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自小出生在贫寒家庭,但父母却节衣缩食供他读书,在小学期间,他便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担任了学生会主席,但由于太过活跃,枪打出头鸟,他被校方开除。

好在当时时任榆林中学校长的杜斌丞看到了这个人才,将其揽收入校,在这所中学之中走出了不少革命人才,后来在西北地区打下一片根据地的刘志丹便是高岗的校友。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1)

刘志丹

反对教条主义,豪侠外向

进入中学之后没了外界束缚,高岗频频参加校内进步活动,引起了中共党组织注意,在毕业之后他便被选中前往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这所学校是中共党组织为了培养军政人才设立的。

进入学校的第1年,他便被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举办了多场农民活动,成立了农民协会,号召力十分强大的他,很快便被派往陕西地方军阀部队开展秘密的兵运工作。

在这次活动之中,他便认识了之后给予他极大影响和帮助的刘志丹,对于刘志丹的有勇有谋,高岗一直敬佩不已,也是从这时开始,他坚定了未来追随刘志丹的信心,要在陕西不断的播种共产主义的火种。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2)

高岗

他写道:“跟定志丹闹革命,一心向着共产党”,不管最后结局如何,此时这两句话一定是他内心真实反映。

在出学校后,他担任了一段学兵队的队长,还兼任中共秘密党组织特别支部的委员副书记,稚嫩的他在行动过程中被捕,这是他在革命路上第1次遇到危险。相比于第1次遇险,高岗革命道路上第2次危机情况显然要更动人心弦。

在1933年7月28日,高岗与贾拓夫、袁岳栋、杜衡在西安某一家饭馆吃饭,研究抗日义勇军起义。但这几人的会议位置突然暴露,当时的国民党程建文带人前来抓捕。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3)

贾拓夫找机会外出算账从饭店逃脱,而高岗则发挥自己胆大的特点,直接冲出人群,绕道跑开,袁岳栋、杜衡在饭店被国民党抓捕后,叛变组织,供出了中共陕西党组织团组织的多处基地,让整个红军在西北地区的建设受到了重大破坏。

这个叛变的杜衡之前在主持工作时与刘志丹起了不少冲突,他高傲自大,常常以所谓“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自居,他的狂妄和之后的叛变形成了极大对比,也给高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恶劣印象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4)

王明

在1935年2月5日,陕甘边陕北两特委的联席会议召开,刘志丹成了西北军委主席,而高岗则成了副主席,是在西北地区红军的革命形势不断高涨之时,一场危机却悄悄来临。

在中央代表团的负责人员来到西北之后,便有人偷偷告密,陷害刘志丹与高岗。

1935年9月17日,西北军委在中央代表团负责同志的主持之下改组了 ,高岗成了政治部主任,对于这一任命他格外不满。

在这之后红军也进行了改编,远道而来的红25军和陕甘地区的红26军红27军进行了合并,组成了红十五军团,就在红军改编之时,国民党军队也在开始准备下一次的围剿活动,这次对中共进行围剿的是委员长手下的东北军。

此时国民党也按照自己的编制对东北军进行了改编,将驻扎在延安附近的军队改为陆军独立第10旅,之后又变成了110师,师长由张学良的心腹何立中担任。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5)

张学良

有了围剿计划,国民党东北军的110师便进驻延安,气势汹汹地向根据地而来,当时的红军计划围攻甘泉县城,以此来引诱国民党军队出击,在半路拦截前来救援的敌军。在作战选定之时,红军指挥官认为了延安到甘泉的必经之路——劳山,是最好的埋伏选择。

何立中在接到救援命令之后,点兵点将奔赴了甘泉县城,但他也并不吃干饭,在经过周边的山山水水之时,何立中十分犯怵,担心红军设伏。

只不过,在何立中的眼里,九沿山要比劳山更危险一些。只可惜到头来他还是算错一步,没想到红军居然放弃了地势险要的九沿山,选择了劳山。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6)

等到国民党军队到达设伏地点之后,红军突然出击,对纵队快速行军的敌军进行猛攻战争,仅仅只持续了一天的时间,国民党的110师就被击溃。何立中还被子弹击穿了脖子,伤势严重,一命呜呼。

