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晋剧‬杨家将‬戏曲‬中‬的‬潘仁美‬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

晋剧《金沙滩》剧照

有关再现杨家将事迹的戏曲非常多,其中晋剧《贺后骂殿》《杨业归宋》《白沟河》《金沙滩》《李陵碑》《审御案》都是杨家戏,而且这六部戏曲的剧情具有连贯性。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

晋剧《贺后骂殿》剧照

晋剧《贺后骂殿》说的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与权臣潘仁美合谋用竹针刺死匡胤,代其帝位。潘仁美为得宠新皇宋太宗赵光义,将女儿潘美蓉送进宫中,迷惑赵光义。潘女获封西宫,潘仁美成功地上位为当朝太师,权倾一时。赵匡胤长子德昭上殿质问赵光义,光‬义‬怒骂德昭,徳昭气愤不过,撞柱而死。贺后携次子德芳上殿,历数赵光义之过。赵光义理屈谢罪,将贺后封入养老宫中,封德芳为南清宫八贤王,另赐凹面金铜一把,可上打君王不正,下打臣民不忠。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

和顺县牛郎织女进剧院演出《杨业归宋》剧照

晋剧《杨业归宋》说的是辽国天庆王得知宋太宗赵光义受宠臣潘仁美蛊惑祭奠皇陵,派萧银宗偷袭,将宋王围困巩城。侄儿八贤王赵德芳设法突出重围到北汉搬请杨家将解围,北汉王刘钧推诿不见,杨继业请缨救宋。佞臣孙通诬陷杨继业私通大宋,刘钧要抄斩杨家满门,杨继业无路可走,遂率全家投宋,击败辽兵,救得宋王平安还朝。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

阳泉市晋剧院演出《白沟河》

晋剧《白沟河》说的是辽国萧银宗妄图侵略大宋,在白沟河一面与杨家将交战,一面暗地派使者找到厌战派监军王诜假意和谈,王诜大喜立即上奏朝廷,宋王赵光义息战心切,调杨家将还朝,杨继业怕中敌之计,命众儿郎留守对敌,宋王不明真相一怒之下,将杨家父子贬家为民。宋王在议和时中计,被困白沟河,潘仁美怂恿宋王写降书保命,杨继业闻讯率领杨家男女众将,赶往白沟河打败辽兵,救下宋王。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5)

平定县晋剧团演出晋剧《金沙滩》剧照

晋剧《金沙滩,》又名《双龙会》《七郎八虎闯幽州》。此剧说的是北宋大奸臣潘仁美私通辽主萧天庆,设计诳宋太宗赵光义至幽州五台山进香。赵光义不听八王爷赵德芳和金刀令公杨业苦劝,执意前往。没想到辽兵大至,銮驾被困。辽设双龙会,邀赵光义和赵德芳赴会议和,实则暗伏兵马,欲一网打尽。赵光义明知危险却无计可施。杨继业乃令大郎延平假扮光义,二郎延安假扮八王,众子随行保护。筵间延平先发制人,以袖弩射死辽主。大辽伏兵四起,杨家将众八子奋起拼杀抵挡,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在金沙滩这场恶战中,杨家将损失惨重。大郎杨延平替宋太宗赵光义殉国、二郎杨延定替八贤王赵德芳罹难,三郎杨延光被辽军马踩如泥,四郎杨延辉和八郎杨延顺(义子)被俘辽国,招为驸马,五郎杨延德心灰意冷,被逼出家五台山,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拼死突出重围。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6)

京剧《李陵碑》剧照

晋剧《李陵碑》,又名《喋血两狼山》,说的是辽入侵,潘仁美挂帅御敌,命杨继业为先锋,率六郎、七郎出战。杨业无奈被辽军设计,困于两狼山。杨业命七郎杀出重围去搬救兵。潘仁美因七郎打死其子潘豹,公报私仇,不但不发救兵,反用计将七郎灌醉,绑在树上,乱箭射死。杨业不见七郎搬来救兵,又令六郎回朝求救,却被潘仁美途中设伏阻挡。杨业终因无援,人马冻饿,愤而不屈,碰死在李陵碑前。杨家满门忠烈,只剩下六郎杨延昭一根独苗。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7)

晋剧《审御案》剧照

《审御案》也称《告御状》《潘杨讼》,主要讲述六郎杨延昭回京状告潘仁美误国、害死父亲和众兄弟。朝中大臣因惧怕太使潘仁美权势,又因六郎为八王赵德芳之御妹柴郡主之丈夫而不敢得罪,无人敢审此案。八王赵德芳、天官寇准秉公执法,机智廉明,假设阴朝,骗出潘仁美残害杨家将之罪证,为杨家雪冤。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8)

