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白虎岭的白骨精听信家人所言,第一次讲出「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惊神骇魔的机密后,捉唐僧、戏唐僧、吃唐僧就成了西游路上绝大多数妖精们的第一要务。

而为了防止错拿错杀,莲花洞的金角大王还给银角大王画了唐僧的模拟图,「照样捉拿」,不得有误。

可以说,唐僧九九八十一难的洗礼,很大一部分功劳,都归功于唐僧肉的传说。

但是,「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传说,究竟是真是假呢?没人吃过,也就没人考证过。

唐僧肉的传说,如同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有可能仅仅是一个迷人的传说。

应该说,如果,传说只是个始终无法印证的传说,那么,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其他花边新闻和特殊热点代替……

热点,假以时日,就凉了。而流行这玩意儿,总归不靠谱。

可是,唐僧肉,似乎注定必须就是个例外。

狐妖的十大未解之谜(白面狐狸精为什么要变成观音菩萨的美貌吸空比丘国王)(1)

安以轩版白骨精

唐僧取经十四载,唐僧肉的功效就被妖魔界疯传了十四年,而且越传功能越强大,效能越邪乎。

前期是唐僧肉身男妖可以食用;中期是唐僧肉身女妖可以享用;后期索性先享用后食用,两全其美了。——直接应了某艺人的一句话:「能过就过,不能过就剁,吃肉呗。」

对唐僧而言,取经十四载,噩梦天天有,天天各不同,何日梦醒,连他都日日默念,「阿弥陀佛,上帝保佑。」

可是,唐僧的噩梦不能醒。因为有人一直在炒冷饭,可劲的替唐僧刷存在感。

仔细想想,刷存在感这事,神仙们似乎比妖精们更擅长。

妖精们是有地域限制的,出了自己的地盘,就不是自己说了算了;而一些神仙呢,不但可以打着「显灵」的旗号游山玩水,还可以借助信众的力量推广自己和自己的「修行理论」,将自己打造成「业内大咖」和「膜拜大神」。

至于神仙们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又有多少人敢质疑呢?

反正说假话他们从来不脸红,反正说假话他们从来气定神闲,反正假话说多了,也会变成真话。

狐妖的十大未解之谜(白面狐狸精为什么要变成观音菩萨的美貌吸空比丘国王)(2)

白鹿精

同样的话语连续说,同样的画面重复放,同一位神仙频频露脸与信众互动,就能收获粉丝,赢得供奉——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西游世界中最喜欢刷存在感的神仙,非观音菩萨莫属。

唐僧投胎有她,安排收徒有她,调和师徒矛盾有她,帮助唐僧师徒降妖除魔还有她……反正观音菩萨走了又回,回了又走,隔三差五,总有充足的借口返场。

当然了,这脸也不是白露的。就比如灵感大王在通天河作恶,观音菩萨在收了自家莲花池里「每日浮头听经」的宠物小金鱼之后,又随孙悟空去了陈家庄显灵,在亮晃晃的聚光灯下,让「善图画者,传下影神」,使得鱼篮观音的形象亘古流传。

高调宣传,有利,有弊。

狐妖的十大未解之谜(白面狐狸精为什么要变成观音菩萨的美貌吸空比丘国王)(3)

白鹿精和白面狐狸

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的消息天天听,慈航普度的观音菩萨的形象天天见。存在感刷得越多,粉丝的崇拜感就越强。与之相随而来的,还有假冒伪劣的悄悄登场。

钻头号山枯松涧,妖龄尚不够五百的牛魔王之子红孩儿,就敢幻化成观音菩萨的样貌忽悠猪八戒,请君入瓮。

红孩儿斗胆,虽说是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因素,可是换个角度想一想,红孩儿的高仿版能够以假乱真,未尝不是因为观音菩萨喜欢将自己的画像做成海报四处悬挂的缘故。

无独有偶。

狐妖的十大未解之谜(白面狐狸精为什么要变成观音菩萨的美貌吸空比丘国王)(4)

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坐骑白鹿,手持九节枯藤蟠龙拐,深谙神人两界的喜好。下界到比丘国为妖之时,特意将「形容娇俊」、貌美可人的美少女白面狐狸献给了比丘国王。也正因白面狐狸「貌若观音」,比丘国王才将她「宠幸在宫,号为美后」,天天不舍昼夜、贪欢不已的滚床单。

比丘国王估计心都醉了美了,以前都只能瞅着观音的画像顾影自怜,现在怀里这美女,活脱就是观音的翻版。

不用远观,直接亵玩,只可惜,比丘国王最后被白面狐狸吸空了身体,「精神瘦倦,身体羸弱,饮食少进,命在须臾。」

观音菩萨怎么能允许妖精变成自己的样子祸乱宫闱呢?况且比丘国百姓都把白面狐狸当成是观音菩萨的翻版了,也影响观音菩萨好不容易打造起来的光辉形象啊!

狐妖的十大未解之谜(白面狐狸精为什么要变成观音菩萨的美貌吸空比丘国王)(5)

比丘国王和白面狐狸

所以,白面狐狸作为不是祸首的罪魁,为比丘国王取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二心肝做药引,以求「千年不老」的事件顶缸了。

白鹿被主人南极仙翁带走了,他在眷恋不舍中呦呦哀鸣,他知道,白面狐狸必须死。

小角色的壮烈并不能改变大人物的套路。可怜倾城倾国千般笑,化作毛团狐狸形,白面狐狸精死后,观音菩萨依旧高调的频频现身聚光灯下……

特别声明,本文中涉及人物关系源于并仅限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人设。西游路上妖怪多,跟着老宋捉活的。请关注《宋谝西游》,查看更多西游脑洞,一起探寻妖的人性和西游的奇妙世界……

文/柳侍墨&老宋//宋谝西游//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