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书单:
《鱼没有脚》
《贪婪的多巴胺》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青》
《如梦之梦》
《被讨厌的勇气》
《你不能等到生活不再艰难了才决定开始快乐》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禅与饮茶的艺术》
《小狗钱钱》
《把自己当回事儿》
《鱼没有脚》
凯夫拉维克被称为冰岛最黑暗的地方,荒芜的熔岩,不能捕鱼的海,赶不走的美国军事基地。主人公阿里因重病的父亲重回冰岛,回忆串联了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的描写,摘录部分,其余期待你的阅读,读后你会知道为什么鱼没有脚。
“拥抱”一定是语言中最美的词。用双臂触碰另一个人,包围另一个人,与他相连,顷刻之间,在没有神灵的苍天之下,两个人就能在生命的洪流中合二为一。在生命中的某一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拥抱,有时候甚至极度渴望拥抱,拥抱足以安慰我们,帮助释放眼泪,或是当我们内心有什么突然断裂时,它会成为我们的避难所。渴望拥抱的理由很简单,我们是人,而心脏是一块敏感的肌肉。
疲乏的感觉从未离开过她。包裹她,囚禁她,把她变成木乃伊,她梦想自己被送上月球,只为了能睡一觉,歇一歇,她的疲乏变成了她血液中的沙粒,日子不断拉扯她的神经,使之变成一根颤动的弦,每个小时都在弹拨同一首平淡无奇的歌,关于疲乏、失眠和麻木。没有睡眠和休息,我们就会垮掉,疲乏扭曲了我们的生存,把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变成从地狱运来的货物。
生活当然不该如此,充满没完没了的挣扎和长期的疲乏与失眠,可丈夫却远在海上,一无所知。她对着已经变成荆棘的生活尖叫。
《贪婪的多巴胺》
我们的身体受到“向上”和“向下”两类物质的控制。“向下”指的是控制当下的神经递质,它们决定我们当前的感受(当下分子);“向上”则是指多巴胺,决定了我们的长远规划、愿景、未来期望。
正因如此,多巴胺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是一种快乐分子。它其实是一种欲望分子,在我们已经获得很多的同时,让我们有更高的期许、更大的目标。
多巴胺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追求更高的目标,但也同时让人欲望无止境、不知道满足。它既能让你体会成功的喜悦,也让成功变得平淡无奇;它让你投入一段感情,但也让当初的深情被岁月磨平。
多巴胺能的兴奋(即预期带来的兴奋)并不持久,因为最终未来都会变成现在。当未知事物令人激动的神秘感变成乏味的熟悉日常时,多巴胺的工作就完成了,失望乘虚而入。
我认识一个血液里都是多巴胺的人,他说我的血液里可能都是当下分子,也许中和一下就是正常人了。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青》
陪安系列的第五本,《红》《橙》《黄》《绿》《青》,安东尼说,每一本书做成不同的颜色,老了以后放在书架上,就是彩虹的颜色。
摘录一些喜欢的表达:
我们只是存在而已,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我很喜欢的一句歌词是“春天花会开” 觉得欣欣向荣命中注定。
之前几年有在书里写,中国人喜欢花开富贵,日本人却喜欢落英缤纷,这可能因为中国人生性喜欢热闹,而日本人喜欢颓败的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喜好也有变化。我小的时候曾经想,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动画片呢,等我长大了,我不要变成无趣的 不喜欢动画的大人,结果现在,就真的没有那么喜欢动画了,对花开这件事的认识也有改变。
我也不知道 我到底在追求什么 我觉得和你一起以后 体验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遇到你 觉得自己不是杂草了 成了一株植物 有了开花结果的机会
《如梦之梦》
这本书是《如梦之梦》剧本的简体中文版,剧本前有演出场景介绍,舞台设计细节。封面是一张活页的复古节目单,捧在手里感觉像是拥有了走进梦境的入场券。没有看过这部演出长达8个小时的话剧,想先看看剧本。
很喜欢话剧的引子:
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
“你这一生中的谜,必须用别的谜来解。就像有的梦要穿过其他的梦才能醒来,你必须一个个走过,才能走出这场连环梦。”
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如何?如梦之梦。
《被讨厌的勇气》
被书名耽误的一本书,之前一直以为是鸡汤励志文学,后来在播客听到文化有限的推荐,才发现是讲阿德勒心理学,仿佛一块宝藏此前被蒙上了浮夸的尘土。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比如:为什么讨厌自己?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因为不去喜欢自己是一种对你而言的”善“。
比如: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比如有人觉得自己身高155是劣等性,事实上,155厘米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我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当然,阿德勒也承认自卑感人人都有,并不是什么坏事,那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这要从头说起。首先,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可以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树立某些理想状态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青年说,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哲人说,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短篇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村上春树最新的小说作品,收录七部短篇。书名虽然直译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但读完之后觉得”失去女人的男人们“似乎和内容更贴近。
第一篇《驾驶我的车》中的男人名叫家福,失去的是太太,家福在失去太太之后和太太的第四个情人交上了朋友,以便搞清太太生前为何非同他上床不可。但最后也没如愿,因为他并没能从对方身上发现对方具有而自己不具有的东西:“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家伙。”
年轻的时候经历这样一些寂寞孤单的时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必要的吧?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
这就和树木要想茁壮成长必须扛过严冬是一样的。如果气候老是那么温暖,一成不变的话,连年轮都不会有吧。
《禅与饮茶的艺术》
一个人的书架,似乎是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下单这本书的时候是三月,疫情影响下wfh一个月,情绪和心态都不够平和,想找到一些解药。这本书看书名以为是中国或日本作家所写,没想到作者竟是美国作家,也意外地发现每个章节的小标题都作了中英的翻译,恰到好处,也很巧妙。
比如:
如意 As you wish.
安其身 而后动 [First]make your position stable, then move.
忍是安乐之道 Endurance is the way to comfort.
要说有没有更加平和,似乎有短效的镇静作用,但长期自然要靠个人的悟性,书籍就像是不同人的思想切片,提供一些参考,最终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捡拾不同的碎片来拼凑。
Some takeaways:
然 Completely so.
“然”意味着一种做事的状态,毫无保留地全然投入。换句话说,以“然”行事时,行为者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了他的全身心。
泥多佛大,水涨船高
泥和水都象征磨难。
日日是好日 Every day is a good day.
这是禅宗中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人的一生中,没有什么”好日子“或”坏日子“,没有什么“好时刻“或”坏时刻”。“好”与“坏”的判断仅在于我们的内心,内心若正,则没什么“好”“坏”之分。晴是晴,雨是雨,风是风,都是完美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祝福,是一个开悟的机会,是对自己的磨练。
寿 Long life. Congratulations.
“寿”暗示的是接受漫长生命的态度,也意味着超越生死轮回。
相见呵呵 Seeing each other, they break out in laughter.
“呵呵”指的是开怀大笑。在禅道中,笑就要放声大笑,哭就要痛哭流涕。
好事不如无 A good thing is not as good as nothing at all
好事、喜事只会带来依恋和欲求,所以我们不该追求眼前的或物质的欢愉,得道之人不会为这些东西所动。一件好事,不管它对我们而言价值如何,随之而来的一定还有歧视、欲望、依恋、悲伤。“好事不如无”这句禅语警示我们,要小心我们对“好”与“坏”的区分。如果一个人能看清实相无相,那么好事便不再令他愉悦,坏事也不再使其悲伤。
“无碍”两个字说的是一种完全的自由,没有任何阻碍。
最好的生活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完整又有序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