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教版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人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八年级课题制取氧气教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人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八年级课题制取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人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八年级课题制取氧气教案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1576.html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课题是典型的气体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得新物质,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性质等知识作为理论基础,这为我们学习氧气的制取作了充分的准备。这节课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其他气体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特别对于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但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还不够准确和细致。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2.掌握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和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提高对实验的观察能力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和步骤

(二)教学难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应的原因

五、教法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讲解,讨论及课堂小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设备和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教具准备

教师演示:高锰酸钾、酒精灯、水槽、集气瓶(4个)、导管、铁架台(带铁夹)、毛玻璃片、火柴、一次性筷子、棉花、废液缸、抹布

学生分组:过氧化氢、二氧化锰、胶头滴管、试管两只、大烧杯、氯酸钾、高锰酸钾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考察大家一个语文知识,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有一句诗本意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现在多用于赞美教师的敬业奉献,是哪句?

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师】蜡烛可以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有什么存在呢?

【学生】因为有氧气

【联系生活】氧气可以助燃,可以供给呼吸,是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并且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那在我们实验室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读目标】看一下今天我们的教学目标,A要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方法包括对药品的选择以及如何操作;B我们要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和注意事项,这是本节课重点;C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今天的探究,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师】:实验室通常用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常温下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过氧化氢就是我们常说的双氧水)。在你们的托盘中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以上几种药品,请同学们按照顺序观察这些药品分别是什么颜色,什么状态。

【学生】:高锰酸钾暗紫色晶体

氯酸钾白色固体

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过氧化氢无色液体

【教师】:下面我们先来探究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首先要明确高锰酸钾可以制氧气的依据,我们把它叫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不仅有氧气产生,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产生。那么产生的氧气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呢?

【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过渡】:明确了原理和收集方法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用哪些仪器制取氧气,那么这些仪器叫做实验装置。

【教师】:首先这个实验需要加热,提供热源的仪器是?高锰酸钾(药品)装在什么容器中加热?不能拿着试管进行实验,整套装置如何固定?产生的气体如何导出?用什么容器收集气体?若要用排水法收集,用于盛装水的仪器是?

【学生】:酒精灯、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带导管的胶塞、集气瓶、水槽。

提问:把以上仪器组装好之后,就可以直接制取氧气吗?若想制取气体,我们的目的是想让气体从导管导出,我们怎么确定气体不是从其他位置逸出呢?

学生: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提问】如何检查气密性?

【学生】导管一端伸入水槽中,用手捂住试管的一段时间,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气密性好。

【教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给学生实物展台,思考误差分析)通过xx同学的演示,我们确定了装置不漏气。下一步要做什么?

【提示】试管中还缺少的本次实验最重要的物质。

【学生】装高锰酸钾。将适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高锰酸钾时要用药匙加。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棉花的作用是什么?(提示:棉花可以让气体通过但不会让固体通过)。

【解释】放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沿导管进入水槽或者堵塞导管。

【提问】装完药品后,应该把试管固定在什么位置呢?

【学生】在铁架台上固定试管。

【讲述】固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铁夹应该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二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思考为什么?若向上倾斜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们来观看一下动画,可以看到冷凝水倒流,至灼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解释】试管是在受热的条件下炸裂,但是现在还缺少热源,所以下一步是?(学生用pad实物展台)

【学生】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讲述】下面我请一个小帮手到前面协助我将操作过程展示给大家。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外焰固定加热有药品部位。

【提问】大家现在可以看到已经有气泡冒出了,是否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这时收集气体好不好?

【讲述】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冒出后,再开始收集氧气,因为刚有气泡冒出时排出的不是氧气而是空气。

【提问】大家继续观察,什么现象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呢?

【学生】集气瓶内的水没有了

【讲述】你能看到集气瓶内的水什么时候排尽吗?

【学生】不能

【讲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证明已经收集满,在水下盖好毛玻璃片,取出后正放于实验台。

【讲述】下面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请大家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带火星的木条)我们知道氧气可以助燃,下面我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大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操作】验证: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讲述】那我们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呢?应该把带火星木条放在什么位置呢?

【操作】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好我这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提问】向上排空气法的实验结束后,应该怎样操作呢?

【学生】熄灭酒精灯

【追问】若是排水集气法实验结束后,是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将导管撤离水槽的呢?

【讲述】应该先将导管撤离水槽,后熄灭酒精灯。为什么?我们来看一下动画。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水沿着导管倒流入灼热的试管内,造成试管炸裂。

【讲述】以上就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整个过程,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排水法的操作步骤。

【学生】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固定试管,点燃酒精灯,收集气体,将导管撤离水槽,熄灭酒精灯。(PPT一步一步展示,同时板书)

【提问】在以上操作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装药品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棉花

【追问】固定试管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三分之一略向下倾斜

【追问】收集气体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总结

【追问】实验结束时应该怎么操作?

【学生】离、熄

【提问】回忆一下,探究过程中如何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又有哪些现象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学生】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验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已满。

排水法:较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则已满。

【讲述】 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这节课我们利用加热高锰酸钾,采用两种不同的收集方法制取了氧气。现在大家谈一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结合整个操作过程,说一说你在知识和方法上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追问】这些都是知识上的收获,你们在方法上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学会了观察实验的方法

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学会了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归纳总结

【达成教学目标】回顾一下我们的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我们掌握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们还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了观察实验,这对我们今后化学的学习起到了推进作用。

【引导】以上我们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前面的知识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也可制取氧气,现在让我们小组合作探究如何制取,请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取一只试管,向试管中倾倒1-2mL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第二步、;另取一只试管,先用小纸槽或药匙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次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下面大家动手操作一下。

【学生】第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第二只试管有气泡产生

【讲述】为什么第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而第二只试管有气泡产生呢?二氧化锰起到什么作用呢?是否参加反应呢?这些作为大家的课后思考题,我们下节课接着探究。

(三)课堂小结

1. 实验室制取氧气选取的药品

2.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步骤

3.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4. 制取氧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并思考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过程中起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基础分层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

1. 原理

2. 装置

3.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4. 验证

5. 验满

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1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