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姜的祖先是姜子牙吗(姜子牙的先祖姜姓部落来自哪里)(1)

微信公众号|寒山喷史

《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

NO.80 姜姓部族

文/图/辑|寒山忆雪

上节说到,上古时代方国林立的社会格局,让夏王国不断遭遇藩属方国的叛变,并在这种实为外患的内忧,与商王国威胁的外患中疲于奔命,最终亡国。

姓姜的祖先是姜子牙吗(姜子牙的先祖姜姓部落来自哪里)(2)

夏王昊在位时,还出现过「诸夷宾于王门」「诸夷入舞」的盛况。夏王癸(夏桀)即位的最初几年,也没有方国「叛乱」的迹象。

不过到了夏王癸三年,方国「叛乱」出现了。严格来说,称之为「叛乱」,不如称之为入侵更为合适。

入侵发生在王国的西面,关中平原的西部。

自5000年前东西羌族群分化以来,关中盆地一直是东羌族群的地盘。4900-4300年前之间,关中东羌人的文化是庙底沟二期文化。4500年前左右,东羌联盟瓦解,以古东夷人为首的中原各部建立了范围更大的夷羌联盟,关中盆地回到了各部落各自为政的状态,并在4300年前左右,受到东方传来的黑陶技术和玉石文化的影响,演变出客省庄文化。

姓姜的祖先是姜子牙吗(姜子牙的先祖姜姓部落来自哪里)(3)

在客省庄文化时期,关中盆地的东羌部落逐渐形成了三个大的部族。关中东部,现在的西安以东,渭南市一带,分布着一个部族,族名无法考证,他们的文化被称作「客省庄文化康家类型」。

关中中北部,现在的西安以西、漆水河以东,泾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西安市、咸阳市一带,包括铜川和甘肃庆阳市东南部(也就是陇东高原东南部),分布着一个部族,也就是前文(《复国希望在西方》一节)所说的古扈部族,他们的文化被称作「客省庄文化客省庄类型」。

关中西部,漆水河以西,现在的武功县以西的宝鸡市一带,分布着一个部族,族名也无法考证,他们的文化被称作「客省庄文化双庵类型」。

姓姜的祖先是姜子牙吗(姜子牙的先祖姜姓部落来自哪里)(4)

4000-3900年前之间,中原地区的先夏国崛起,并成为夷羌联盟的霸主,在联盟区域内的各个部族承认了先夏国的霸权之后,关中地区的三个部族,以古扈部族为首,却并不承认先夏国的霸权。

因此,先夏国出动军队远征,越过崤山,借道古虞国的陕原盆地进入关中。经过传说中「甘之战」,古扈部族被先夏国打败,他们的族人被贬为「牧奴」。而如果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况,古扈部族很有可能被迫迁徙到关中北部的陇东高原,改农耕为半农半牧的生活。

在这场部族战争之后,3900年前左右,关中地区「客省庄文化」的覆盖区域往西退缩,分布到西安以西地区,并进入到「西山坪期文化」阶段。

考古学上以3900年前左右为客省庄文化的衰落消亡时间,但实际上,这一文化并没有消失,只是在向西退缩的过程中,受到陇山以西的齐家文化的影响,演变成西山坪类型文化而已。

而在关中东部,原先的「客省庄文化康家类型」的部族,也没有完全迁离,他们与扩张到这里的夏族人混居,接受夏族莘国的统治,形成了含有夏文化因素(二里头文化)的老牛坡类型文化。

姓姜的祖先是姜子牙吗(姜子牙的先祖姜姓部落来自哪里)(5)

在考古上,关中东部的老牛坡类型文化,又被归类为客省庄文化的新类型,也有的把它归类为夏文化的新类型,暂无定论。

3700年前左右,夏王国在征服东方的夷人各部之后,将目光转向西部,重点经营运城盆地为主的汾渭盆地,对付晋陕北部的古戎狄部族。

经过四代夏王将近百年的时间,运城盆地已经成为了夏王国比较稳定的领地,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从中原传播到这里,与当地的古虞文化、临汾盆地的古戎狄文化(朱开沟文化、光社文化)融合,形成河东型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

大约3600年前左右,考古学上的夏文化第三期开始,河东型夏文化在覆盖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之后,又向西越过黄河,传播到关中盆地东部,使那里的老牛坡型夏文化,又增添了河东型夏文化的因素。

在这之后不久,3600-3550年前之间,关中西部的「西山坪类型客省庄文化」,又演变成「刘家文化」。在原先的西山坪型文化的基础上,刘家文化出现了相对少量的夏文化因素,以及相对较多的古西戎人的齐家文化因素。

姓姜的祖先是姜子牙吗(姜子牙的先祖姜姓部落来自哪里)(6)

这段考古文化的演变,与《竹书纪年》中「夏王癸三年,畎夷入于岐以叛」的记载互相吻合。岐指岐山地区,也正属于刘家文化所分布的关中西部地区。

也许有读者会以为,这段历史会不会就是历史上的周人的先祖迁徙到了岐山周原一带的过程。

答案是否定的,周人从豳地迁徙到周原,要等到四百多年后的商朝中后期。而此时,从陇山以西的陇西高原上迁徙到关中西部的古犬戎人,与当地部族融合后形成的新部族,被后来的商族人称作「羌方」,他们就是周王国两大始祖之一的姜姓部族,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姜子牙姜太公,就是姜姓部族的后裔。

姓姜的祖先是姜子牙吗(姜子牙的先祖姜姓部落来自哪里)(7)

不过,姜姓部族能够形成,并不仅仅只是犬戎入侵岐地(关中西部)与土著融合的结果,还有赖于夏王国干涉。

按照常理,夏族人占据关中东部后,关中西部的族群应当臣服了夏王国。所以犬戎入侵,关中西部的部族必然要向他们的「宗主国」夏王国寻求支援或者庇护。

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即位三年的夏王癸,在商王国暂时臣服但实际上仍然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不得不分出部分人力物力,投入到西部的战场。

按照史籍记载,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三年,其持久的时间与后世商朝中期攻伐鬼方的战争时间相当,规模也有可能相近。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夏王国的国力消耗,将会非常巨大。不过最后的结果还算让夏王国满意。虽然没有完全驱逐犬戎,但已经进入关中西部的犬戎部落却臣服了夏王国,其中的踵戎还率领岐山周边的犬戎各部,前往夏王都朝觐,史称「岐踵戎来宾」。

姓姜的祖先是姜子牙吗(姜子牙的先祖姜姓部落来自哪里)(8)

虽然犬戎入侵没有将夏王国拖入西部战争的泥潭,但夏王国毕竟在东方错失了几年的时间,商王国在遭受夏王国的打压之后,赢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而当夏王国在西部得胜归来后,商王国又将直面夏王国的压力,即便拥有宝贵的战马和马车,商族人也没有多少信心能够直面与夏王国的正面对抗。

但是,在这个时代,上苍真的是独宠商族人。四年之后,大约公元前1572年左右,夏王国的王畿内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夏商两国国运的事件。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件呢?我们下节继续解读。

END-

本文为寒山喷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寒山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