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近体诗,需要注意合掌这个诗病,意义上的重复是近体诗的大忌。

还有一种是结构上的重复,也是近体诗的禁忌,例如常说的四平头。有时候,在内容上可能会难免有些雷同,但是可以在形式上追求变化,也是一种解决的方法。

例如,白居易的一首诗,其中有8句,连续提到了4个地名、4个人名。但是经过诗人巧妙地安排,并没有太突兀。

白居易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8句诗罗列4人名和4地名)(1)

一、4个人名和4个地名

白居易有一首长篇的五言排律《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微之就是与其并称元白的元稹。

这8句即出自这首诗: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儒风爱【敦质】,佛理赏【玄师】。

前4句说了4个地名:慈恩塔、皇子陂、唐昌观、崇敬寺。

慈恩寺登塔,皇子陂游玩,唐昌观玉蕊花,崇敬寺赏牡丹花。四处都是长安名胜,元白当年同时游览,并约期看花。

后面4句说了4个人:辛立度、李绅、刘敦质、庾玄师。

如果是一首五律的话,4人名加4地名自然不妥,但是出现在一首长诗中就比较恰当了。一百韵指100个韵脚,两句一韵,100韵即200句,1000字。

中间的这8句,好比散文中一连串的排比句,回忆当年好友一起游玩赋诗的情景。下面,我们看看白居易是如何安排这8个名词的。

白居易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8句诗罗列4人名和4地名)(2)

二、句法的变化

虽然是长律,不能像五言诗那么苛求。但是白居易依然注意到这8句的句式变化。诗人不仅仅注意到这8个名词,要放到不同的位置,还注意到使用不用的句式。

1、dV-BBX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

前两句,地名放在后面,前面用副词 动词作谓语,地名是目的语:dV-BBX,高上【慈恩塔】,dV-nnN,幽寻【皇子陂】。

慈恩塔、皇子陂,是三个字的专有名词,用BBX表示。d,副词,v表示动词。大写表示主要部分,小写表示次要部分

2、bx-bxN

【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第3、4句,可以看作是两个不完全句,没有谓语,其实就是两个词组: 【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唐昌观里,(观赏)玉蕊花的集会,崇敬寺里,(观赏)牡丹的约期。

唐昌、崇敬、玉蕊、牡丹,双音的专有名词,用bx表示,因为是起修饰作用的次要地位,所以是小写。

白居易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8句诗罗列4人名和4地名)(3)

3、d(v)V-fnN

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

这个句式,与前两句似乎一样。区别为慈恩塔、皇子陂是三个字的专有名词作宾语。

而这两句中的人名作为修饰语,修饰酒和诗。因此这两个人名放在了3、4的位置。

笑劝【迂辛】酒,vV-fnN,笑劝都是动词,迂,f,形容词,形容辛;迂辛,共同修饰酒。

闲吟【短李】诗。dV-fnN,闲作副词,修饰动词吟。短,f,修饰李;短李,共同修饰诗。

4、倒装 Nn-V-BB

儒风爱【敦质】,佛理赏【玄师】

敦质、玄师,是人名,BB表示,放到了后2字的位置。

但是这两个人名并不是宾语,宾语被前置了,即:儒风、佛理,所以,这两句诗并不是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形式,而是动宾结构的谓语形式(省略了主语),意思是:

爱【敦质】之儒风,赏【玄师】之佛理。

白居易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8句诗罗列4人名和4地名)(4)

结束语

律诗联与联之间,一定要注意结构不要雷同。从白居易这首诗的8句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调度有方。

首先,8个名词分为四组(四联),每一组中,人名或地名所处的位置有变化

其次,四组名词的字数有变化,例如慈恩塔3个字,唐昌观只用了唐昌2个字、李绅等人只用了2个字.。

另外,诗人还注意到了句法的变法,有谓语形式、有倒装句、有不完全句等。

@老街味道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这首诗有个小秘密:四声俱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