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俊也被称为翰林三俊,是由翰林学士李绅,以及李德裕、合称唐代三俊,他们都生活在唐朝的长庆年间,是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忽视的三个人物。他们三个人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貌,形成了特殊的文学群体,并对唐代的文学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唐代文学呈现出革新的精神是在什么事件之后 引领唐代文学潮流(1)

唐代三俊之一李绅,出生在772年,是亳州人。唐朝时期的宰相和诗人,是中书令曾孙,父亲是李晤。李绅在六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之后一直由母亲教导,在二十七岁的时候考上了进士,后来历任了中书侍郎和淮南节度使等职位。

小时候的李绅目睹了农民的劳作,辛苦劳作依旧不能吃饱,就以同情的心写出了《悯农》。到了804年,李绅再次入京考试,但没有考中,后来就居住在元稹家。到了806年才中了进士,成为国子监的助教,后来因为不满李锜谋叛就被判进了牢房,直到李锜死才被放出来。

唐代三俊李德裕出生在787年,是唐代时期的政治家,牛李党之争中的李党老大,是李吉甫的次子。李德裕从小就胸怀大志,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宰相,自己为了避嫌,到藩镇任职。

在816年成为了河东节度使,820年进入翰林院,成为翰林学士,浙江观察使,兵部侍郎,西川的节度使等,历任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后来入朝为了宰相。又因为党派之争被排挤,两次入朝为宰相,执政5年,在位期间功绩显赫,后来成为了卫国公。李德裕在850年病逝,李商隐对李德裕评价非常高,成为万古良相,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唐代文学呈现出革新的精神是在什么事件之后 引领唐代文学潮流(2)

唐代三俊元稹,出生在779年,字微之,是河南府东都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元稹从小就出名,聪明机智过人,元稹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从小官到宰相,但中间也被人陷害,最后被贬,晚年成为武昌节度使。

元稹在作诗方面成就非常大,受到了、的影响,到现在元稹的诗存留八百多首。他的诗词古文唯美,让很多人效仿,在诗歌的创作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