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原题】2022年福建中考作文题目

【考生口述,具体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材料一:漫画:老中少三代五人围绕在池塘边喜悦地观赏池塘中的鱼儿,池塘边上有“保护渔业资源,造福子孙后代”条幅,塘中鲤鱼活蹦乱跳,人背后的背景是青山飞鸟。

材料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积极行动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和谐共存。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好,更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福建2022中考作文解析(2022中考作文真题范写Ⅰ福建卷导写好)(1)

更多高考中考小升初作文导写展评详见《何老师教中高考作文》主页

【写作提示】

首先看材料。材料包含两个关键信息。一是漫画内容,可以理解为美好的环境能让人身心愉悦,保护环境,造福子孙等内涵;二是题干中的话,可以理解为人类对环境如何,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从而解读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双向奔赴的关系。

再看题目:好,更好。既突出了已有的现状“好”,更强调未来的愿景“更好”。更是更加,越发,表示程度的加深。可以理解为已经好了,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还可以理解为虽然好了,但还有不足之处,要认识不足,并加以改进与提升。如果能从人与环境双向奔赴的关系上升到营造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立意会更高。

【范写佳作】

好,更好

八年级 廖泽未

局促于钢筋水泥已久,出去走走。绿水环绕,青山逶迤,一叶小舟驶过,俯瞰青翠的点点滴滴。玉女峰是卷帘后羞涩探头的少女妩媚万千,鹰嘴岩是欲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勇者振翅盘旋。九曲溪载着谁的心愿喃喃低语向远处蜿蜒。曲径通幽处是谁心底的桃花源,一切难以言表的赞美匿于武夷山公园,好一片青山绿水。

初踏觅仙境

乘着小船我误打误撞入了天边的这一条线,郁郁葱葱的青绿像是失手泼出的墨水染了大半边。一棵古老的松树撞破层层迷雾一下便映入眼前,褐色的树干被岁月刻上斑驳的裂纹,延伸的枝干如手臂一般强劲有力,一簇一簇的叶,燃着生机勃勃,在微风中轻颤。鸟鸣,蛙声不绝于耳。偶尔有不知名的鸟儿窜入树林,或许是也迷失于仙境,竟是没了踪影。

好,这样真好,只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

再入探溪底

一低头,一下坠进琥珀般的梦境。溪水清澈可见底,几颗鹅卵石沉在沙底,水草随着水面的浮动扭动腰肢。几条金鱼愉悦地穿梭于阳光洒下的点点金光之间。偶尔探出头,见到了过路的游人,又慢条斯理地埋了头。摇头摆尾,兴致满满地享受水底世界,没人可以打扰它的怡然自乐。无论外面车水马龙嘈杂声络绎不绝,它听不见,只是依偎于怀抱它的汩汩清泉。潺潺流水之间,好像听见千百年前庄子与惠子妙趣横生的争辩。可是,鱼当然快乐啊,它不被现代化城市进程打乱生活节奏,不被钢筋水泥束缚自身。

好,这样更好,像鱼儿般潇洒自如无拘无束。

流连青绿间

漫步于鹅卵石铺成的小路间,看见一位老人沉默地立于河边,静静冥思。原来是真的有这样一个人间仙境,不被钢筋水泥所困,不被机器乌烟所染,不被金钱名利所累,翱翔于这里的只有最自然的事物,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在这里的青山绿水之间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在这一方保护完好、纯粹宁静的天地里,我的心灵也得到了洗涤。“人不负青山,青山不负人”,自然给予人们的青山绿水很美好,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现代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当下,不少美好已被破坏,我们应该保持自然生态原初的美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尽我们每个人的力量让它变得更好,我们才能更好。

我愿也坠入这青绿之间,落脚时踩不到钢筋水泥地。人与青山互不负,还有何物好于此?

【名师点评】

考场作文贵真——真情实感、引人共情,本文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另辟蹊径,巧选角度,以武夷山游历体验为切入点,以“青绿”为线索,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细节描写传神入微,于自然流畅的叙写中以小见大,逐步升华,体现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对于现代城市化进程与生态文明保护之间关系的思考与感悟,文采与哲思兼备,结尾发人深省。本文做到了考场作文的“三明”——中心明确,思路明晰,亮点明显。文章文质兼美,意蕴丰富,体现了作者细腻深刻的语文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