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生长期过程图(从原始社会到现代)(1)

我们都知道,桑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型植物。它的全身都是宝,叶子可以用来养蚕,蚕桑收入是很多地区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比如说止茶君老家大别山地区。桑皮可以用来造纸,我们当地制作的桑皮纸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宫修文物的用纸,都是我们县出产的桑皮纸。桑树枝可以用来编箩筐,还可以用来当柴火,另外还可以用来种植桑枝木耳,营养价值很高。桑葚可以作为水果食用,也可以用来酿酒。另外不管是桑树的叶子,果实还是根皮,都可以入药,是我国传统中药药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是世界是最早种植桑树、养蚕织丝的国家。根据远古先民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织丝。而黄帝生活在年代在距今5000年前,也就是说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人工养殖蚕桑的记载了。今天,止茶君就带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桑树的起源,来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桑树生长期过程图(从原始社会到现代)(2)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桑树种植起源

桑树,有乔木形态,也有灌木形态,最高的可以达到10米甚至更高。根据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的研究来看,桑树起源于我国中部和北部地区,现在种植面积非常广泛,从东北到西南均有桑树种植,其中以长江中下游流域种植桑树最多,像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当然在亚洲的朝鲜、日本、蒙古、中亚以及欧洲的俄罗斯等地,也有桑树栽培种植。

根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和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地区,分别发现了“半开的茧壳”和一批丝织品,通过科学测定,时间距今约5000~7000年。这说明当时原始社会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桑树,养殖桑蚕。而且,在夏商周时代的象形文字甲骨文中,有多达6种“桑”的写法。根据我们对象形文字的了解,这种文字是来源于自然界生物形状的一种文明表达,所以可以推断,当时至少已经出现了6种以上桑树品种。

桑树生长期过程图(从原始社会到现代)(3)

二、先秦时期我国桑树种植发展

在现代出土的很多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均刻有乔木桑和高干桑的采桑纹饰,而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很多关于桑树的诗句,比如说《七月》中记载:“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这就是典型关于种桑养蚕活动。《尚书·禹贡》中记载了扬州等6州种桑的情景,《孟子》也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记载。

这些历史文献和古董器具真实的反映出在先秦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桑树的历史事实。在《史记》中,也专门提到“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树桑麻”和“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桑树种植的发展。而通过研究《诗经》发现,关于桑出现的次数比其他植物都要多,甚至超过了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黍稷。这反映出古人对蚕桑种养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桑树生长期过程图(从原始社会到现代)(4)

三、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桑树种植是主流

在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著的《淮南子》中,有“日夕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的比喻,而在《神仙传》中也有“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记载,以此来形容沧海桑田。在成书于西汉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词典《尔雅》中,关于桑树的解释和记载颇多,其中就有女桑、桋桑、檿桑和山桑的记录。

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珠崖郡“男子耕种禾稻,女子桑蚕织绩”。汉朝的珠崖郡就是今天的广东一带。但在秦汉时期,我国最主要的桑树种植区域仍然以黄河流域为主,其中最重要的种植地为山东一带。根据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今世有荆桑、地桑之名”,“凡蚕从小与鲁桑,及至大入簇,得饲荆、鲁二桑”,“黄鲁桑不耐久,谚日:‘鲁桑百,丰绵帛’。言其桑好,功省用多。”这说明,当时桑树的主要品种以鲁桑为主。

桑树生长期过程图(从原始社会到现代)(5)

在南北朝时期以前,我国桑树种植主要是在黄河流域为主,山东蚕桑种养业最为发达。当然长江流域的浙江嘉兴和江苏无锡等地,也开始种植桑树。不过此时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仍然在北方,所以,南方地区的桑树种植规模,还没有北方大,出于积极发展阶段。

桑树生长期过程图(从原始社会到现代)(6)

四、唐宋时期桑树种植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

虽然在东晋时期,长江流域的蚕桑产业已经有所发展。根据梁代沈约“全吴丝绵布帛之饶,可以覆衣天下”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太湖流域蚕桑业发达。但是这里的天下,主要是指江苏太湖一带,并不是真的覆盖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到了隋唐时期,江南蚕桑产业确实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是因为隋唐结束长久的乱世,开始与民休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极大的推动了长江流域鱼米之乡的农业生产活动。

唐朝时期,江南养蚕人已经意识到桑树品种和茧丝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注重培育更多优良的桑树品种,由此出现了以浙江杭嘉湖一带为代表的众多优良桑树品种,统称为湖桑。此时湖桑已经可以与山东鲁桑相提并论。南宋之初绍兴年间成书的《分门琐碎录》记载了:“鸡脚桑叶华而薄,得茧薄而丝少,白桑叶大如掌而厚,得茧厚而坚,然每倍常。”直到宋代的时候,浙江湖桑才开始追上山东鲁桑,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成为中国蚕桑新的种植中心。

桑树生长期过程图(从原始社会到现代)(7)

五、明清时代桑树种植繁荣昌盛

自宋朝开始,湖桑取代鲁桑成为新的桑树种植中心以后,我国蚕桑种养产业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自古以来本就非常出彩的丝绸制品,更是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布匹材料之一。浙江湖州的“辑里丝”闻名中外。这一时期,我国对于桑树种植的认知进一步提升。元代《王祯农书》“桑种甚多,世所名者,荆与鲁也;凡枝干条叶丰腴者,鲁之类也”,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很多桑树良种。明朝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里提到过:“白桑叶大如掌而厚,鸡桑叶细而薄,子桑先椹后叶,山桑叶尖而长”。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时珍至少提出了四种桑树品种的特征和优缺点,而实际上,明代已经有荷叶桑、黄头桑、木竹青、五头桑、大叶密眼、细叶密眼和火桑等十多个品种。到了清代,桑树种植进一步发展,根据张炎贞《鸟青文献》和汪日祯《湖蚕述》的记载,光品种就有密眼青、白皮桑、荷叶桑、鸡脚桑、扯皮桑、尖叶桑、晚青桑、火桑、山桑、红头桑、槐头桑、鸡窝桑、木竹桑、鸟桑、紫藤桑、望海桑、麻桑、富阳桑等18种之多。

桑树生长期过程图(从原始社会到现代)(8)

而且,明清时代,我国桑树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元代《农桑辑要》和《王祯农书》中,详细介绍了桑树嫁接培育良种的方法。而清代《蚕桑萃编》更是提出了“乘天时,精器具,截黏盘,选接头,辨骨肉,判上下,谨嵌贴,慎包裹,通生气,酌去留,戒动摇”等桑树系统种植经验。根据明末《补农记》记载,当时潮州一带桑园产叶量已达每亩1000公斤左右的水平,可见在明清时代我国桑树栽培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

但是,到了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逐渐衰败,我国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虽然在民国初期受国际贸易需求的影响,刺激了蚕桑种植的发展,但由于随之而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际贸易中断,国内农业生产破坏极大,民不聊生,百废待兴,我国蚕桑产业跌倒了历史低点。

桑树生长期过程图(从原始社会到现代)(9)

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之下,在桑农的辛勤付出之下,我国蚕桑产业才又恢复并开始快速发展。进入到20实际90年代以后,我国蚕桑产业再次迎来了历史上新的繁荣昌盛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