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泡面的时候就很好奇:为啥泡面和挂面不一样,像一团团的毛线,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哪种泡面有劲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哪种泡面有劲道(泡面为啥是波浪形的)

哪种泡面有劲道

小时候吃泡面的时候就很好奇:

为啥泡面和挂面不一样,像一团团的毛线。

图片来源千库网

难道泡面也是出来的吗?

图片来源SOOGIF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现代方便面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这样一条流水线

常见方便面的生产线

在这条流水线中,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工艺:

方便面的工艺流程

其中的切条折花,就是导致方便面变卷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步骤中,压好的面片会被切成面条,并运送到传输带上。

传输带的速度小于面条出料的速度,面条就形成了波浪形。

另外,出料口会有一个挡板,让切好的面条在传输带上堆积起来,形成有一定厚度的面饼。

方便面切花折花

也就是说,方便面的「波浪形」是厂家有意为之,而非加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方便面要做成波浪形,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

一、方便加工

面团在被压制、切条后、要经过蒸煮干燥两个关键工艺,才算基本成型。

如果面条是直线形的,相互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大,会导致面条在蒸煮的过程中相互粘连。面条相互粘连后,就会很难烘干

而把方便面做成波浪形之后,面与面之间形成了非常多的空隙,那面与热风/热油之间的接触面积就增加了。

这样一来就大大缩短了烘干时间,节约能耗,提升工厂效益

方便面被折叠波浪形之后,面饼的形状变得可控,厂家可以根据包装进行调整。

这样还能节省不少运输空间,降低成本

二、方便运输

波浪形也使得方便面更「抗造」

面条在烘干之后,含水量大大降低,导致质地较

如果做成直线形的,很容易运着运着就断了......

图片来源SOOGIF

波浪形可以很好地分散受力,保证它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损。

独特的构造使得它异常抗压,甚至可以用于修(开)补(个)桌(玩)椅(笑)......

大家爱吃的桶装薯片,通常被做成抛物线形,原因也类似于方便面。

也是为了分散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力,提高薯片的抗压能力。

三、方便泡发

大家平时煮挂面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面条下水时黏在了一起,别的都已经熟了,黏连的地方还是夹生的。

图片来源SOOGIF

如果方便面是直形的,在泡发时也容易黏连,非常影响口感。

更重要的是,还会延长面条的泡发时间[泣不成声]

曾经有人研究过,人们对食物的期待程度等待时间有着关系:

如果等待的时间超过3分钟,对食物的期待程度会大大降低。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泡一碗方便面需要等待10分钟才能泡开,你还能忍受么?(可能随手就抓了包饼干或者面包吃了)

正因如此,厂家需要把泡开时间控制在2-4分钟左右。

而方便面在做成波浪形之后,不仅不易粘连。

在注水后,还能充分与热水接触,大大缩短泡发的时间。甚至可以在几分钟内就把面泡开。

这样,才保住了泡面在「快捷食品」中的江湖地位。

四、方便食用

碗装泡面为了方便包装,附赠的餐具通常是叉子

如果方便面是直线形的,用叉子取面会非常不方便。容易把面「滑掉」不说,还会一不小心就溅了满脸汤。

波浪形的方便面,会交缠在一起。即使是用叉子取面,也能很轻易地叉起一大坨,方便各位手残党。

以上这些原因,都是厂家从工艺和成本做出的考虑。但在方便面被这样生产之后,大家还发现了更多意外的好处。

比如卷曲的泡面在泡发后,看起来「量」更多,更实惠

卷曲的形状也会给人口感Q弹的心理暗示,更能吸引顾客。

图片来源SOOGIF

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

比如苏打饼干上面常遍布小洞,是为了烤制过程中方便透气,防止饼干烤变形。

比如桶装薯片被做成波浪形,是为了分散受力,防止薯片在运输过程中破碎。

.......

这就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神奇之处,也是食品研究的魅力所在。

一个彩蛋:

方便面最早是在1958年,由日本的安藤百福发明生产的。

我们找到了图片,可以看到它当时已经是卷曲的形状了。

1958年,安藤百福在自家后院作坊里发明方便面。

大家猜猜当时是用什么方法生产的?

反正肯定不是用毛衣棒织的。

参考资料:

[1] 张钟, 王勇, 戴震亚,等. 免油炸方便面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J].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5(06):31-35.

[2] 张国生. 圆形方便面的制造方法[J]. 食品与机械,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