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各地频降暴雨,造成不少城市被淹,所谓水火无情,大家遇到突降暴雨,要了解以下几点保证自身安全!

全国各地遭遇特大暴雨(全国各地频降暴雨)(1)

一、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信息

1、汛情预警包括暴雨预警、地址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洪水预警,由低到高依次为“蓝、黄、橙、红”四色预警等级。当发布黄色及以上级别的汛情预警或遭遇暴雨时,建议调整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不在雨天进入山区沟谷旅游,在暴雨来临前,尽快出山或到安全地带躲避,避免进入山区、河道行洪区、蓄滞洪区、采空区及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首先做到不入险区,从源头上杜绝发生意外事故。

2、如果您居住在危旧平房、低洼院落、地下室、山前平原区或地址灾害易发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砌围墙、大门口防止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准备沙袋等预防措施,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提前熟知预警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场所,遇有险情时,要听从相关部门的转移安排,及时、有序撤离。危险未接触,切不可回原危险住地。

3、尽量不要在暴雨天出行,如必须出行,请及时了解路况信息,提前绕行积水路段和易发生山洪、泥石流路段。当道路有积水时,驾车人员不在桥洞、山口、铁路桥等低洼地带停留,行驶在积水路段的车辆要听从交警指挥疏导,切不可强行盲目通过,以免车辆在水中熄火,被困湍急的水中陷入险境。骑车的人员应下车推行,注意观察,绕开有水流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窨井、地坑。当道路积水导致交通拥堵时,应让出救援应急车道,主动避让抢险救援车辆。

二、社会单位要提前做好防范应对

居民住房、学校、医院、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和监管场所、危爆物品仓库以及旅游风景区、车站码头等重点场所、要害部位要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因汛情发生各类次生灾害。旅游景区要停止相关娱乐项目,迅速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群众、游客和重要物资、爆炸剧毒等危险品的疏散转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针对部分灾区可能出现停水停电的情况,要做好防火灾、防煤气中毒、防房屋倒塌等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

公安消防部队已进入战备状态,立足“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和行动准备,加强对抢险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完善预案方案,强化个人防护装备的储备。

三、做好雨天的特殊火灾预防工作

很多人都清楚,干燥多风容易着火,那潮湿的天气是否就能麻痹大意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强降雨的到来,对于垃圾、废弃物、山林原野的火灾却是等起到有效的防火作用,但是天降大雨不等于不发生火灾,建筑物内部如不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火灾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由于气候潮湿,电器线路连接不严密,或电器“回潮”突然接通电流等,均易引发火灾。此外,在这种天气里市民还要注意防雷避雷,电线遭到雷击容易短路着火。

降雨所造成的高湿环境,如电气线路虚连或插销松动等均易产生电弧(俗称电打火),经试验,0.5安的电弧能力足以引燃可燃物,2安电流产生的电弧温度超过2000摄氏度,电弧一般会先导致绝缘材料燃烧,进而引燃电器本身或周边可燃物,造成火灾事故。因此连续降雨天气,单位要请专业电工,对内部电气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尤其电线连接处要进行重点检查,单位及市民在使用电器的过程中,插销一定要插实,如果插得不紧,即会给产生电弧制造条件。此外,要杜绝超负荷用电、私搭乱接电线等人为因素、管理因素引发火灾事故。

四、停止爬山等户外活动,远离危险区域

一旦强降雨较频繁, 雨量较大,加之山区、半山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郊区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增加。经过强降雨,大部分风化的山石易形成松动,此时登山本身道路泥泞,并易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被困。在此建议广大市民,在强降雨频繁的时期,不要做登山等户外活动,以免因山体滑坡等不测情况,使自己受困于山中。高危地区勿涉足。严禁到尚未开发的峭壁、山洞、崖隙等部位去探险,这些地方地形复杂、人烟稀少,一旦发生意外,救援难度大。

即使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登山时,也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迷路被困。登山前,要计划好登山路线,了解山区路况,并把时间、地点、线路告知亲朋好友。携带地图、指南针、手机、电筒、绳索、食品、药品、雨衣、刀具等物品。登山时要选择正规景区,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不要擅自进山。切不可为寻求刺激,冒险选择和进入未开放或未开发的山地区域,因这些区域地形复杂,没有基本的游览设施且存在通信信号盲区,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衣服的颜色要鲜艳,万一迷路被困,便于搜救人员发现,并尽量轻装上山,少带不必要的杂物,以减轻负荷。一旦迷路或被困,应保持冷静,切勿慌乱。如果手机有信号,应马上报警或和当地有关单位联系,请求救援。如果与救援队伍取得联系,应待在原地或有明显标志物的地方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盲目去尝试别的路。

