三观端正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代表作品:《千秋》《无双》《北斗》《成化十四年》。大神级网络作家梦溪石,所有作品常年位居晋江文学网销售金榜,其逗趣蠢萌的语言风格与笔下呈现的严谨世界观呈现鲜明对比,故有“大王喵”的外号。

沈峤真的很特别的招人喜欢,儒之方正秉直,道之柔和绵厚,佛之庄严明澈,悉数化作涓涓细流,在他的体内流淌。他是那么温柔坚韧,那么至诚至真,不由晏无师不从心底喜欢。

尤其是对沈峤每一场的打斗描写,真是有神来之笔的感觉,现场感、画面感挥之即来,每一个字词都绝妙到了极致,让武侠迷读来爱不释手,过足了江湖任逍遥的侠士瘾。

晏无师和沈峤最后怎么了(会怼会撩有趣又好看的晏无师)(4)

作者的传统文学底蕴深厚,《千秋》中刀剑功法的名字,都起得挺大气又有韵味的,好记易懂,毫无平淡无奇之感,对招式的描写,也清风流畅,意兴阑珊又意犹未尽,丝毫没有语句晦涩捉襟见肘的感觉,真是好看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每一个决斗过程的描绘,绝不重复,而是根据人物、时间、场景、氛围的不同,而有所氤氲无穷变化。

沈峤在黄河边自创的沧浪剑诀其中一式——清风徐来:“明月下松林,林间自有风,一人坐于松下,背如松,拨琴弦,这漫不经心的一拨,拨出了清风徐徐而来,拂面微凉花如雨之感,只一剑,就拨开了六重刀光”

对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心理描绘,细致入微,倾注的真情和热爱,字里行间,随处可见。从晏无师一开始对待沈峤猫戏老鼠的心态,到被沈峤的风姿人品所慢慢浸润,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描写得细腻无比,多情剑客无情剑的爱恨纠结,到友情的爱之火花水到渠成,一环扣一环,反转复反转,读来真是酣畅淋漓又又九曲回肠。

怀柔百神,及河峤岳。根据《千秋》改编的动漫《山河剑心》真的是超级好看

晏无师和沈峤最后怎么了(会怼会撩有趣又好看的晏无师)(5)

梦溪石的文笔是真的好,故事节奏紧凑,情节气势磅礴,构思巧妙铺陈蔓延,对人物的心理把握微妙微俏又恰到好处,《千秋》写得非常引人入胜,是最近难得一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