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这是一群普通人,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芒,在不经意间,照耀着别人,感动着你我。
他们,是法律信仰的坚守者;是公平正义的捍卫人;是惩恶扬善的亮剑者;是法治精神的传递人;他们,就在你我身边,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重庆检察人”。
本微将陆续推出《检察之星》栏目,把他们的故事说与你听。
人物简介
他,从检二十余年,怀着对未检工作的热爱,面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名未检工作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行家里手,率领着“莎姐”检察官团队推出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11项工作机制,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他,时常这样介绍自己钟爱的事业:“未检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做一名传递司法温暖的未检检察官,这不仅是我工作的初衷,更是我的责任!”
他就是九龙坡区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主任检察官吴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初涉未检,走进少年心
2011年,九龙坡区检察院成立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经过竞争上岗,时任公诉科副科长的吴健担任未检科首任科长。
在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中,很多是女工作人员,但作为一名男检察官,吴健认为:“未检工作不仅需要女同志的细腻与温柔,也需要男同志的刚毅和理性。男检察官在帮教未成年人时,会从一个男同胞或父亲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感化挽救工作。”
与公诉工作的功夫大多花在案件本身相比,未检工作则是“案结事未了”,很多功夫得花在案外,这对吴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许多未成年人失足前的懵懂、失足后的后悔、被处理后的自卑,不能只靠简单的办案来解决。更重要的是,得通过事前预防,尽可能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通过事后帮教,给犯错的孩子一次改正的机会。”吴健认为,人心本善,对失足少年的教育,一定要走进心灵。
因此,在讯问时,吴健一般都要去了解他们的经历,尽力找出其犯罪的根源,帮助他们打开心结,走出心理阴影,重新回归社会。有效地与未成年人沟通,是一名未检检察官的基本功。
起初,就算是资深检察官的吴健在这方面也还是个门外汉。2011年从事未检工作以来,吴健带领3名从其它部门调来的干警,一同补强这块短板。
一方面,他们阅读了很多关于未成年人心理的书籍;另一方面,申请了QQ群“九龙坡检察院未检之窗”,建立了“重庆市九龙坡区检察院莎姐在线”新浪微博,用未成年人便于接受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在这里,他们与孩子门聊天,帮助孩子们释疑解惑,解开心里的疙瘩。“让孩子们知道,只要他们需要,我们随时都在。”吴健说。
如今,谈起与未成年人的沟通,吴健更像是一名专家。
吴健认为,未检工作不是“花架子”,但需要活泼的形式和生动的内容来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除了借助新媒体进行沟通外,他和同事们还时常走进学校,走到孩子们中间,通过表演话剧、模拟法庭等方式,向学生们传播法律知识。
心理辅导,用爱呵护心灵
在吴健的电脑屏幕上,“九龙坡检察院未检之窗”的QQ群不时响起提示音,在这个QQ群里,有数十个迷途知返的孩子,他们也是吴健一直关心的对象。
一个案件终结好久了的未成年人小龙,通过QQ给吴健发消息:“叔叔,你记得吗,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你总是鼓励我,说我是个聪明的孩子,不比谁差。”
记忆回放到2011年5月22日下午,小龙在朋友的邀约下,来到西彭某中学,向一男生索要钱物。受害学生报警后,小龙被抓捕归案。不久,警方以涉嫌抢劫罪向九龙坡区检察院提请批捕小龙。
在办案过程中,吴健了解到,小龙是个留守儿童,从小父母就没在身边,小时候头部、背部又因烫伤留下疤痕,使他在学校十分不自信,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之后,无所事事的小龙跟一些社会朋友走得越来越近,经常出于义气,替“哥们儿”出力、打架。