在这场大胜仗之中,刚刚被降职的高岗没有被打击士气,反而发挥了自己拼搏上阵的特点,冲到了阵地前线,当发动最后冲击之时,他干脆甩掉上衣,光着上半身一道向敌人冲去,杀气十足,这也是后来人们所提到的“赤臂战劳山”。

从这一事情上,我们便能看出高岗身上总带着一些耿直和豪爽,敢说敢干,不考虑细枝末节,但也正是这一特点为之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7)

祸福相依,砖拍土匪

陕北地区地势复杂,一向土匪横行。脾气豪爽又懂得考虑土匪心思的高岗做起匪运工作,那可算是如鱼得水。

高岗在干革命之中,最讨厌说教教条主义,喜欢讲义气,也喜欢发挥自己身上的豪侠气质,陕西党委的行动委员会还专门提出了一道口号,“反对书生姑娘习气,提倡暴徒泼妇精神”。

只是这个口号却让其他人不太开心,王明总觉得高岗手下土匪气息浓厚,不过毛主席却对这种革命形势喜闻乐见,反而还对高岗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8)

党中央在进行实际考察之后,发来了打击富农和打击土匪的指令,身上匪气十足的高岗很快就成为大家批评的对象,或许是因为平时大大咧咧,得罪人物太多,他被直接关到了瓦窑堡监狱

虽然也让人委屈,在劳山战役结束后不久,高岗就被人五花大绑地入了监狱,在被押往监狱的路上他还碰见了红军十五军团的团长徐海东,满腹委屈抱怨,说我反革命有愧于心,红军危急之时,我化妆成木匠逃回陕北也要组织红军战斗,怎么能说我是反革命呢?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9)

徐海东

押送他的政委开口斥责,就算被五花大绑,高岗还是不服气,开口与对方吵了起来,宽厚的徐海东只能默默走开,无语凝噎。

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前,刘志丹、高岗等西北根据地的领导人生命面临极大威胁,幸运的是,中央红军很快及时赶到,并且迅速了解了当地情况,在知道批评是空穴来风时,毛主席立刻发出命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要从中央层面对这几人进行再处理。

很快,刘志丹、高岗就被无罪释放,还受到了毛主席与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接见。中央红军的出手援助不仅救下了高岗的性命,也让他开启了另一条政治道路。换句话来说,中央红军立足陕北,不仅提升了西北根据地的地位,也让之前西北根据地的革命人稳了心神。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10)

可惜没过多久,刘志丹就在抗战过程中牺牲,高岗不得不走到一线,成为西北根据地的新代言人。一直做匪运工作的高岗在陕西遇到了另一个难题,土匪帮派哥老会。

哥老会是起源于四川的帮会,和大家所熟知的天地会、青帮齐名,也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三大帮会之一,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哥老会的势力发展到了“三边”一带,当地参加土匪帮派的人大多都是下层民众,而土匪上层却由一些地主流氓霸占。

这些土匪首领不仅偷偷拿着国民党的好处,对普通民众烧杀劫掠,还经常给陕北红军找茬。中共在陕北立足之后,为了争取哥老会制定了不少计划。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11)

高岗在工作之中也是以争取为第一目标,为了让中下层群众了解红军,他便在城中办理一个哥老会招待所,吸引下层成员参加革命队伍,对他们讲解革命道理,希望他们能了解什么是无产阶级。很快,共产党的理念就在陕西普通民众的心中散扬开来。

中下层的民众加入了共产党,地主流氓赚不到便宜,开始放弃嘀咕,他们担心这些普通民众一旦听从了共产党的指示,就会与地主离心离德。

为了继续当地头蛇,他们干脆撒泼打滚,寻衅滋事,而就在这时,国民党也发现了这里的情况,趁机插手用金钱收买了不少地痞流氓,策动他们发动叛乱,对共产党进行攻击。

擒贼先擒王,在这些暴动不安的地痞流氓之中,有个最为恶劣的豪绅,作恶多端,叫做“李大辫子”。他暗中联系了不少地主,准备假意同意共产党的争取,进入哥老会招待所,伺机叛乱。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12)

