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换景 处处文明关月(霞山),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抓好创文宣传营造氛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抓好创文宣传营造氛围(创文宣传与城市环境有机融合)

抓好创文宣传营造氛围

移步换景 处处文明

关月(霞山)

前段时间,和家人逛街走经人民大道时,突然听妻子发出赞叹“街边那些灯箱变漂亮了”。扭头看去,果然,不仅灯箱造型令人眼前一亮,而且透光而出的宣传内容也非常醒目。这些灯箱,湛江人都不陌生,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营造浓烈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氛围。听说,为迎接上个月在湛举办的中国海博会,湛江沿街景观中多了许多“海洋元素”,让不少街道“海味十足”。沿街景观不仅多了靓了,而且还充满湛江独特的滨海风情。走在湛江路上,可谓“移步换景,处处文明”,转弯就可能遇见惊喜,着实令人兴奋。

这景观灯箱的变化,不过是创文为这座滨海名城带来天翻地覆改变的一个缩影。以海滨公园、南国热带公园、寸金桥公园为重点对象,建漂流书吧、造创文小景、开志愿者服务站,确实有点“一园一特色”的意思;以海滨大道、人民大道两侧754个景观灯箱全面升级改造为抓手,擦亮了“一街一景观”的特色。更值得高兴的是,报道中特别强调这些创文宣传工作示范点是“可借鉴可复制”的。或许不用多久,我们就能发现总有一处创文景观“网红打卡地”在家门口;上课下班,转街过巷,大家有时间不妨与这些文明街景合影同框。届时,当真是“移步换景如游园,处处文明好风光”。

希望这样的文明风景越来越多,也希望各处景观街道在借鉴复制这些创文宣传工作示范点时,稍稍加以创新,让每处街景既大体相同,细看又有巧妙变化。有条件的街道、社区,还可以大力发动辖区内居民参与到家门口的创文景观设计中来。例如在寸金街道,在街景设计中就可以好好考虑融入红色基因教育,把“一寸河山一寸金”的理念,通过创文把党建文化、街道文化、历史文化等深度融合,再通过色彩对比,有层次地展现出来。

大家一起设计创文街景以“共建”,一起维护家门口设施以“共治”,一起分享设计创新乐趣、观景拍照攻略以“共享”,人人沉浸于创文模式之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本身不就是文明的大好风光吗?

归属感和认同感

米苏(霞山)

游客到一个陌生地方观光旅游,最能感受这座陌生城市独特韵味的,莫过于街区和公园。相比起那些需要几十块门票才能一览洞天的景观,游客必经的街道、免费可去的公园,才是体现城市文明的“门面”,才是展示城市气质的“窗口”。

在笔者看来,街景比起公园的景色又有不同,因为其随处可见、游湛必经,所以我们更要多花心思帮这个展示湛江文明的窗口办靓靓。人们对一条街道的评价,是对其绿化、环卫、灯光、户外广告、街道家具、标识标牌、沿街立面、市容秩序这八大方面的综合考量。过去,我们对一条街道的绿化、环卫做得很好,每当华灯初上、霓虹烂漫,湛江的灯光夜景更是“无得弹”。但如此同时,在“街道家具”“标识标牌”“公益广告”等方面的设计搭配上,我们总缺了点创意。

今年五六月份,笔者就发现湛江市区沿街景观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从报道来看,市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局近期全力打造了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创文宣传示范点,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内容,将宣传内涵有机融入到协调的自然环境中,让人耳目一新。原来,街景变靓,也是创文之功。

在创文的大力推动下,市容市貌换新颜,交通秩序大变样。好的街景不仅让冬日里的湛江散发出春天般的城市活力,让湛江人对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其实还在无形之中为城市的综合吸引力加分。希望有关政府部门以后能在夜景照明系统、户外广告系统、牌匾设计系统、沿街家具系统、城市导视系统等方面再花些心思,让文明街景绽放成为湛江的最美微笑。特别是城市导视系统方面,可以像街景设计一般,加些小浪花小海豚之类的海洋元素,让湛江的街景特色与别不同。

巷巷有特点

卢进道(麻章)

我市在创文公益广告宣传中,打造出一公园一特色,一街一景观,将创文宣传与城市环境有机融合,此举值得大力赞赏。笔者认为背街小巷的创文宣传同样重要,它要与公园、大街齐头并进,宣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背街小巷,可能因为它的“背”和“小”,容易被人们忽视,还可能是因为它的空间狭窄,让人们对宣传公益广告的忽略。其实,在我市的创文考核清单中,背街小巷也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做好背街小巷的创文公益广告宣传,对助力我市文明城市的创建,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素养,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和重大的作用。

背街小巷公益广告的宣传,其实也可以借鉴和复制我市大街和公园公益广告的做法,从内容及形式上,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根据每条小巷的环境和特点,以及每条小巷的人流等情况,按创文的要求去打造公益广告,争取做到一巷一特点,巷巷有特点。在背街小巷中打造大广告,在广告中植入各种文明小常识。尤其是在人流量大的小巷里,打造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让广大市民在背街小巷中近距离接触创文广告,吸引行人驻足观看,这样就会让市民对创建知识入心入脑,从而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把我市的创文工作推向前进。

耳濡目染

郑晓斌(南三)

随着“创文”硬软件建设的迅猛发展,“创文”的基础设施现已日臻完备。“创文宣传与城市环境有机融合”的新举措,主干道宣传牌耀眼,公园里海豚卡通造型可爱清新、方型景观灯箱造型独特,小区、街巷等处立体宣传标牌形式鲜活, “一公园一特色”“一街一景观”精彩纷呈、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构成港城可借鉴可复制的“创文”靓丽风景示范点,营造了浓厚的“创文”氛围,文明理念融入到协调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市民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付诸行动,文明理念在市民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