戏曲中的潘仁美形象

总之,戏曲中的潘仁美就是一个嫉贤妒能、卖主求荣、残害忠良、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臣。实际上呢?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9)

征战沙场中的潘美

戏剧中的潘仁美,真实原型名叫潘美,字仲询,河北大名府人,系北宋开国名将。生于后唐同光三年(925),与赵匡胤关系密切,同为后周世宗帐下大将。年轻时候的潘美风流倜傥,胸怀大志,智勇双全,文武兼备。陈桥兵变以后,更成为宋太祖赵匡胤的股肱之臣,官拜行营都监,为赵宋政权出谋划策,东讨西杀,南征北战,立下显赫战功。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0)

连环画中的潘仁美

开宝三年(970),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率军灭南汉,以功拜山南东道节度使、知广州兼市舶使、兼任岭南道转运使。

开宝八年(975)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灭亡,加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

太平兴国四年(978)正月,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随太宗征范阳,任知幽州行府事。及班师,命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捍北边。

太平兴国五年(980)三月雁门关之捷,封代国公,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忠武军节度使,进封韩国公。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1)

连环画《李陵碑》封面

民间传说,潘仁美作恶多端,最大的恶行就是打击和迫害保家卫国的杨家将。在金沙滩设计,害死杨家四个儿子,还使金刀令公杨继业陷入辽军重重包围而见死不救,令公碰死在两狼山李陵碑前。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2)

连环画《杨家将》

潘美被诟病害死杨业及其儿子的罪状其实缘于一场战争——雍熙北伐!宋太宗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伐辽的历史事件。雍熙三年也即辽统和四年,986年,宋太宗赵光义派三路大军北伐,意欲收复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其中西路军的统帅就是潘美,副帅为杨业,监军名叫王侁、刘文裕。北伐之初,宋军进展非常顺利,西路军先后攻下寰州、朔州、应州、云州。但后来东路军、中路军却遭遇大败,宋军被迫全线撤退。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3)

征战中的统帅潘美

此时宋太宗下了一道狗血旨意,让西路军护送云、朔、寰、应四州百姓内迁。宋军以步兵为主,加上四州百姓,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而辽军是清一色的骑兵,很快就能追上宋军。对辽作战经验丰富的杨业建议,分兵到应州,引诱辽军向东,然后以强弩手千人扼守石碣谷口,阻击辽军。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4)

连环画中的潘仁美

此建议遭到监军王侁和护军刘文裕的反对:“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他还对杨业冷嘲热讽:“吾等奉圣命,领数万精兵至此,汝即号无敌,区区胡骑何以怯懦如此?现大敌当前,汝本降将,逗留不进,莫非有异志?!”杨业当场表示:“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5)

阳泉市晋剧院演岀《白沟河》

主帅潘美想挽回一下,但遭到王侁的严厉逼问:“吾奉旨监军,将军有何异乎?!”潘美知道,再说下去自己不会有好下场,只得作罢。而如果杨业不从,那就是抗旨,就是谋反的大罪。

王诜、刘文裕之流何许人也,竟然这么颐指气使,嚣张跋扈、盛气凌人?说起来来头委实大得怕人!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6)

和顺县牛郎织女晋剧院演出《杨业归宋

王侁,字秘权,开封浚仪人。父亲王朴,曾担任后周枢密使。王侁善于迎奉上意,阿谀奉承,尤其是对宋朝皇帝对武将的抑制政策更是全力配合,深得宋太宗赵光义信任。北伐期间,王侁的正职是蔚州刺史,任西路军总监军,也就是钦差大臣。

刘文裕(944-988),字以宁,保州保塞人。祖正,晋幽州营田使兼平州刺史。父审奇,武牢关使。简穆皇后即文裕祖姑也。审奇有三子,长文远,建隆中为供奉官,与并人战万善而没。次即文裕,开宝四年,起家补殿直(近卫军)。八年,权管云骑员僚直。讨伐江南时曾经因作战负伤而神色自若被人称道,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还担任过赵光义晋王府的幕僚,深得太宗宠幸。太宗在藩邸,多得亲接。太平兴国二年,擢为内弓箭库副使,特封其母张氏清河县太君,出为秦、陇巡检。后迁军器库使。六年,领儒州刺史。第二年,为高阳关都监。雍熙初,加领顺州团练使。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7)

连环画中的宋太宗赵光义和太师潘仁美

从这两个人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一个是宋太宗在军中的眼线,一个是赵光义的红人。潘美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脑袋搬家。因此潘美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

王侁、刘文裕到任后,身边携带数百名皇帝派给他的禁军作为督战队。可谓威风八面。身边不乏讨好他们的将领,连西路军统帅潘美都不得不顺从于他们。但副帅杨业性格刚猛,为官清廉,痛恨贪官。王侁曾数次暗示,向杨业索贿,均遭杨业严词拒绝,甚至是羞辱。这让王侁怀恨在心,总想伺机报复。这不,机会说来就来了!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8)