五、加强汛期传染病的防治,注意卫生,不舒服及时去医院

水灾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其次,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蚊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灾害期间还常见皮肤病: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等;意外伤害: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洪灾期间和灾后,为保护自身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灾区群众应做到:

1、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保持清洁,并经常倒空清洗;对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临时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漂白粉(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存放)。

2、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3、注意环境卫生。洪水退去后,应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应将家具清洗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4、加强家畜的管理。猪要圈养,搞好猪舍的卫生,不让其尿液直接排入河水、湖水、塘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管好猫、狗等家禽动物。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喷洒灭蚊药;栏内的禽畜粪便也要及时清理。

5、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等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方;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需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6、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传染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

7、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

8、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以在皮肤皱折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应暂时不要下水,如必须下水时要设法穿长统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9、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南方),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如防锄霜和皮避敌等,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以防止发病。

10、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11、关注特殊人群护理。为老、弱、病人尽量营造好一点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减少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六、汛期行车安全

(1)、出车准备

出车之前,雨刮器、刹车、灯光、轮胎灯安全例检项目绝不可漏项,务必进行检查,磨损较大的轮胎在汛期不要使用,关键时候刹不住汽车,那可就糟糕了。

(2)、行车要点

1、善用车语

虽然喇叭容易误以为是催促、不太礼貌,但是雨雾天气在城区、国省道行驶,喇叭的确很管用。喇叭声的穿透力强,声音传得远,对过往车辆和行人,有很好的提醒作用。

如果天气阴沉变为大雨,要及时打开近光灯、雾灯,让前方、后方车辆提供更好的识别效果。

暴雨滂沱,天色过于阴沉,不要勉强开灯行驶,而要驶离公路、停车休息。高速公路遭遇暴雨,最好从最近的出口驶离,或进入最近的服务区。

2、保证视线

驾驶员要及时打开雨刷器,根据雨量及时调整适当的雨刷速度,以保证视线良好,准确地判断路况。

暴雨时车外空气温度比车内低,会使车玻璃上凝结一层雾气。如前挡风玻璃有霜气,则需开冷气,并将冷气吹向前挡风玻璃(还能降低因关窗造成的闷热);如后挡风玻璃有霜气,则要打开后挡风玻璃加热器,尽快消除霜气,以免看不清后面的车辆。

雨天直接影响行驶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能见度”。后视镜比平时更模糊,不要频繁并线。因为,随意变道让后车驾驶员措手不及,即使后车驾驶员反应即使,但因为雨水成为轮胎地面之间的“润滑剂”,他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追尾。

3、稳驾慢行

雨天因轮胎附着系数低,刹车盘片摩擦力下降,车辆制动的距离明显更长,如遇突发情况,很难及时刹车,往往会酿成追尾、侧翻等交通事故,驾驶员要低速行驶,慎用制动。雨天在城区开车尽量使用低速挡,时速最好不要超过40Km/h。

在高速公路上,车速最好控制在60~80Km/h内。在大雨情况下驾车,要尽量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跟车太近,更不要频繁超车和变线。尤其在超越大型车辆时,大车溅起的水花会让小车司机在几秒钟内看不清车外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雨天保持高速行驶,经常加速、减速。在急加速时,有可能让飞溅的雨水吸入进气管,对车辆造成损伤。

4、跟车勿近

大雨开车,不要跟车太近,尽量把安全距离拉长。尤其在高速公路上,应当和前车保持安全车距,勿跟大货车。此外,还要注意和左右车辆保持横向距离,防止车在能见度低躲闪障碍物时发生侧碰。

车辆转弯时,应当在进入弯道之前提前减速,转动方向盘不宜太快。高速行驶时突遇路面有水坑,千万不要急刹车,避免车辆失控。

5、警惕水滑

暴雨时路面会积水,容易出现刹车距离变长,还会产生侧滑。要双手把握方向盘,尽量保持直线行驶,注意力集中。

雨天路滑,突然发现自己将经过一段积水路段,驾驶员要双手紧握方向盘,切忌乱打方向,不能紧急刹车。紧急刹车、乱打方向,有可能加剧水滑、甩尾的严重程度。

万一发生侧滑,驾驶员要保持镇静,遵循“后同前不同”原则。后轮侧滑,就要将方向朝侧滑的相同方向纠正;前轮侧滑则将方向朝侧滑的相反方向纠正。

6、谨慎变道

汛期,水毁路段将要增多。公路部门抢修时,有可能采取“单向方向”的交通管制。有的路段施工甚至需要驾驶员改道,驾驶员只有及时地发现施工单位的相关标志,才能做出正确决策。所以,施工路段要减速慢行,保障自身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些路段破损严重,在晴天可以轻易辨识避让,在雨天因为坑槽被雨水充满,难以判断深浅,车轮有可能被这些陷阱伤到。所以,在修路路段,切忌横穿猛拐,小心为上。