而高岗很快就收到手下人的消息,为了示威,他马不停蹄赶回招待所,将这些头目聚在一起开会,征询他们对于共产党政策的意见,为了表达诚意,他专门把随身携带的手枪卸下,交给呆在屋外的警卫员。

就算诚意十足,李大辫子还是有些不屑,面对着高岗的讲解,他处处唱反调,无奈之下,高岗干脆绕到他身后拿起一块板砖,一下就给他开了瓢。

之后他便三令五申,创新说明了共产党的纪律,这下在场的头目一个个噤若寒蝉,再没有哪个不敢不听话,一场可能会被扩大的土匪闹事,就这样被高岗轻松解决。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13)

在1937年5月,高岗被当选为中共陕甘宁边区的委员会执委,这足以说明他在陕北人民心中具有崇高的威信,毛主席认识到:“中国革命有许多山头,有许多部分。一定要认识山头,认识了以后才能照顾,照顾就能够逐步缩小,然后才能够消灭”。

毛主席把高岗看作是本地干部的代表,格外器重,经常加以表扬,在他的支持之下,高岗快速升迁,38年就成了陕甘宁边区的委员会书记,之后又成了中央西北局书记,短短几年之内,他就成为了陕北黄土地上的权力巅峰,进入了共产党核心领导机构。

在1943年11月,参加陕甘宁边区生产展览会的劳动英雄向高岗献上六面锦旗,对其大加赞誉,能够获得人民如此支持,高岗在西北地区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但对于这些称赞他却全然接受,这也造成了他之后骄傲自大的性格特点,也为他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14)

飘飘然嫌纱帽小

在完成西北地区工作之后,高岗被调往东北工作。当时东北已经聚集了很多高级干部,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高高在来到东北之后,只做了北满分局委员,北满军区司令员,和之前的官职权力相比,确实是低了一点。

但他面对着东北广阔的土地,内心只有动力,踏踏实实地开始建设工作。如果说在西北地区他的升官路程有些太过快速,那么在东北,就显得踏实许多了。他深刻听取了毛主席的指示,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觉悟,对贪官污吏严抓严治丝毫不姑息。

在之后的抗美援朝之中,他更是表现出了大局观念,为中国的发展递上了阶梯。在种种优异表现之下,毛主席对其更为赏识,干脆将他调入北京,准备委以重任。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15)

在1952年12月份高岗结束了自己在东北的工作,来到北京就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当时计划委员会直属,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与政务院是平行状态。

人们都说“五马进京,一马当先”,要知道,在高岗刚刚进入革命道路之时,邓小平就已经是他的学校主任,年纪轻轻就扶摇直上,高岗不禁“春风得意马蹄疾”。

很快,毛主席又把原属政务院管辖的8个部门交给了计划委员会,让计划委员会再度向“经济内阁”走了一步,眼看着高岗权利不断加强,进一步得到信任与重用,他的内心不禁飘飘然起来。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16)

在毛主席多次强调,可以考虑高岗同志的意见之时,他便彻底忘记了自己做工作的本分。

在1953年6月到8月份召开的财经会议之中,高岗批评了他人,他本身就是个直筒的脾气,敢说敢做,有什么意见就放出来,管不住自己的嘴,私下与其他领导人搞谈判搞交易,引得党内矛盾重重。

同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饶漱石又对中组部的个别错误喋喋不休,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其他同志。在这几场会议上,二人反常的举动让毛主席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一问题,在1953年10月24日,毛主席就不点名地批评了高岗。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17)

次年,高岗在七届四中全会上作出检讨,中央书记处决定开会揭发批判高岗、饶漱石的严重问题。性格直来直去,忍受不了巨大落差的高岗在2月17日自杀,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又略显遗憾的一生。

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揭秘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18)

不得不说,在黄土地上的高岗,用自己的凶悍作风聚拢起来一支队伍,而在进入中央核心政治圈层之时,他却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处事方式,反而越发的骄傲自大。

高岗这一生都离不开敢说敢做直来直去的性格,因为豪爽他打出了自己的一片人生天地,也因为豪爽,他狂妄自大葬送了自己的未来前程,凡事都分正反两面,身边的赞赏不仅能够给人信心,也会制造一个信息茧房,让人作茧自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