连环画《金沙滩》

主帅潘美爱惜杨业是个难得的将才,本来不同意他去送死,但有监军王诜从中作梗,他这个主帅也无力挽回。杨业率军临行前,潘美抓住杨业的马缰说:“杨将军此去一定要多多保重,能胜则胜,不能胜则迅速回兵,不必恋战。”杨业说:“此行必定不利。我是太原降将,皇上不杀我,还委我以重任。我并非纵敌不击,只是要等合适的机会,立功以报国恩。今天诸君责备我避敌不战,我当先死于敌。”他又指着陈家谷口对潘美说道:“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潘美对此建议表示赞同。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19)

连环画中的杨业和潘仁美

潘美接着又问道:“杨将军另有甚么要交接的吗?”杨业道:“请求大帅看在自己为国争战多年的份上,留下自己的长子杨延昭。”留下一个儿子,是老将军最低级的请求,却遭到王侁灭绝人性的反对。王侁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斩草除根。如此赶尽杀绝、丧尽天良的行为,遭到在场所有人的一致反对,即使是投靠王侁的刘文裕等人都看不下去,潘美以自己统帅的身份强留下了杨延昭。而王侁也怕犯了众怒不好收拾,只得作罢。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0)

电视连续剧《杨家将》剧照

随后杨业与辽军遭遇,展开一场激战,但当杨业率军退至陈家谷口时,竟然空无一人,他“拊膺大恸”,对部下说:“我杨业快60岁的人了,死而无憾。你们还都年轻,都有妻子父母,请不要跟我一起战死,能突围的就都突围出去,把这里的真实情况报告皇上,让他惩罚陷害我们进入绝境的奸臣王侁,为我们申冤。或许今后你们还可以报效天子。”部下们听了深受感动,无人愿意离开。杨业遂“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那么潘美为啥不在陈家谷口布置军队呢?原来最初潘美确实在此布防,“自寅至巳”,但王侁认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但潘美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深知不到最后时刻决不能毁约。否则万一杨业没有出事,如约诱敌而至,而自己又率军先行撤退,那岂不是瞪眼睛害死大将吗?于是,潘美反复劝说王侁,最后,好说歹说才同意先打探一下消息。结果这一打探不得了。哨探带回的消息是:杨业所部被5万辽军包围,生死不明。这下王侁再也等不下去了,无论如何坚决要跑,而且投靠王侁的刘文裕等人也极力附和。而作为主帅的潘美此刻也动摇了,毕竟情报显示杨业生还的可能性十分渺茫,但他还是存有一丝希望。王侁怒了。他拿出皇帝赐给的监军圣旨,厉声威胁潘美:“将军若一意孤行,吾当依旨而行,如实启奏当今!”而他身边那数百名督战的禁军此时神情也明显恶化,明摆着,如果潘美再不撤就要下手的架势。紧接着,王侁居然干脆甩开统帅潘美,直截了当的自己带领主力撤退,将潘美和数千人凉在一边。这下潘美没办法,如果再撑下去,自己就是抗旨谋逆的大罪!只得一起撤退。结果,当杨业到达时,宋军已经撤退多时。一代名将杨业就这样被宋朝一个垃圾般的文官王侁活生生的硬是推上不归路,最终因中箭伤重被俘。同时战死的有杨业的次子杨延玉、马步军都军头、淄州刺史、73岁老将王贵和岳州刺史贺怀浦(大宋皇亲,宋太祖皇后之兄)以及5千宋朝官兵。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1)

连环画《李陵碑》

辽军统帅耶律斜轸表现出了对杨业这个强大对手应有的尊重,亲自到牢中面见杨业,劝他:“将军自从归宋后,舍身忘死保卫疆土。可宋朝上到皇帝下到大臣可有谁体谅过将军?还不都是猜忌、防范将军。将军有今日之败,还不是宋朝奸臣所害。以将军之雄才大略,为何要辅佐宋朝这样的昏君奸臣呢?”他等来的却是杨业的破口大骂:“吾之忠心日月可鉴,岂能降于胡虏?”随后大骂陷害他和将士的奸臣王侁,并开始绝食。公元986年6月18日晚,威震塞北的大宋一代名将杨业,在被辽国俘虏后,绝食3天而亡,壮烈殉国!享年59岁!铁血怒马,气贯长虹,一时北国称豪;荒冢枯草,空山落叶,二狼山上静悄悄;弯钩孤月,白马无言,三声怨笛轻筝。正是:

英雄末路浩气留,皓首碰断汉碑羞。

令公金刀耀边塞,流光夜夜照幽州。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2)

连环画中的潘仁美

所以说,杨业之死与作为主帅的潘美有关系!那么潘美为何在监军王侁与杨业争论时不敢据理力争、仗义执言呢?在王侁主张撤兵时,也没能制止呢?其实潘美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他怕!怕皇帝!

