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句大实话读懂人生认清自己 老祖宗教我们有自知之明(1)

人有自知之明是不容易的。没有自知之明,意味着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准确,表现出各种不合时宜。

一是狂妄自大,所谓“人狂没好事,狗狂一泡屎”。不能给社会提供必要的价值,又喜欢接受吹捧,不知天高地厚,顾盼自雄,走到哪里都遭人厌弃,遭白眼挨砖头。

二是妄自菲薄。自我评价过低,容易受别人的评价影响。明明实力不错,被别人一句负面评价,就如霜打的茄子,很快萎靡不振。属于温室里的花朵,只能顺风顺水,不能呛一点水。容易被人操纵利用。

老祖宗早就看出这一点,并为我们做出典范。

六句大实话读懂人生认清自己 老祖宗教我们有自知之明(2)

子贡不因别人表扬而丧失自我

子贡是孔门十哲之一,在言语、政事、经商方面都有不凡才能,世俗成就甚至超过孔子。

先师孔子身后固然高山仰止,但活着的时候,未必人人都喜欢他“包打听”的做派。周游天下,却不得志于诸侯,甚至有困于陈蔡之间,孤萍无依,惶惶如“丧家犬”的狼狈经历。后世立志追求世俗成功者,如不知变通,有样学样,则难免有胶柱鼓瑟,一言难尽的感慨。

所以有一次,鲁国执政叔孙武叔(三桓之一)在朝堂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德。”

鲁国大夫子服景伯把这话学给子贡听了。

一般而言,听到领导表扬,又是背后表扬,凡夫俗子还不美的屁颠屁颠的,受用无比。

但子贡听后却诚惶诚恐,表示不敢当,并说了这样一段话:“拿围墙来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路过的人都能对家里的好一览无余。但我老师(孔子)家的围墙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根本看不到墙内宫室的富丽堂皇。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本来就不多。叔孙武叔那样说,不也很正常吗?”

子贡并没有因为叔孙武叔的地位高,受到他的表扬就忘乎所以。也没有迁就他,直接说他连孔子之道的门都没摸到。

又有一次,叔孙武叔在背后诋毁孔子。子贡说:“这是徒劳的。孔子是无法诋毁的。别人的贤德,好比小山丘,努努力还可超越过去。孔子如日月 ,无法超越。如果有人非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本身又何妨呢?只不过是彰显自己的不自量力罢了。”

六句大实话读懂人生认清自己 老祖宗教我们有自知之明(3)

柳宗元不受别人言语左右干扰自我判断

有人问柳宗元,上级表扬我,或者指责我,我都从自身找原因,这样做可以吗?

柳宗元说,那怎么可以?也应该考察一下赞誉或者毁谤的话是出自谁的口吧?

出自好人之口,我就相信它。出自坏人之口,就不信。如果自己连好坏都分不清,那还聊什么?

再说了,那种不了解我的人(对我不客观的人),即使骂我是盗贼,我为什么要感到害怕?说我的贤德堪比孔子,我难道会感到荣耀吗?

所以呢,对自己诚实,对自己有自知之明非常重要。

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社会中,找到和自己德才能级匹配的位置。

这样既能避免小马拉大车,德不配位的狼狈和灾难。也能避免怀才不遇,明珠暗投的遗憾。

@禾麦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