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1467年——1600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最早出自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即便如此,很多朋友对日本古代史的了解,也仅仅停步于德川家康时代。
实际上,日本在战国时代之后也出现了不少军事家,我们今天要讲的片仓重长就是其中一位。
公元1600年,伊达为配合德川家康攻伐上杉的计划,将军队调往白石城。此时的片仓重长刚好十七岁,年纪轻轻的他追随父亲,打了一场漂亮的处女战争,率兵拿下了白石城。夺取城池后,重长的父亲被封为城主,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片仓重长开始辅佐父亲管理城池。因为,他仁善的作风和不错的政绩,收获了当地人的一致好评。
“冬之阵”事件过后,丰臣秀吉一方已行将就木。当大阪的护城河被填满后,曾被称为全日本最坚固城池的大阪城,已沦为毫无防御能力的“裸城”。不过,由于当时的丰臣门下尚有长宗我部、真田幸村、后藤基次等战国名将,所以,德川迟迟无法打下大阪城。让片仓重长一举成名的,正是“大阪夏之阵”这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片仓重长率领一千多名武士,成功攻陷城池,并讨伐了敌将后藤基次。
攻入城中的那天晚上,自知必死的真田幸村求见片仓重长,在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后,真田将自己的儿子、女儿托付给这位年轻的武将。第二天,号称日本第一武将的真田幸村为了荣誉,与敌军进行了决战,最终,因寡不敌众死于阵中。在攻伐大阪的战争结束后,表现抢眼的片仓重长受到了德川的重视。在召见了片仓重长后,德川对其下发了感谢状。
通过这场战争,片仓重长与立花宗茂收获了“战国最后两大名将”之名(立花宗茂与日本名将本多忠胜齐名)。从这里就能看出,片仓重长虽然活跃于战国末期,但是,他的能力是不逊于战国前中期的名将。
“夏之阵”结束后,伊达面见德川,请求幕府保留真田一族,并将这一家族的管理权交于仙台藩。不过,虽然幕府同意放过真田族人,却禁止他们继续使用“真田”这个姓氏。于是,真田幸村的二儿子真田大八只能随养父片仓重长之姓,更名为片仓大八。
公元1620年,重长的元配夫人病故,为了续弦片仓重长迎娶了真田幸村的长女于梅。得益于养父和姐姐,片仓大八顺理成章地成为仙台的二等藩士,每年能获得三百六十石的俸禄。可以说,片仓重长并没有辜负真田幸村的临终委托,反而将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使得真田族人能生活下去。
自此之后,被封为一等藩士的片仓重长继续在伊达麾下卖命,并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白石城主。此前片仓重长已经积累了大量管理城池的经验,所以,在治理白石城时片仓重长有条不紊。后来,家康颁布了“一国一城令”的发展方针,片仓重长在城内居民的配合下做出了一定实绩。
因为,“一国一城令”这一发展方针在仙台藩得到了有效实行,且重长与景纲都做出了出色的政绩。故此,德川特批仙台、白石二城为仙台藩的“主城”,这在所有日本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显然,从这起事件上我们就能看出德川家康十分赏识片仓重长这位年轻人,对片仓氏的忠心和能力也非常认可的。
公元1659年,曾在两度大阪之战中有优秀表现的重长在白石城中病故,终年七十六岁。片仓守信(大八)在接到了江户送来的通知后,获得了幕府颁发的御书。因为,片仓重长膝下无子,所以,其生前在家主继承人选上并未作出安排。在众家臣的商议下,最终,片仓氏的家主由片仓重长的外孙景长担任。
片仓氏是伊达家的“三朝元老”,继自片仓之父打下白石城、片仓治理白石后,三代家主景长在“宽文之乱”事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伊达家信任。
重长是日本战国末期最出色的武将,同时代几乎仅有景纲能与其媲美。相传,伊达曾这样评价过片仓氏的家主:“呜呼!重纲之才与景纲者不甚远也!”可以说,这是对片仓氏的最高赞誉。
我们都喜欢拿三国人物类比日本战国人物,如果说,真田幸村是“吕布”的话,那么,我们今天讲的片仓重长就应该是“赵云”。
在时人对其“得兼景纲之智勇与战国首屈一指之美貌”的评价中,我们就能看到,这位名将不但智勇双全,而且,还是一名难得的美男子。
参考资料:
【《日本战国史》、《日本战国名将及代表的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