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的皇帝、国王有哪些称呼么?查查资料再仔细推敲一下,我们会发现汉字真的特别有意思,简练、直接,还信达雅。
每一个称谓都有各自的涵义。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你不会陌生,唐代尊称皇帝“圣人”,与圣比肩、见贤思齐,何等尊贵。而看过《清平乐》的你也熟知,宋朝皇帝的专属称呼就变成了“官家”,意为官府和朝廷。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同的称谓也体现了不同朝代的决策制度,唐皇一言九鼎,宋帝与百官共治。
皇帝也有自称,春秋战国的时候,诸王自称不是“孤”就是“寡人”。前者很好理解,就是孤独的意思,后者则是“寡德之人”,是君王、诸侯主的自谦。中国古代讲究以德配天,上天只会把权力降下给有德之人,忝居高位,寡人需自省。
帝王们也有自己的烦恼,你看,孤独不?烦恼不?懂我的能臣少之又少,要求我德才兼备的百姓比比皆是。
皇帝要掌管一个国家,要统御万民,当然不可能卷起袖子天天与民同劳下地插秧。天颜难得一见,就连臣子向天子进言,也不能直呼天子,要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帝王宫殿的台阶就是“陛”,侍者就是“陛下”,这个称呼实际上就告诉所有人,也提醒皇帝自己,你要保持和臣下的距离。
所以你看,自古以来,当权者都知道,想要操盘全局、天下大事尽在掌握,就必须要排除掉一些滤镜的干扰。孔夫子说,近则不恭;戴高乐说,距离产生美。意思都是一个样,当权者行事,要理智一点,不要让感情羁绊影响自己的决策。
叫我说,当老板也是一样。
什么是老板?老得拍板的人就是老板。既然动不动就要拿主意,那还是“孤”、“寡”一点比较靠谱。
有研究显示,一个人一天要做大大小小多达3万多个决策,做决策本来就是一件错误率很高的事情。正确决策会带来的正向影响往往又会叠加,所以有时候一个创业者踩对了风口、开局不错,很快公司就发展起来了,大有破竹之势。
但是只要老板在决策前投入了大量的情感因素,或者说简单点,就是想太多,他就很难保证决策的正确率了。
所以很多人会请第三方来做决策。
现在有个新兴职业挺有意思的,美其名曰“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师”,其实就是帮助客户来选个学校选个专业。我们很难想象有人会花几万块钱请一个专门的第三方人士来帮自己的小孩分析,他最适合什么专业,哪个学校哪个方向比较好,好在哪里。
做家长的总归比较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出这么多钱?因为自己眼里的孩子永远带着滤镜,或多或少会不客观。第三方做的决策是不带感情因素的,纯理性探讨,100%商业行为。甲方有这么多需求,预算给足,乙方给你报告出齐,你挑个最满意的方案。
同理,什么小三劝退师、离婚财产分割师,都是一样的道理。决策者能和决策可能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保持距离,就事论事最理智。
有的老板创业的时候带着些许江湖侠气,和员工称兄道弟,整天都在一起奋斗,甚至同住一片屋檐下。但是到了一定规模,要做决策的时候,真就得和这些哥们儿疏远一点。
我曾经也有过这个阶段,以至于后面做决策的时候经常会很痛苦,尤其是员工的发展跟不上公司发展的速度,要分道扬镳的时候,谁都免不了掺杂一些感情因素。
后来我访谈过很多企业家,有一些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和员工定期聚餐的习惯。我会直言,一定要注意和员工保持距离。
因为有的员工、乙方、合作伙伴会期望通过和你聚餐建立感情,然后在你做决策的时候对你产生影响。
已经产生感情投入、距离加持的沉没成本可能很难找平了,但未来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势必要通过接下来的刻意疏离而排除。
我几年前就从微信里删除了公司里除了高管以外的所有员工,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还给了我额外惊喜——决策的时候永远不用给员工加buff和滤镜,我完全可以只看数据,选择最理智的做法。
最棒的是,因为和员工之间有了距离,他们没法来找我诉苦,倒逼着管理层成长起来,担下了许多事儿。
我反而成了朋友圈里最“潇洒”的老板。
当老板跟做帝王有时候有异曲同工之处,咱们都得孤独地做决策,都必须少跟底下的人产生感情。
天子、陛下、圣人,都有很强的距离感,老板、老总、老大听上去就接地气多了。但是归根结底,叫什么不重要,组织内部能建立一个理性的长效的决策机制才是重中之重。
全指望掌舵的,他万一上头了呢?全指望集体投票,搞不好创始人就被架空出局了。
老板要学会通过制度来找补人性的不足。
所以,做老板要看看皇帝是怎么当的,没啥事儿不要去操心员工家里几口人房贷多少钱和公司有多深的感情羁绊。
搞钱,专心搞钱,然后开疆辟土,创造更多搞钱的机会,让更多员工可以想搞钱的搞钱,想搞权的搞权,想搞名的搞名。
到时候你只管做个寡德之人,员工会给你造王座、宫殿、甚至神坛。
[赞]
发钱/提拔/重用/孵化=老板英明!你看,员工比你理性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