所谓监军,就是皇帝派驻监督军队的代表,潘美虽然贵为主帅,但不过是个武将,北宋自宋太祖以来就一直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派出不懂军事的王侁作为监军,就体现了宋太宗对武将的不信任。潘美自然不敢违拗天子的代表,也就是监军王侁,因此他在这场争论中,为求自保,决不敢得罪王诜。因此,要说造成宋军北伐兵败、以及杨业父子血洒疆场的悲剧原因,就是宋朝的那个重文抑武的国策,北宋最高统治者应负主要责任。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3)

电视连续剧《审御案》中的西宫潘娘娘

评书、小说、戏剧、影视作品乃至民间传说宋将杨继业,忠勇抗敌,因被主帅潘人们陷害,致粮尽援绝,碰死于李陵碑。其子杨延昭,进京告下御状。此案初由御史刘豫审问,因受宋太宗的西宫潘妃(潘仁美之女潘素蓉或叫潘赛花)贿赂,被八王赵德芳勘破,用金锏打死。宋王又调寇准进京复审。寇准时为县令,闻金牌急调,甚为疑惧,终宵不能成寐。陛见时,擢升为御史。潘妃又前往行贿,寇准坚辞不受,并告之赵德芳。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4)

连环画《智审潘仁美》中的潘仁美

开审时潘仁美洪甚为傲慢,且供词狡赖,坚不吐实。寇准乃佯言开脱其罪,另与赵德芳密议,设酒劝醉潘仁美,假设阴曹,夤夜提审,诱以准许其还阳,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潘始实供,案情遂大白。宋太宗无奈革其职,充军发配。六郎在半路将其截杀,终为父兄报仇雪恨!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5)

电视连续剧《杨家将》中的天波杨府

宋太宗封杨业之妻佘赛花为佘老太君,赐她一根龙头拐杖,可以上打昏君,下打馋臣,也命她监国,有事上朝,无事不上朝,上殿不下跪。还下令在天波门外、金水河边,建立一所无佞府归杨家居住。又赐钱五百万建造一座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内设无佞宅、梳妆楼、歇马亭、圣旨坊等以表彰杨家的功绩。还有诗为证:忠义全家为国谋,捐生保驾出幽州。九重宠民殊勋绩,特立清风无佞楼。甚至于皇帝每年都要来烧两次香。并御赐天波府一块玉碑,上书宋太宗亲笔题写的八个大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又在旁边立了两块小碑,左边碑上写:“谁敢不从”,右边碑上写:“先斩后奏”。

实际情况是,杨业战死,举国震惊。北方雁门关一带的军民无不悲痛欲绝,哭声震天!而此时该如何处理相关责任人则成为首要任务。杨业威震塞北,是大宋北方防线的擎天支柱,他的死非同一般。此时,最害怕的就是罪魁祸首王侁。因为是他一手造成了杨业殉国惨案。于是,王侁开始想方设法的推托责任。那该如何做呢?王大人果然是“人才”,经过一番“搜集证据”后,他勾结刘文裕等人等,丧尽天良的悍然诬蔑杨业“通敌叛国、谋反”。而所谓的“证据”,居然是杨业诈死,实际上投降了辽国,所谓殉国只是他和契丹人的“双簧”。那杨业为何要谋反呢?理由就是“他是降将”!这个说法一经提出,居然也有一些文官随之附和。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6)

电视连续剧《杨家将》剧照

如此丧心病狂、灭绝人性的行为激起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这是对一个以生命来证实自己忠诚的将军最大、最无耻的侮辱。于是,在杨业殉国两个多月后,已经50多岁的杨业妻子佘氏(即著名的佘太君)和长子杨延昭写血书,身披重孝上金殿鸣冤!50多岁的老人和杨业长子在金殿之上,当着满朝文武和皇帝放声大哭,痛斥王侁丧尽天良、陷害忠良的无耻行为,请求大宋皇帝陛下为亡人伸冤!这种举动在以前闻所未闻!杨氏遗孤此举震惊整个首都开封!直接导致朝中数十名重臣以及有良知的数百名边将则联名上奏,要求皇帝严惩凶手。而此时,宋朝各地边关驻军上到将领,下到士兵人出现心浮动,因为他们和杨业所部同病相怜,如何处理杨业事件之间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如此局面下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彻查。此时,王侁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但他还不死心,决定即使死也要拉个垫背的。那拉谁呢?自然是西路军统帅潘美了。于是,王侁又勾结刘文裕,将责任统统推给潘美。理由就是潘美是统帅,一切都是他决定、策划的,自己只是协从。对此,潘美纵是有100张嘴也说不清了。但谎言必经是谎言。经过细致的审查,不久真相大白。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7)

