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任何事物,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看出美丑来。东施效颦与左思效仿潘安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道理。

西施本名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绍兴诸暨苎萝村。她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俗语“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指的就是西施。

西施虽然有倾城倾国之容,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胸口疼痛,所以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感到难受且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美丽。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长相并不好看,她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胸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长得本来就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其装腔作势的怪样子,更让人觉得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他们觉得东施比以前更病西施更加动人。丑了。无独有偶,西晋时期左思效仿潘安却自取其辱的故事,同样令人啼笑皆非。

潘安,又名潘岳,西晋时期文学家。潘安容貌俊美,文采也非常出众,因此深受当时女子的青睐。据《世说新语》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紫之。”意思是说:潘安相貌出众,神采奕奕,仪态优雅,远近闻名。年轻的时候,经常挟着牛皮弹弓,优雅地走在洛阳道上,妇女们见到他,都手挽着手,围在他的身边看,不让他走。由此可以想见潘安的风姿是多么富有魅力呀!现代人称赞男子貌美,就说“貌赛潘安”,可见潘安确实是世间少有的美男子。

潘安同时代有个人叫左思,左思也是鼎鼎大名的文学家,著名的《三都赋》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据说左思的这篇费思十年的扛鼎之作甫一出世,便轰动了整个洛阳城,大家竞相传阅《三都赋》,由于传抄的人太多,以致洛阳城内的纸张都不够用了,一时造成“洛阳纸贵”的景象,可见左思也是个非常富有文采的人。但文采归文采,在魏晋这个非常重视仪容外貌的时代,光有文采而没有长相的文人还是相对要受冷落的。

左思长相奇丑,女子们见了他都远远避开。左思看到了美女们簇拥潘安的景象,非常羡慕,一时突发奇想,决计效仿潘安,也在洛阳道上挟着牛皮弹弓优雅地走路。《世说新语》记载了他的这个故事:(左)思貌丑悴,不持仪饰。亦复效(潘)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意思是说:相貌奇丑的左思,没有作任何妆饰打扮,也学着像潘安一样,挟着牛皮弹弓,装做潇酒说深沉的样子走在洛阳道上。结果。一群妇女围着他,朝他啐口水,唾唾沫。左思垂头丧气,只好狼狈地回去了。

东施效颦望其项背(东施效颦与左思仿潘安)(1)

东施效颦望其项背(东施效颦与左思仿潘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