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入小学,自谓总角时。不记有白发,尤颂论语时”
大诗人苏轼在午夜梦回之时,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回到了“总角”之时,坐在窗前诵读论语。
显然苏轼说的“总角”时,是他的孩童时代,正在接受教育的时刻。在古代称呼小孩子的词语很多,比如“黄发垂髫”中的“垂髫”,“黄口小儿”中的“黄口”。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称呼,苏轼要说“总角”之时读论语呢?
一、“总角”与宋代的启蒙教育“总角”一词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记载,“总角之宴,言笑宴宴”。
后来这个“总角”就被通称为童年,而此处为什么不用“垂髫”二字呢?因为“垂髫”指代幼年,还没有扎成发髻的时期。
“总角”是什么形状呢?古时汉族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样子接近现代的丸子头,不过是扎在了两侧,形成两只角的样子,所以叫“总角”。
总角的形状
古代对发型的要求很严格,这也是封建礼教的一个方面,比如古人在二十岁时需要戴冠束发,女子在十五岁时,行过笄礼后即被视为成年人,要求改为成年人的样子挽髻插笄。
所以“总角”的孩子一般都在八九之上,而这个年龄,在宋代也是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而苏轼在梦中这段记忆,正好是他孩童时,读书的时段。
宋代是一个文化、教育长足发展的时代,更是“学而优则仕”的文人舞台,在文人大行其道的时期,读书被提上了教育日程。
加之唐宋以来,打破了门阀制度的约束,平民子弟也逐渐走上了科举考试的道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已经不是梦想。于是在这个理想的读书环境中,更多的小孩开始接受启蒙教育。
苏轼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启蒙生涯,“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
这句话透露出一个信息,苏轼在“总角”之时入学,同学有几百人(规模不小),但是老师独独喜欢他和一个叫陈太初的同学,由此可以看出来,学霸在任何时候,都是受欢迎的。
几百人的规模,反映出一个事实,宋代极其重视文化教育,而教育也从“皇家内院”,“贵族府邸”普及到了乡间郊野。教育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足可见宋代在打破门阀制度之后,教育理念的提升,使得启蒙教育走上了一个跨越时代的新道路。
宋代对于孩童上学的年龄并不限制,“总角”之时最好,但是早一点,晚一点也并没有关系,唐朝医学家孙思邈七岁入小学,南宋大诗人陆游六岁入小学,岳飞的孙子岳珂则是在五岁那年就上了小学。凡是智力超常的孩子,不用理会八岁入学的老规矩,五六岁就可以让他上小学。
苏轼
宋代之所以如此注重启蒙教育,与宋代“重文”的政策有莫大的关系,启蒙教育的繁荣,为宋代的士大夫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活水源头”,启蒙教育就是庙堂之上的“源头”,只等有朝一日,于朝堂之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二、官办、家塾、家庭教育,三管齐下,使得宋代的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也为朝廷储备了新生力量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这样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这句话一点不假,在宋代,教育途径三面开花的情况下,涌现出很多才智出众的“神童”。
在热播剧《清平乐》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晏殊举荐范仲淹去应天府教学,这个情节安排是合理的,因为范仲淹在早期时,确实受到晏殊的影响,致力于兴办学校,普及文化知识的教育,学习不再是贵族的特权。范仲淹在庆历新政中就把兴办学校提上了日程,也就是在范仲淹的努力之下,为宋代的儒家教育奠定了丰富的人才储备,也为政坛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那么宋代求学的途径有哪些呢?