电视连续剧《杨家将》剧照

宋太宗赵光义既悲痛惋惜,又龙颜大怒,随后下诏表彰杨业:

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不有追崇,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厉,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举徽典,以旌遗忠。魂而有灵,知我深意。

赵光义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他的家人布帛一千匹、粮食一千石。又封杨业的长子供奉官杨延朗担任崇仪副使(即六郎杨延昭,后升任防御使),三子殿直杨延浦、四子杨延训同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同时担任殿直(二子杨延玉在陈家谷被辽军射死)。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8)

连环画中的潘仁美

对主帅潘美的申斥诏是这样说的:

俾总援兵,经涂非赊,精甲甚众,不能申明斥堠,谨设堤防,陷此生民,失吾骁将。据其显咎,合正刑书。

处理结果:坐削秩三等,责授为检校太保。戴罪立功,直接发配边疆去站岗,镇守河东路宋辽边境。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29)

连环画中的宋太宗赵光义和太师潘仁美

对监军王诜、护军刘文裕申斥最为严厉:

昨出师徒,俾其监护,固合明宣纪律,动协机宜。而乃堕挠军谋,窘辱将领,无公忠之节,有狠戾之愆。违众任情,彼前我却,失吾骁将,陷此生民。合塞群情,抵于严宪。

处理结果:监军王诜革职除名,没收全部家产充公,廷杖40,并刺配金州充军,永世不得回乡,家属罚为奴仆、子孙不得为官;护军刘文裕革职除名,没收全部家产充公,刺配登州(海岛),遇赦不赦,永世不得为官。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0)

连环画《杨家将》封面

应该说,宋太宗对此事的认定和评判是客观公正的,监军王侁是这次兵败的祸首,但由于宋朝有“不得杀文官”的祖制,首恶王侁才免于一死。令人疑惑的是,仅仅一年之后,刘文裕的罪责不但被全部免掉,还被宋太宗召回京城重新为官,并先后担任了右领军卫大将军、端州团练使、容州观察使等职,官职比以前上升了三级。《宋史·外戚传》中道出了其中的奥妙:“简穆皇后即文裕祖姑也”。这个简穆皇后,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的奶奶。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1)

连环画中的宋太宗赵光义和杨业、潘仁美、杨七郎

《宋史·外戚传》是这样介绍的:“上知业之陷由王侁,召文裕还。俄起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领端州团练使,封其母清河郡太夫人,赐翠冠霞帔,授其弟文质殿直。逾月,文裕迁容州观察使,出为镇州兵马部署。端拱元年,卒于屯所,年四十五。上甚悼惜,赠宁远军节度,命中使护丧归葬京师。弟文暠至供奉官、阁门祗候,文质至内园使、连州刺史。”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2)

连环画《智审潘仁美》

所以,杨六郎进京告御状,呼延丕显下边关计抓潘仁美,寇准假设阴朝智审潘洪(小说、评书、戏剧等中潘仁美的字),宋太宗偏袒老丈人,杨延昭半路截杀潘仁美为父兄弟报仇等事纯属子虚乌有,况且寇准是在雍熙六年(989)七月才进入朝廷枢密院,担任枢密直学士,成为皇帝的参谋、顾问,直接在太宗皇帝身边工作,而这与雍熙北伐失败相差了三年。据《宋史·太宗纪》,潘美于淳化二年(991 )六月死于太原,而寇准任开封尹,则在咸平五年(1002)。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3)

连环画《杨七郎打擂》

民间以及一些演义说潘杨结怨缘于三件事:一是当年杨业在北汉刘钧手下为将时与北宋主帅潘仁美交战,把潘仁美杀得大败,杨七郎还一箭射中潘仁美,要不是北宋大将高怀德及时解救,潘仁美可能就一命呜呼了;二是杨业归宋后,潘仁美的儿子潘豹奉旨设擂台比武选将,被杨七郎打死,因此潘仁美怀恨在心,视杨家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与杨家作对,必欲除之而后快;三是潘仁美妒忌杨家将的战功和威名,嫉贤妒能。杨家将的存在,抢了他的功劳,成为他邀功请赏的障碍。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4)

连环画中的宋太宗赵光义、八王赵德芳和西宫娘娘潘赛花

潘仁美将女儿潘素蓉(戏剧中叫潘赛花)送进宫去,被封为西宫娘娘,他因此而成为国丈。有了皇帝做靠山,他权势熏天,经常借机打击杨家将,陷害忠良。还有一说,潘仁美私通辽国,密谋推翻宋室江山,就必须除掉杨家将。