雨天视线不好,不要轻易超车、变道。高速路上如果需要紧急停车,一定要选择视线比较好的直线路段,不要选择弯道,也不要选择在桥梁附近(因为桥上容易起雾,视线较差)。

如果车辆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要立即开启双闪灯,在来车方向150米外放置反光三角牌,车上人员不要偷懒,而要迅速外移到护栏外侧,然后再报警等候救援。宁可淋雨,也不要无视己方车辆被大车撞上的可能性。

7、保护行人

雨前,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驾驶员急于赶路回家,处于慌乱状态而出现占用行车道的情况,对路况车况的注意力也比平时更差。

雨中,行人、两轮车驾驶人因为视线、听力都被雨伞、雨衣遮挡,所以他们对机动车的判断不准确,反应迟钝。一旦遇到紧急状况,又容易惊慌失措,不懂避让。

与此同时,驾驶员也会有一种抢时间的焦躁心理,车辆在下意识当中就开得比平时快。

极端恶劣的天气,汽车驾驶员要比行人多担当一份责任,不要麻痹大意,要按规定车道行驶,避免频繁并线。

在十字路口、行人较多的路段、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合二为一的路段,驾驶员随时观察路边的行人以及车辆的动态。提前减速,鸣笛提示,耐心避让,不和行人和自行车抢道。

(3)、应急举措

1、优选停车

在积水较深的路段,首选是绕行,而不是强行通过。

在暴雨过大的时段,最好是靠边停车,待暴雨过后继续前行。但是,不要停在树下及广告牌等物体下面。在台风猛烈的时期,还要防止侧面来风引起翻车。

2、积水通行

积水路段的首选是绕行,如果无法绕行,一定要控制车速,避免激起的水波涌进发动机舱。

在熟悉路况的路段,如果积水最深处只淹没半个轮胎,可以考虑涉水通过。注意,猛冲会飞溅,易使湿水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要用一挡稳住油门,低速直行。切不可中途停车、换挡或急拨方向。

正确的方法是挂档位、少加油、慢而均匀、一气呵成。发动机转速保持在4000转/分左右,可以使发动机的扭矩力发挥抵消阻力,保持平稳匀速。与此同时,必须控制油门,不要猛踩油门,否则会增加阻力,轮胎容易打滑,也可能使发动机喘振而导致空气中的水滴吸入。

也不要与前车同时下水,防止前车发生故障而受连累停于水深之处。而且,前方车辆涌起的波浪有可能导致进气口进水。双向行驶都涉水时,也要尽量错开涉水时间,否则对向车辆推起的波浪也可以导致进气口进水。

一般有浪花和漩涡的地方很可能有较大的石块或其他障碍物,水面较平静的地方则一般水较深。水面开阔且有较均匀的碎浪花处,一般水较浅且水底多为碎石,是驾车通过的理想路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贸然以身涉险。

在路况不熟的路段,如果没有探明深浅,不可再驾车通过。大多数人没有目测公路坡度的能力,自以为坡度不陡而贸然下水,有可能引发险情。(尤其在立交桥下、铁路下穿通道、深槽隧道)

如果涉水行驶时水面过高,水深超过排气管,这很容易使车辆熄火。刹车片进水了也会失效,造成车辆翻(滑)入河道。

涉水行驶过程中遇到熄火,千万不要尝试再次启动,否则发动机将进水“报销”,修理费用高昂。此时应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并通知4S店施救。也可请路人帮忙,将汽车从水中推出来,尽快进行修理。

涉水行驶过程中遇到熄火,如果被暴雨围困、雨势不减、水流湍急,要果断弃车逃生,并及时拨打救援电话。如果不能让车辆脱困,要甘心舍得,不可优柔寡断,将延误自救时机。涉水离开之前,可先将身份证、手机等贵重物品用塑料袋包裹,避免受潮,涉水放弃车辆时要注意漩涡。

3、停车避雨

汛期雨水多,途经土地松散的道路,比如临河路段、悬崖陡坡的路段,驾驶员要提高警惕,严防道路发生滑坡、塌方危险。因公路塌方而难以通过,要绕道行驶,切勿强行通过,以免发生危险。

临时停车,一定要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建议将车辆停放在地势较高、空旷的地方,避免停留在广告牌、临时建筑、陡坎、枯树的底下。

汽车达到目的地之后,要注意停车场、地下车库的防洪安全是否完善,以免台风过后,要到水中捞车。如果停在楼房边上,要留心上方是否有花盆、杂物,以免次日清晨取车时发现车辆被花盆砸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