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曾经听过一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然而,我们只知道它的含义,却有一种不同的苦涩在其中。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一部故事,记叙孔融小时候的一件轶事,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层层烘托的手法,表现了孔融的聪慧机智。

一句禅语参透人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1)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名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去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李膺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局促不安。

后来的人就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就像方仲永那样;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一句禅语参透人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2)

昨天跟大叔聊天,发现我们曾经和梦想特别接近,大叔说:如果你成功了 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胸怀大志 如果你一事无成 那就是充满幻觉。

其实梦想和幻觉没有区别只是你成了没有。 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想法,胸怀大志,可是,到了年长的时候,自己最初的梦想也忘了自己的身上的才华,与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不经意,慢慢的已变得消退了。

大叔说,小时候,家里的亲戚朋友都说我聪明 但上学后 成绩证明我不聪明。

就业后也是一直不断的折腾,也没有结果,他们就觉得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一句禅语参透人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3)

其实我觉得他们的看法不重要反倒是支撑我的动力。每次我坚持不住的时候 就想想他们会说什么?然后我就挺住了。但是,我持反对意见。毕竟,有的时候,别人说那些闲言碎语说多了,自己都怀疑自己了。我们害怕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太多,反而收获的不多,我们小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梦想。长大了,只有想想。

害怕闲言碎语,不敢正面面对,我们的一生中有太多不确定也有太多不可能;

但是再多的苦难也是借口,这不能激发我们的斗志!我希望的是,我们都要坚持我们的理想,即使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我们也要勇敢去闯!致对于自己梦想踌躇迷茫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