事实上,在杨业归宋前,潘美和他各为其主,战场交手互有胜负。《宋史》记载,公元979年,北宋进攻太原,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当时杨业为太原主将。宋军在太原之战中以少击众,杨业兵败后躲在壕沟里,靠城上垂下的绳索逃生,十分狼狈。此战胜利后,潘美知幽州行府事。班师回朝以后,又被任命为三交都部署,屯兵守卫边防。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5)

连环画中的潘仁美和杨七郎

也就是在这一战,宋军收服了杨业,并没有杨七郎射伤潘美的事。因杨业与契丹打交道30多年,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为了加强北部边防的力量,宋太宗将他调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隶属大将潘美部下,潘美是三交都部署。代州和三交都在今天的山西,当时是抗辽前线,杨业与潘美是因为抗辽的共同需要才走到一起的。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6)

连环画《杨业归宋》封面

公元980年3月,十万辽军进犯雁门关,当时镇守代州的杨业只有几千兵马,双方力量相差悬殊。危急时刻,老将军没有慌乱,凭着对地形的熟悉和过人的胆识,亲率少量骑兵从代州北面西陉寨出发,抄小路直逼雁门关北口,从辽兵背后突然杀出。辽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宋军有如此奇妙的一招,一时间阵脚大乱。潘美与杨业合击辽军,大获全胜,辽军损失惨重。驸马萧多罗当场毙命,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被活捉。 雁门关战役的胜利固然源于杨业的有勇有谋,也得益于主帅潘美的密切配合。杨业归宋至战死共八年时间,其中有七年时间和潘美合作。后来多次作战,潘美一直是杨业的上司,二人的合作还是相当不错的。说潘美私通辽国,更是不可能的事了。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7)

连环画中的潘仁美

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郑武惠王潘美有六个儿子,一个养子,都在朝为官。他对子女要求严格,家教极好,史书上没有什么有关劣迹的记载,也不是像民间所传的那样叫潘龙、潘虎、潘豹什么的,更不存在潘豹设擂台比武,被杨七郎打死的事儿。他的长子潘惟德为宫苑史;次子潘惟固为西上门阁门史;三子潘惟正为光禄大夫、西京作坊史;四子潘惟清为崇仪史;五子潘惟熙任平州刺史,并封为武惠王,娶秦王赵廷美之女为妻;六子潘惟文过继给潘美的胞弟潘骞公为子,镇守九江;养子(侄子)潘惟吉,即后周纪王柴熙谨,官至天雄军驻泊都监、刺史(将军)。虽然有潘美这个靠山,但为人处事礼法有度,自我要求比较严格,宋人对他评价很高,称其“勤敏”。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九月被派往辽国给辽圣宗祝寿。进入北境后,疾病发作返回,宋真宗派遣潘惟吉的儿子潘承裕乘坐驿站的马匹前往迎接。大中祥符三年(1010)二月,惟吉抵达雄州去世。宋真宗命令潘惟吉的弟弟潘惟清飞驰前往护理丧事,由官府操办丧事。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8)

连环画《血战两狼山》

潘美的十三个孙子有十一个在朝廷为官,潘仁佑为越州太守,潘仁裕为吉水太守,潘仁正为福州太守,潘仁温为河中太守,潘仁表续潘骞任镇守九江,潘仁矩阁门袛侯,潘仁显黄门侍郎,潘仁俭石门录事,潘仁宽毫州佥判,潘仁忠翰林承官,潘仁郁为开封府官,还有一个孙子做了上门女婿。孙辈只有一人没做官。写书人故意将当祖父的潘美与孙子写成了同辈分的人,在潘美姓和名中间加入一个孙子的行辈字“仁”,变成了“潘仁美”。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39)

连环画中的宋太宗赵光义、太师潘仁美和杨家将

潘美侄孙、东染院使、浔州剌史潘惟吉之子、东头供奉官潘承裕(字师锡,开封府开封县人。天圣五年即1027年7月6日去世,享年43)娶忠武军节度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秦正懿王审琦之孙女(嘉祜四年即1060年4月1日去世,享年七十有三)。熙宁二年即1069年4月22日合葬于河南府洛阳县北邙山。潘承裕有六子,长子潘夙,次子潘震任左侍禁,余四人皆早世。潘夙,字伯恭,授仁寿主簿。知韶州,擢江西转运判官,转提点广西、湖北刑狱。知滑州,改湖北转运使、知桂州。入为司封郎、知昭问馆,历度支监铁副使、知河中府,迁光禄卿、知荆南、鄂州,卒于70。夙以将家子,而能留心旁务,用当其才。潘夙子潘必正为举人,词人,有《潘必正词选》流于世。女三,长婿内殿制李宗回,次驾部员外郎傅道,再次库部员外郎王乙;潘美曾孙、供备库潘孝严之子潘意娶神宗之小女徐国公主(生于元丰七年即1084年,崇宁三年即1104年,19岁时许配给了潘意,政和五年即1115年去世,时年31岁,追封贤静长帝姬)。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0)

