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之前提到,《心经》是属于大藏经的般若部的,相对比较深,不容易理解,所以并不太适合初学者,所以有个朋友留言问我:为什么不先讲悟道之前的呢?循序渐进呢?我先借这个机会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观世音菩萨心经告诉我们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观世音菩萨心经告诉我们什么(心经观世音菩萨的般若智慧)

观世音菩萨心经告诉我们什么

先回答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之前提到,《心经》是属于大藏经的般若部的,相对比较深,不容易理解,所以并不太适合初学者,所以有个朋友留言问我:为什么不先讲悟道之前的呢?循序渐进呢?我先借这个机会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考虑的:因为《心经》相对大家比较熟悉,一般来说,人们对于听说过的,熟悉的东西,大家可能也更愿意去了解,去看一下。如果我现在讲的是《阿含经》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估计你也不会看了。也相当于断了很多朋友的善根。大家放心,我讲的《心经》也是针对学佛初期的人讲的,里面会提到一些初级的佛法知识,也都会展开讲解的,希望大家不要嫌弃我啰嗦就好!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留言!好,言归正传我们继续。

上次讲到观自在菩萨,提到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我再打个比方让你理解一下,什么叫大乘和小乘。譬如发洪水了,河水太多了,人在河里面被淹的够呛,快死了,你怎么办啊?你要不会游泳你怎么办?你挣扎,你跟着老师学游泳,学会游泳了,你上岸了,你到了高的地方你休息去了,这就叫小乘。

啥叫大乘?你学会游泳了,你游到岸上,你发现河里怎么那么多人,你又游回来,你拉了一个人你上岸了,他上岸你再下来,再拉一个人,这就叫大乘,观自在菩萨。不是说只有这个菩萨叫菩萨。咱们一说菩萨常常会想到观世音菩萨,除此之外还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等等,经书上提到的菩萨太多了,这是个统称菩萨,就好比博士,你读书读到一个境界了,你叫博士,士、王博士、李博士等等等等,有时候我们就说,博士你过来一下,如果没有别人在场,就是李博士,就他一个人是博士,咱们说博士过来一下,就是指他。但是如果有很多博士,咱们说士,王博士。明白了吧?

所以菩萨没有什么,他就是个称谓。好比每一个人读书读得好,大学毕业考研,考研以后读博,你读书拿到博士学位,你就是个博士,每个人都可以当博士,同样的道理,每个人都可以当菩萨,只要你修行,按照菩萨的标准要求自己,达到一个境界,那你就是菩萨。

菩萨有两种,第一个是因上,啥叫因上?你今天开始发心了,我今天要接触这个佛法,我要看学心经,我要看南怀瑾老师讲的书,你开始学习了,你一听,你明白了,你这叫自悟。然后你觉得这个经书不错啊,然后你发给你的好朋友,或者家人一起听,想让他觉悟,注意啊,你有这个念头的时候,你自己懂了,还想让别人懂,你现在就是菩萨道,不过你现在是小菩萨,是因上的菩萨,就是你的行为在学习菩萨,你要这么想的话,你看到路边有个人摔倒了,我扶他一下,你这也是菩萨啊,因为一般人不敢扶啊,怕被坑啊,你想万一他真的坑我我认命了,万一他不想坑我,他真摔伤了,我救了他,你要有这个心态,我佩服你!我都做不到,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真的菩萨,你是因上的菩萨。

第二个是菩萨是佛经上的,那叫十住,十回向,十地,那是修行到一个阶段了,智慧悟道一个阶段了,你帮助人,帮助到一个阶段了,那是一个菩萨。菩萨分为十地,准确的说是五十个等级。就好比玩游戏,通关打级一样,到一个状态,你升一个级别,五十个之后,五十五在往上,才能成佛。所以说菩萨你要这么理解。这叫观自在菩萨,明白了吧?

这一讲是吧观自在菩萨讲了,咱们休息一下,下次我们继续。如果你有任何的感想和疑问都可以给我留言,另外如果您喜欢我的佛学内容,也可以关注我的无住学佛法(wuzhuxuefofa)每天都有佛学内容更新!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