得知小龙的情况后,吴健想方设法联系到了小龙的父亲,父子一见面便抱头痛哭。经过一番了解和教导,吴健最终根据案件事实、证据情况,对小龙提出了不予批捕的建议,检委会研究后同意了吴健的建议。
“吴叔叔,现在的我觉得很充实。”小龙告诉吴健,目前他正在学习挖掘机技术,师傅常常夸奖他脑瓜灵活,东西学得快。
“叔叔,等我毕业了,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吴健认为,在教育挽救涉案未成年人及未成年人法制宣传工作中,要更多地吸纳和结合社会力量的参与。
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科成立仅一年时间内,吴健就带领全科同志建立了七项不同于成年人案件办理的未检工作机制,其中,与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台合作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心理辅导机制,被市检察院评为创新机制推广,心理辅导机制也在办案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011年某日晚,一名高一的网瘾少年因为长期与家庭缺乏有效沟通,与家人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在街上游荡的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悲愤交加中竟然在街上持刀抢钱,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侦查终结后,送未检科审查起诉。
吴健从孩子所在的学校、家庭、邻里等多方面走访中了解到,这名少年本是一名品行不错的孩子。父母平时工作繁忙,管教方式也比较简单粗暴,正处于叛逆期的他,开始沉迷于网络,并时常和父母发生口角。
“他们一点都不理解我。”面对吴健的询问,少年沮丧地捂住脸。
吴健请来专业心理咨询师,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并对他进行个性特征、职业倾向等测试,让他为自己的未来找到目标。同时,还请来孩子的父母,帮助父母和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促进彼此的理解。
根据案件事实、证据情况,吴健最终对孩子提出附条件不起诉,并给予少年一年的考验期,静待孩子的转变。在这一年的考验期中,通过家庭、学校等共同努力帮教,心理咨询师跟进辅导,这名少年的心理状态逐渐好转,学习也更加努力,还成功考入了一所大学。
亲情会见,感化失足少年
2011年10月,两位15岁的女学生因悲观厌世相约自杀,其中一女孩将同伴杀死后又自杀,但未遂,之后被抓获,该案由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未检科审查起诉。
在看守所对小女孩讯问时,吴健见到了这个沉默的孩子。和女孩的交流中,她一直低着头不回应。吴健并不气馁,终于在问到女孩的心愿时,她开始眼泪直流并说道:“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想给爸爸过生日,亲口说声生日快乐。”
吴健眼睛一亮,当即联系了女孩的父母,通过实施未检特殊机制之一的亲情会见制度,让其父母到看守所与孩子开展亲情会见活动,在他的联系和安排下,孩子终于在看守所为其父亲亲手送上检察官帮买的生日蛋糕,亲口向父亲送上生日的祝福。
吴健鼓励女孩要表现出自己的坚强,让父母放心,同时也告诉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要让其相信父母不会抛弃自己的子女,会等她出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名女孩走出了抑郁症和杀人案的阴影,慢慢敞开了心扉。
“刑检工作看似高冷,但因为未检工作里融入了关怀、包容、接纳等情感因素,便成了一项具有温情的工作,办案的过程就是教育、感化、挽救的过程。”
情系未检,平凡岗位成就精彩
走进吴健的办公室,翻开他桌子上的帮教日志,上面写着“2月8日,陪同心理辅导师对小罗第四次心理辅导;2月19日向小刘的父母和老师了解他最近的表现;2月25日去工贸技工学校开展庭审进校园活动;3月12日、13日去田家炳中学、蟠龙小学开展‘莎姐进校园’法制宣讲活动;3月26日小梁的观护期满……”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程序繁琐,周期长,但是怀着对未检工作的热爱,吴健几年如一日,播撒着爱的阳光。
吴健说,“看到被我们帮教过的涉案未成年人告别过去,回归社会,当他们送来锦旗、发来祝福的短信,与你分享他的喜悦的时侯,我的内心是幸福的,我们工作的价值就体现在这儿!”
如今吴健和他的“莎姐”工作团队获得的荣誉和锦旗挂满了办公室外的墙壁,采访中吴健反复强调:“这些是属于我们整个“莎姐”工作团队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面对这些荣誉,吴健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