电视连续剧《杨家将》中的西宫娘娘潘赛花

潘美并不是宋太宗的老丈人,他们之间是儿女亲家的关系。公元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将潘美的八女儿潘氏(16岁)赐婚给韩王赵恒,封为莒国夫人。六年后,端拱二年(989)五月,潘氏逝世,享年仅二十二岁,未留下任何子女。 宋真宗赵恒即位后,于至道三年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改谥为章怀皇后,葬永昌陵之侧保泰陵。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1)

潘贵妃画像

除此之外,已知的还有一女嫁大理寺评事张昭允。

《宋史·张昭允传》记载:(张昭允)卫州人,以父张秉恩荫试大理评事。潘美妻以女,奏换右班殿直。端拱初,契丹内侵,任命为雄州监军。因战功晋进西上阁门副使。真宗时,任命为镇、定、高阳关行营马步都钤辖。因都部署傅潜胆怯按兵不动获罪,昭允也被削夺官爵长期流放通州。景德二年(1005),起用为楚州团练副使,改右神武将军。大中祥符元年(1008)去世,有子张居中、张居正。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2)

贵妃潘素蓉

据资料载,钟轼字景秀,号敬轩,随潘美伐南汉,南汉平任防御使,是潘美的三女婿。潘三小姐墓在宋防御使钟轼祠旁的一座小山冈上。

潘美还有一女嫁彰武军节度使、中书令、济阳郡王,赐谥号为武惠、太师、尚书令,累封冀王、鲁王曹穆公曹彬四子曹玮。其余不见诸于史书。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3)

戏剧人物潘仁美剧照

潘美孙女、曾孙女、玄孙女分别嫁赵氏皇室之后裔:潘美之孙女、子潘惟正之女嫁孙赵元佐之子赵允诚,不幸早亡后,葬于河南府永安县南訾乡漫流村;潘美孙女嫁宋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之曾孙赵世仍(1047-1068年);潘美曾孙女、平州刺史潘惟熙之孙女、阁门祗候潘仁炬之女嫁赵匡胤第六世孙、次子赵德昭玄孙、蓬州刺史赵令超;潘美五世孙女、赠左武卫上将军潘惟熙之曾孙女、故左班殿直潘承仅之孙女、故东头供奉官潘孝安之女嫁太宗五世孙、故右屯卫大将军之子、魏宫皇弟殿直赵士穁,死后袝葬于河南府永安县。潘美孙女嫁直史馆乐史曾孙、给事中、赠礼部尚书乐黄目孙、卫尉寺丞,赠工部侍郎乐定国之子乐湛;潘美之玄孙女嫁王懿曾孙、王谅之孙、水部员外郎、内园使王克之子、赐进士及第、权吏部尚书,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王震。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4)

连环画《杨家将》中的潘仁美

潘美年青时风流倜傥,胸怀大志,而且为人厚道,素有仁心。北宋诗人王巩的文言笔记小说《随手杂录》和王铚的笔记小说集《默记》中均记载,赵匡胤夺取皇位初入宫时,见一宫女抱着一个小孩,问之,宫女答道:“是世宗的幼子。”赵普等人冷冷地说:“去之!”潘美在后面用手掐着殿上的大柱,低头不语。此时,后周开国上将军、检典尚书、荣禄大夫、上柱国、赞治尹、北宋越国公卢琰脸色铁青,圆眼相瞪,挺身而出,冒死向赵匡胤进言说:“昔时尧舜授受,不废朱均(即朱丹、商均,尧、舜的儿子),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赵匡胤说:“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太祖问潘美:“你认为不可以么?”潘美支吾着回答:“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不安耳。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赵匡胤一听觉得潘美说的很对,而且赵匡胤也是宽容之君,就说:“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潘美谢恩之后就将其中一个孩子(纪王柴熙谨)抱回家中,改姓潘,取名惟吉。其后太祖亦不问,美亦不复言。这个孩子长大后也在朝为官。宋真宗时被派往辽国给辽圣宗祝寿,途中病逝。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5)

戏剧人物潘仁美

另一个孩子(蕲王柴熙诲)由卢琰抱回收养。卢琰觉得麻烦将要临头了,于是,他与柴世宗的驸马孙帷温(浙江永康人)密谋,将柴熙诲收为义子,改名为卢璇,同时向宋太祖提出了归农致仕的要求,退出朝廷远遁山林(浙江老家),并将女儿卢锦嫁给他,娶妻生子。

潘美和卢琰分别为柴氏保留了一脉。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6)

