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的朋友都知道"养鱼先水"这一道理,这充分说明了水对养鱼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样的水算好,什么样的水算差呢?在生产过程中又如何来分辨水质的好与差?如在没有检测仪器的情况下,只能凭经验来区分,那对于养殖者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功底了。首先来看一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质的变化特点:

养鱼的水质标准是什么(养鱼用肉眼如何分辨水质优劣)(1)

自然条件下,不含任何有色物质的水是呈现出由蓝到浅黄绿色的,当含有大量有色物质时水体颜色会呈现出该有色物质的颜色,比如水体含有大量有机悬浮物质时水会呈现褐色;如果湖水出现水华,这时水会以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来,随着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变化而呈现蓝绿色、绿色、黄色甚至粉红色等都有可能。当然水体颜色也与水中所含矿物质的量有关,如钙、铁、镁盐含量多的水体通常水的颜色会呈黄绿色。

养鱼的水质标准是什么(养鱼用肉眼如何分辨水质优劣)(2)

在人工养殖的鱼塘中,水体的颜色则主要由水中的矿物质含量、悬浮颗粒物、水中的生物群和天气、池底颜色等方面决定,其中又以浮游生物种类占主因、矿物质含量次之,换句话来说则是通过水体颜色变化情况可了解到水体当中浮游生物的变化情况。那么在生产中我们又如何根据水体变化情况来区分水质的优良与否呢?在没有检测工具的情况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别:

1、水色: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水色分为两类,一类以黄褐色为主(其中包含茶褐色、红褐色、姜黄色等),另一类为绿色水(如黄绿、油绿、蓝绿、墨绿等)。在这两类水质中,前者的水体中含鱼类易消化吸收的浮游生物较多,适合鱼类生长。其水体中的藻类以隐藻和硅藻为主,因这类水的日变化较大,故易产生高产优质水华;而后者的藻群则以绿球藻、微曩藻等为主,所以水色呈现绿色,这些藻对于鱼类来说不易消化,有的藻死后鱼过多误食甚至还对鱼有危害。

养鱼的水质标准是什么(养鱼用肉眼如何分辨水质优劣)(3)

2、看水华:水华其实是鱼塘物理、生物、化学等因子的一个综合表现,一种浮游生物在水体中大量繁殖时所形成的水华,可反映出该生物群的类群及是否对鱼有影响,因此我们可通过水华颜色来判断水的优与否。其方法可参考下表:

养鱼的水质标准是什么(养鱼用肉眼如何分辨水质优劣)(4)

鱼池常见水华形态与水体生物群指标和水质优劣判断

3、看水色变化:通常优良的水体都具有月变化和日变的规律,也就是说水色会出现浓淡交替出现的情况,这种水体说明水体中适宜鱼类消化的藻类生长旺盛,鱼塘中的物质转换、循环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活水",此类非常适合鱼类生长;而一些水色发白的水体则是轮虫过多,这类水也算是好水,但因轮虫多鱼很易浮头,所以要加以小心。

养鱼的水质标准是什么(养鱼用肉眼如何分辨水质优劣)(5)

4、看水体表面油膜:水体中的一些藻类生长可能比较稳,或者说适应性较强,所以不易出现水华,这时我们可通过水体表面的油膜来来判断水质是否优良。一般情况下,肥水塘下风口油膜多且带粘性发泡,早晨少下午多,颜色呈淡褐色或烟灰煞费苦色,午后带绿色,且在油膜中带有大量有机碎屑,这种情况下的水体中通常是壳虫藻占优;如是铁锈色油膜,除水体中铁含量过高外也有可能是血红眼虫藻过多;若呈粉绿色则是扁裸藻等,出现这类情况都说明水体较瘦。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如您有更好的操作方法或不同见解欢迎下方评论区内分享,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正在进行中……您如感兴趣敬请观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