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 做人呢 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年度最受期待电影”《港囧》即将在9月25号上映。除了延续此前“囧系列”的搞笑路线,这次《港囧》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它里面的港片情怀。这引发了跟徐峥同一代人的怀旧热潮。

在被问及港片情怀时,徐峥承认:“对,戏里面有很多香港电影的元素,有很多粤语金曲,有很多香港电影当中经典的台词,也融合到我们的台词里面,还有很多香港电影里面出现过的,很特别的黄金配角演员阵容。加在一起形成一个跟香港电影很有关的一种情怀吧。”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1)

香港电影确实一直有种说不出的‘港味",对于大陆观众,特别是对于出生于70-80年代这一批大陆观众来说,香港就像是一枚符号,是大陆一代人最原始的城市印象。那么到底是什么元素组成了这些风靡了上个世纪的港片呢?

虽然港片描摹了南方繁华都市,但繁华有之,浓浓的市井气和江湖气也常常满溢屏幕而出。

港片导演们最不吝啬展示的,就是市井生活里的烟火气:普通市民的吃穿住行,黎民百姓的喜怒哀愁。按照香港的面积,和香港电影的产量,这个城市的犄角旮旯或许都曾入镜过。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2)

这样的小巷对于港片的意义,如同胡同相对于北京,暧昧可以从中滋生,混乱也可以在其中生长。每一位香港导演应该都有将他们对于小巷的记忆释放在了电影中,所以我们才看到了香港胡同里的百家生态。

信仰在香港电影中的位置也很有意思,记忆中大多现实题材的香港电影里,似乎没有多少东方宗教的元素,当然,关公除外,各种丧葬法事鬼片除外(也可能是西方主生,东方主往生,大家各有分工)。印象中似乎牧师啊神父啊这类角色都是以正面形象存在的,或许也只是因为林尚义在《古惑仔》中所饰演的牧师太过生动,又或者是《大三元》中神父张国荣太过俊俏,让人印象太深。

不过香港教堂实在是多,经常一拐弯就碰到一个,孤儿院、教会学校、教会医院等各种公益性组织也非常发达,因此香港电影中各种西式宗教元素就不为奇怪了。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3)

港片里的多元碰撞也是有理由的。香港的地理位置(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结构(开埠初期的转口贸易,二战后的轻工时代,以及80年之后的第三产业),人口组成(多人种精英阶层,华人中产,华人平民),建筑风貌(握手楼和九龙寨城 现代建筑群),宗教信仰(佛、道、释、天主、基督、伊斯兰多种信仰共存),饮食习性(粤菜、川菜、上海菜,日式、韩式、泰式、法式、越南菜、印度菜),交通状况(港铁、电车、小巴、渡轮,以及依山傍海的道路),语言特点(港式普通话、粤语、港式英文、繁体书写)等等等等都是多元文化的组合,所以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港片就像是一扇看世界的大门,也难怪能让当时的大陆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在经济大潮的推搡之下,城市的未来是怎样的?普通人该何去何从,大部分国民或许只有从香港电影中能窥探到几分自己的未来。那些在香港电影中被频繁表现的小人物,正是当时大陆普通观众心理投射的最佳载体。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4)

《甜蜜蜜》剧照

对于生活在1997年之前的大陆观众来说,香港电影中的都市生活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这种色彩同时也贯穿在了所有的香港电影中。

比如说计程车就是香港电影中最著名的符号之一。这种红色的老款皇冠,对于当时只能看到黄面的大陆来说,简直就是先进与繁华的象征。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5)

还有夜景,维多利亚港湾的绚丽就不说了。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6)

在香港电影中着墨最多的或许还是那些都市里的昏暗灯光。如同这样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7)

又或者如同这样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8)

当然,还有那些霓虹闪烁人头攒动的片段,默默宣告着香港与大陆当年完全不在一个层面的繁华。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9)

都市生活的压力之下,港人爱看的电影,其实与TVB一脉相承,小人物、励志、嬉笑怒骂、大团圆、莫名其妙的彷徨、坠入心底的寂寞、稀里糊涂的恶搞、百无禁忌的乱炖、如影随形的恐惧。混杂着东方文化与西式生活之间的融与不容,通过各种版本的“小人物”故事,超脱在了都市电影的包裹之外,渗透在了古装以及动作片之中,恰好迎合了一代大陆人的迷茫心态。虽然不明觉厉,但仍能收获触动,大约就是港片的魅力所在。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10)

《大内密探零零发》剧照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11)

《古惑仔》剧照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12)

《金枝玉叶》剧照

最重要的一点,无论电影的主题是什么风格是什么,港片始终坚持保留一点点积极自信的态度走向结局,说白了,再悲惨再麻烦再倒霉,生活反正最后是能想办法过下去的而且多数时候还过得不错。失恋了?失业了?死人了?没事,痛苦埋在日子里,饭照吃舞照跳。

“做人咧最紧要就系开心喇”

这和香港发展历史以及香港人的心态有关。从渔村到国际金融中心,经济腾飞,自信爆棚,一头栽在经济神话的亢奋里,回过头又面临房产泡沫,金融危机,97回归,具体不多说,简言之就是经历许多,香港人的心态很复杂,既谨慎,又不得不放手一搏,资源少人口多什么都得争,简直入世到了极点。但又心心念念要在这夹缝中把日子过得地道。这可能就就是香港精神吧,一种普世精神,不分出身不分高低融入在生活里。也是港味电影里始终没有放弃的东西。

徐峥港囧说梦想的那一段带音乐(徐峥在港囧里要怀旧和致敬的到底是什么)(13)

《港督最后一个保镖》剧照

香港总是在不停的变化着,但人心却没有变,香港电影里,每个人都洋溢着活力,他们时时刻刻都好像迸发出一种力量,对生活自在与不悲观,好像一切不好的情绪都能被安抚治愈。

他们认真的做着牛丸,认真的画着画,认真的看着喝着早茶,认真的去旅行,认真的做手头每件事。

这种带着点粗糙的真实,入世而不俗气。

所以徐峥在《港囧》中要怀旧与致敬的,应该就是这些漂浮在胶卷中每帧每秒不言自明的“港味”,和那些回不去的追港片的年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