潘仁美画像

关于潘美的结局,史书上记载,雍熙四年(987),潘美又复旧官,任检校太师、真定知府,后世称潘太师。淳化二年(991),改任都部署、并州通判,加同平章事。对于杨业之死,潘美有愧于心,郁郁寡欢,数月后去世于太原兵营之中,临死都在镇守北境。终年六十七岁。宋朝举国哀悼,赵光义下令罢朝二日,并追赠潘美为中书令,赐谥号为武惠。宋真宗咸平二年(999),获享配置于宋太宗庙附祀,后又追封郑王。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7)

古战场

就是这么一位功勋卓著、德高望重、忠厚仁义的开国功臣缘何成了世代贬斥的大奸大恶之臣呢?最早将这种想法变成文章的人,是宋朝的大文豪苏辙。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8)

电视连续剧《杨家将》剧照

宋元祐四年(1089 ),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在路过杨无敌庙时,他写了一首《过杨无敌庙》,诗云: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删嗟独畏人言。

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在这首诗句中,苏辙将杨业比作晋朝的大将军周处,把潘美比作迫害周处的奸臣司马肜,主张杀了潘美以谢天下,以告慰忠魂。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49)

连环画《杨家将》feng m

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杨业死后的第65年曾为其后人杨琪写过一篇《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并且指出杨家将故事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广泛流传。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50)

连环画《杨业归宋》中的天波杨府

北南宋时期,百姓面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政府,更加敬仰和怀念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痛恨卖国求荣,屈膝投降的奸佞小人。

到了元代,人们苦于异族的歧视和奴役,渴望有像杨家将一样的英雄人物率领人们驱逐异族统治,摆脱民族压迫,这样就出现了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以及南宋遗民徐大焯所著的《烬余录》的文学作品,杨家将故事形式又有了新发展。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51)

晋剧《李陵碑》剧照

明朝中后期,朝廷积弱,外敌虎视,这种局面与宋朝何其相似,杨家将成了借古言今的最好武器。另一方面,明政府也非常推崇杨家将,希望借此宣扬忠君思想。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下,民间艺术家在传说和戏曲的基础上,改编出历史演义小说。无名氏的《杨家将演义》、纪振伦的《杨家将通俗演义》《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加上清代熊大木的《北宋志传》,这些书基本把杨家将故事定型,为后来的戏曲和说唱文学提供了丰富素材。明清两代,戏曲舞台上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剧目竟有三百六十出之多。据说慈禧太后非常爱看杨家将的戏。看后觉得潘仁美还不够奸佞,就下旨让文人们继续改编剧本,直至将潘仁美刻画成今天戏剧舞台上那个灰脸奸臣的样子才满意了。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52)

潘美石雕像

在知识和文化以及大众传媒极度匮乏的封建社会中,一本书、一出戏,一段评话,都会给读者和听众留下深刻的烙印。通过文化艺人的极力渲染,潘仁美这个历史人物就被牢牢地钉在大奸大恶之臣的十字架上,其影响力和普及程度也是当时的作者(编者)们所始料不及的。

在真实的历史中,潘美单骑收骁雄、平岭南(南汉)、定江南(南唐)、征太原(北汉)、镇北门(宋辽边境),所向披靡,功勋彪炳,可以说是北宋朝著名的开国元勋。历代帝王庙初建时,配享北宋皇帝的功臣有两位,一位是史称“良将第一”的曹彬,一位是潘美。潘美早年参加“陈桥兵变”而受宋太祖赵匡胤的重用,是“杯酒释兵权”中唯一没有丧失兵权的将军,并且在多次重大军事行动中,潘美都被宋室君王委以重任,可见朝廷对他的信任。论地位、论能力、论战功,杨业和潘美都不可同日而语。潘美乃北宋初期四大名将之一,宋真宗继位,以章怀故,潘美美追封郑王。咸平二年(999年),配置于宋太宗庙附祀。在《北宋列传》中,潘美排名17位,杨业排名31位。宋元佑年(1086-1094)间起,潘美茂勋清徳的广州官员,供奉广州府学宫仰髙祠的“宋八贤堂”。崇宁元年(1102),配享功臣之位,设于殿庭之次,潘美位于第二次。1226年,南宋理宗下旨设立昭勋阁,来褒奖宋朝历史上的功臣,潘美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四。绍兴八年(1138年),绘辅弼勋劳之臣像于景灵宫之壁,郑王潘美在其中。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潘美从祀于帝王庙。明人黄道周编的《广名将传》中收录的一百名将领中,潘美在北宋排第四,杨业未被入选。

都有哪些著名的四个人(戏里戏外不一样的历史人物)(53)

连环画中的宋太宗赵光义和太师潘仁美

据史书记载,潘美去世后葬于洛阳。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