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三一零年秦惠文王去世后,嬴荡继位为秦武王。武王赢荡是一位极其犀利的君主,重武好战。他不屑于与六国同等地位交往。看到六国都有相国的职位,他就把秦国的相国改为丞\相。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不一样的。不过,他贵为王君,死法却真是另类奇葩。为了和别人举重比赛,把自己的命给玩完了。

嬴稷死时秦始皇多大(举重而死的帝王)(1)

秦武王--来源于影视

事实上,赢武王是一个雄心勃勃、想在自己手中一统诸国的强主。由于他天生的神力,从小就喜欢棍棒摔跤斗力,经常混在军营里与士兵打架,因此养成了一种好胜的性格。成为秦国国王后,赢荡的习惯不仅没有收敛,而且还扩大了。他召集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担任军中重要职务。赢荡一有空就与他们角力比武,常与下属打成一片。因此,深受军士们的爱戴。嬴荡年少气盛,意气风发,说我要统一天下,要打到周氏都城洛阳去,让天下诸侯国看到秦国。另外,他确实想看看周朝的京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当即跟左右宰相甘茂和樗里子商量怎么打?才能够尽快去周都。当时,樗里子表示反对,原因很简单。战国时期的格局是周天子号令诸侯国。事实上,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谁要是出了头动周王朝,敢站出来称帝,那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保证你会死得很惨。此外,韩guo的路途十分遥远,这样兴师劳众费财费力的,也不一定能确保收获。反而,假若赵、魏国再从背后偷袭,后果不堪设想啊。所以樗里子的观点是,时机还不成熟。

嬴稷死时秦始皇多大(举重而死的帝王)(2)

樗里疾-又名樗里子

与樗里子不同,甘茂认为:伐宜阳,定三川是秦国进入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因此,他同意赢武王的想法,并提出了一个作战计划。他说宜阳离洛阳不远,我们将从han/国的宜阳战斗,只要我们赢得宜阳城,我们就打开了通往洛阳的大门。并且为了防止其他国在背后进行偷袭,可以与魏国联合作战。由于魏国和hanguo相猜忌,魏国也希望能够削弱韩guo 。甘茂自请入魏,声称使魏王不仅不偷袭秦军,还出兵助秦。这套方案提出后,赢武王十分高兴,任甘茂为帅出兵攻韩。半年后,宜阳真的打了下来,赢荡到宜阳和甘茂汇合,心情愉快,重赏功臣,稍作整顿,便马不停蹄地直捣周都。

嬴稷死时秦始皇多大(举重而死的帝王)(3)

甘茂

这样一行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去周王朝首都了。但是到了那里之后,大家都失望了,周氏的京师居然满街都是草,连周朝皇帝居住的皇宫都是年久失修,一派落魄的景象。王室在哪里?,一点生气和热闹的气氛都没有,赢武王很失望。那怎么办?回去,真的让人有些不甘心。好歹也让那个周天子出来迎接,在他面前摆个架子,捞点资本回去。于是在一群周氏老臣的带领下,嬴荡带领他的大队伍进入了皇宫。

那周郝王十分惧怕赢荡,知道赢荡乃一介蛮横武夫,什么都干得出来。在赢荡下属兵士的警告下,周郝王扭扭捏捏地赶到殿外,假装镇定与赢荡相见。赢武王也无心跟他行礼仪之礼,说周氏已然礼崩乐坏了,我看你这里破落不堪,也没有什么可参观的。这样,皇室中立的九鼎就代表了世界九州,请带我们去观赏一下九鼎。

嬴稷死时秦始皇多大(举重而死的帝王)(4)

周郝王别无选择,只好带他们去参观太庙的九鼎。这九鼎是大禹命令世界九州的领导人贡献青铜,然后铸造九个青铜大鼎。每个三脚架大鼎代表一个州,九鼎就成为天下的代名词。后来,九鼎演变成了王权的象征。

赢武王正在欣赏。突然,他看到其中一个上面刻着一个雍字。武王立刻兴奋起来。他说,永州代表的地方是现在的秦是秦鼎。我得把它搬回秦国。这守鼎人一听,忙说,王上啊!这个鼎很重,自立鼎以来,没有人能动。胜利者突然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本王不能移动的。我把这个三脚架搬走了,剩下的八个在我平定了世界之后会被拿走,我会像三脚架一样说话。有明白的人都知道,那铜鼎重超千斤,是搬不动的。因此,当时在场的秦国大臣们纷纷相劝。

嬴稷死时秦始皇多大(举重而死的帝王)(5)

这个时候孟说跳出来说,王上,你先歇着,不需要你亲自动手,让我来就得了。赢荡一听很是高兴,说这才是我大秦的好男儿。

这个孟说走到大鼎面前,一俯身一弯腰,两手抓住铜鼎的两只脚,霍的一声大喝,那铜鼎随着他的一声喝摇了摇,随即一寸一寸地离开了地面。在场众人见状倒吸了一口凉气。谁也不曾想到,如此巨大的铜鼎居然真的被他举了起来。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变故陡生,只听到咔嚓的一声脆响。只见孟说涨红的脸上一阵痛苦的抽搐,孟说咬着钢牙道,末将无能,叫秦国丢脸啦。赢荡铁青着脸,二话不说,自己甩掉上衣走向铜鼎。在场的秦人想再去劝,可是他们心里边都明白,武王决心已定,所以都没敢相劝。

秦武王走到大鼎前,弯下腰,用一只手拉着一只鼎足,另一只手也握住鼎口边沿,深吸一口气,大喝一声。铜鼎真的动了,慢慢随着赢武王的身体站直,铜鼎也离地升空,直到他把它举过头顶。此时的武王两眼爆睁,面色胀红,宛若天兵神将一般。

嬴稷死时秦始皇多大(举重而死的帝王)(6)

来源于影视

众人正惊叹、赞许之时。忽听赢荡大叫一声,整个人随着大鼎一起倒了下来。结果,大鼎脱手,砸断了胫骨,气绝而亡。此时,赢武王年仅二十三岁,谥号是烈。

在赢武王归天后,原本在燕国当质子的弟弟嬴稷回来继承了王位,而嬴稷就是秦昭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曾祖父。

今日分享: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