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脱口秀大会4》的帷幕落下,“listen to Bai Bai”的周奇墨成为本届冠军。这届的成功举办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疫情之下脱口秀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崛起,同时这届脱口秀也贡献了很多幽默脍炙人口的金句。

“工作的本质是交易,我们在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通过一家公司,与市场交换金钱。”这句话出自《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作者是李诞。

做苦力活语录(创意是个苦力活)(1)

在这本工作手册中,我看到了李诞严肃认真的一面。他不是经济学家,他是《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总策划、总撰稿人,还是笑果文化的联合创始人。

这本工作手册主要讲了2个部分:

1、关于脱口秀本身

2、关于脱口秀周围的工作

一、关于脱口秀本身

脱口秀作为一个行业出现在中国,还不到5年。由此诞生了很多新的职业:脱口秀演员,脱口秀内容导演,脱口秀剧场经理,脱口秀研究院负责人,脱口秀社群运营等。按照作者李诞的话说,有幸不幸的,他从头见证,并且在这5年的日常工作中,他该干不该干的,只要跟脱口秀有关的事情,几乎全干过了。

因为是创作,需要天天写,天天观察生活,对于一个人的自律、坚持、接纳、包容的心态要求高,要每天甚至每时都在与懒惰、完美做“斗争”;但心态如果真的平和了,对于段子中的激情部分与幽默部分的“共情”质量会有所下降,所以厉害的脱口秀演员都是每天驾驭自己情绪的高手:不佛系也不反人类。

脱口秀段子在写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找寻某个你观察到的、你经历的事情背后的“为什么”,去发现人心灵共通的一些现实,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讲出你通过思考得出的结论,输出你的价值观。

这里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出现了一个需要自我心态调节的部分:如果你是纯粹洞察生活,为了写段子积累素材,生活就很难融入,你会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在生活,这会让自己与生活格格不入;如果是以沉浸式的生活的姿态去工作,可能会让同事觉得你不专业或者态度不认真。这里作者没有给出绝对化的建议,他允许每个职业的脱口秀演员与从业者按照自己的习惯与选择去面对工作与生活,因为都会带给人们启发与新颖的段子。

讲脱口秀的平台一个是线下的开放麦,一个是线上的《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

脱口秀演员在大小舞台的切换上又会遇到新的阻力:在每次的脱口秀表演的时候,一个在线下开放麦炸场的段子,在线上可能不火,大小舞台的不同、观众体验的差异、演员自尊心的驱动都会让体验感不同。

厉害的脱口秀演员是将真诚与自我暴露结合来展现的,这就需要在台上说话的声音大小与说话方式尽量真实,把一件事尽量还原、说的津津有味,但不是表演。表演无法传达价值观,只有还原,真实的做自己才可以。

直面自己的弱点,是需要勇气的,脱口秀演员需要脆弱敏感才能发现那些洞察,但上台把那些东西讲出来,有时就是在撕裂自己的脆弱敏感,有时暴露太多,有时演完被人评价会感到受伤害,这也是脱口秀表演存在危险的部分。

如何保护自己呢?李诞建议,只保证情绪是真的,对真实人生可以有所修改;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活得真实。但有个特殊性,如果是心底不善良的人,ta讲出来的黑暗就是真的黑暗,是做不了这行、也不适合这行的。

无论是脱口秀演员,写小说中的人物,影视剧演员最终都是在拼人格,抛开文本台词,抛开一切技巧,最终能够吸引观众的就是你隐藏不掉的人格。人格是可以慢慢调整改善的,相信未来的自己越来越好,放下对过去的自己的内疚、自我折磨。

脱口秀演员的节奏包含在ta的风格里,而风格更多的来自于自我暴露的缺点,越真诚约自然自在,那么节奏就会主动靠近你,风格也会主动来找你。

二、关于脱口秀周围的工作

当在线上平台举办的脱口秀舍弃了花字、动画效果、观众笑声的音效后,变成了太干、太平的一档综艺节目,同时也让更多观众的注意力放在了脱口秀演员的输出的段子以及个人风格上,秀变成了一档节目,也开始收获更多观众的喜爱。所以作者一直坚持“节目第一”,邀请有经验的导演以及团队,不断学习相互交流。

一个5分钟的脱口秀大概需要800字的文本段子,台下是整个团队成员在读稿会上集思广益的结果,大家用共识一同去抵达,不是谁单独说了算的,它只能是有个东西,应该是创作必须要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做决定时候需要总编剧、但因为是自己的稿子,还是要自己做决定,新的脱口秀演员通常会跟总编剧打赌,带着自己的原版稿子与读稿会总编剧敲定的稿子比较谁的更受观众欢迎,哪里是冷场线。

一段5-15分钟的脱口秀,是要让稿子中的人物成长的,观众也喜欢这种成长,所以脱口秀演员的金句是智慧的产物,观众会因此喜欢上ta,也会影响到观众,所以要传达好的价值观。

与外部团队需要长期的磨合,脱口秀是编剧中心制的,所以接下来的发展会逐步变为编剧与导演何为一体。

一个好的创作除了要在台上展现给观众之外,还要在后台,将你的创作和想法“卖”给你的领导、同事,你的嘉宾、平台和客户。很多时候卖的不是段子,是一个节目策划,商务小片,是需要嘉宾配合的舞台方案。

比较体验一个脱口秀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的莫过于前采。脱口秀的前采是创作型前采,这个作品是需要嘉宾与脱口秀编剧共同创作完成的。如果嘉宾时间有限,这个共同完成就意味着在去见这个嘉宾的时候,稿子在现场就要完成同时获得嘉宾本人的认可。这就要求前期对于这位嘉宾的一系列采访视频的观看以及嘉宾说话方式、一些肢体语言的观察都要提前有深入了解,所以做足准备,同时不要给别人拒绝你的机会,问“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如果经常性的需要用情绪做武器的话,就说明自己处在一种非常恶劣的环境之中,尽量按照流程去解决。

同样的像爱上角色一样的爱上嘉宾,就会让节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是专业的,是为了更好的爱自己,同时要对得起自己的专业。

总结一句话: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学最好的,把这个行业里所有的事情打通,按流程解决,当发现没有意义的时候,是可以逃跑的。所以创意是个苦力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