1、官办
南宋《都城纪胜》记载,“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
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看出来,在宋代,求学的场所与途径开始多样化,有乡校、家塾、舍馆、书会等等,而且学校密布,读书声此起彼伏。
虽然私人学校是收费的,但是官办学校基本免费,意思是说,孩童们可以在这里完成义务教育。
宋代时,启蒙教育如此发达,也是和晏殊,范仲淹这样“心怀天下”的士大夫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是这些人为宋代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哪里有那么兴盛的大宋风华。
在“靖康之耻”没有发生之前,宋徽宗时代的经济还是很繁荣的,《清明上河图》中的和谐景象还在继续上演。官办学校到那时基本都实行了免费。那时候的教育百花盛放,县有县学,州有州学,府有府学,中央有太学。
书院结构
《宋会要辑稿·崇儒》载:“县学并州县小学更不给食,愿陪厨。”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可以不给学费,但是伙食费是必须给的。
2、家墅、义学
有官办的学校,就有家墅教育,这也是宋代教育的一个分支。
一些条件优渥的宗族往往会延请名师,担当知识的传递者。
在家塾之外还有一种义学,义学的招生对象多为贫寒子弟,提供免费上学。 这也是宋代开始的教育先河,为贫民子弟开创了学习的机会。
3、家庭教育
宋代确实是一个重视文化教育的时代,女性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熏陶学习诗词歌赋。
李清照接受的教育多半就来自于她的父亲李格非,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也充当着老师的角色。
而母亲更多的是传授给孩子高尚的品格,以及端正的生活态度。
李清照
宋代的启蒙教育,在官办、家塾与家庭的教育下,形成了一个教育的三角架,支撑着宋王朝的人才后备仓。
三、宋代的启蒙教材要想学习好知识文化,不能平地起高楼,总是需要一个系统的教材。
苏轼在诗中说,“不记有白发,尤颂论语时”。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还处在“总角”时代的苏轼已经开始诵读论语了。
在宋代由于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也使得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快捷方便,而那种厚重的竹简渐渐被淘汰,书本纸张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从而也使得知识的载体变得轻便起来。
苏轼曾经这样描述过,“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在印刷术还没有普及之前,这些常规的书籍都还是奢侈品,并不多见,更遑论平民子弟接受教育之类的话了。
宋代的启蒙教材比较丰富,而且内容多样,分门别类清晰异常。在现代,我们接受教育时,会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等课程,而宋代也一样,启蒙教育的分类也很明确。
我国的理科教育,在“五四”之后逐渐走进课堂,也成为了必学知识。
朱子家训
宋代对于学科的分类也是极其专业的,包括历史类、博物类、伦理道德类、起居礼仪类和综合类等等。
比如历史类的有《十七史蒙求》;博物类的有《小学绀珠》和《三字经》;起居礼仪类有《训诂斋规》;家庭范围内的训诫类综合性启蒙教材有《家训笔录》。
总之宋代对于启蒙教育的重视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宋代的教育完全遵守封建礼教的窠臼,使得学习知识变得呆板而不懂变通。
四、宋代的国策,影响了读书人的思想“学而优则仕”,“重文抑武”的国策,以及人们的思想,都深深的影响着当时读书人的心态。
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这些思想为前提之下,启蒙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苏轼在梦中惊醒,不仅仅是因为回忆童年,也许还有童年的噩梦呢?比如,曾被先生严厉教导过。
宋代的文化长足发展,不得不说那是一个文人的舞台,正因为文人纷纷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在朝堂之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所以社会的理想,也偏向于从科举考试通向仕途。
于是这些思想理念,也就走进了万千“总角”小童的心里,所以在宋代,“神童”现象也是极其普遍的。
在宋代虽然科举考试是普及的,也明文规定不分等级阶层,打破了之前的“门阀垄断”,更多的寒门子弟也能因为才华出众而登堂入室。
但是平民子弟在科举考试面前,依然是困难重重。
一是参加地方考试(解试)时被选送进京的概率低于官员子弟,二是考中进士(省试)的概率低于官员子弟,三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关试)时获得保荐的概率低于官员子弟,四是做官后再参加升官考试时获得保荐的概率同样低于官员子弟。
最后还有一点更重要的事情,寒门子弟想要“逆袭”,需要付出得更多,虽然一朝得势,如《红楼梦》中形容贾兰的那样,“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但是要突破这个阶层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在这些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之下,“总角”小儿苏轼也在小小的年纪,读起了圣贤书。
那么为什么宋代的“神童”现象如此普遍呢?就是因为寒门子弟如果要在这条拥挤的道路中杀出一条“血路”,只能另辟蹊径,那就是地方官的“神童”举荐制度,北宋的晏殊就是通过这条道路走上了政治神坛。
走神童道路的晏殊
读书人对于科举考试的热衷,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价值观的建立,都使得宋代的启蒙教育走在了时代前端。
宋代的读书之风甚浓,苏轼所说的“总角”之童,都以读书为荣,河南洛阳的种放,“沉默好学,七岁能属文,不与群儿戏”。
虽然这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宋代儿童都是如此,因为还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顽童。但是总体来说,宋代的国策,以及文人的价值取向,都深深的影响着启蒙教育的发展。
宋代的启蒙教育打破了“门阀”制度的限制,使得更多的读书人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利益,“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梦想。对”总角”童子的培养,也为朝廷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一大批人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了理想,在文人的舞台上绽放光辉。也许苏轼正是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于是在某个午夜梦醒之时,写下了,“我梦入小学,自谓总角时,不记有白发,尤颂论语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