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美国海军在执行北太平洋潜艇监听任务时,无意间听到一种不同寻常的鲸类叫声,它的频率是52赫兹,而一般监测到的鲸类叫声只有20赫兹左右。2004年8月,年近80岁的瓦特金斯把他十多年来对这头鲸鱼的追踪研究结果写成了一篇学术文章,并被《深海研究》接受。自此,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开始被世人所知。

蓝鲸为什么如此巨大(蓝鲸从遍布全球到捕杀至不足50头)(1)

甚至没有人见过这头孤独的鲸鱼的样子,但人们不断的试图想象这头在广袤的大海里游来游去的鲸鱼,自始至终唱着无鲸可识的歌,人们推测,“52赫兹”可能是一头蓝鲸,并给它取名Alice,许多同名的诗篇、歌曲、画作乃至电影也为它而生。

蓝鲸为什么如此巨大(蓝鲸从遍布全球到捕杀至不足50头)(2)

人们为什么愿意相信Alice是一头蓝鲸?因为蓝鲸就算是唱着鲸鱼们可识别的歌,也很难被别的鲸鱼听到了,曾经遍布全球了蓝鲸,如今已是濒危物种,随时都可能带着它们一身的传说,抿灭在蔚蓝的大海中。

蓝鲸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它拥有许多地球之最的记录。

人类喜欢想象远古时期动物到底巨大到什么程度,其实大可不必穿越回远古时期去亲眼目睹,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就在眼前的海洋中,蓝鲸,不管是远古还是现代,它的体型都可以称得上最巨大的动物之一

蓝鲸为什么如此巨大(蓝鲸从遍布全球到捕杀至不足50头)(3)

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成年蓝鲸体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由于太过巨大,人们喜欢用蓝鲸的某个部分拆开来比较,比如蓝鲸的舌头上能站50个人,甚至比一头大象更重,连小小的心脏都有小汽车一样大,婴儿可以爬过它的动脉,刚生下的蓝鲸幼崽比一头成年象还要重,整个蓝鲸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

如此巨大的体型,它们的喉管却连一个大苹果都塞不下去,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蓝鲸轻易不张嘴,一张大口一次可以吞食磷虾约200万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于2000千克,就会有饥饿的感觉。

蓝鲸为什么如此巨大(蓝鲸从遍布全球到捕杀至不足50头)(4)

蓝鲸的捕食是一大奇观,当蓝鲸吸入海水时,海水会把它的巨型舌头压到肚脐处,其舌头极具弹性,会形成一个“大袋子”,磷虾一类的猎物也顺势被吸了进去!然后蓝鲸“关”上大口,把巨舌转化为“活塞”,向前方推进,随后约200吨的海水会随着它的鲸须过滤出去,留下它需要的食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蓝鲸为什么如此巨大(蓝鲸从遍布全球到捕杀至不足50头)(5)

蓝鲸拥有地球上最响亮的叫声,我们一般觉得难以忍受的飞机发动机启动时的噪音,最高才仅有140分贝,2013年2月15日发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陨石事件是近期噪音最大的事件,在距离坠落中心5公里处的地方,有人测出了高达190分贝的响声。而鲸鱼发出的超低频叫声却可以达到155~188分贝,它若想开口唱一嗓子,远在160公里外的鲸鱼伙伴都能听得到。

传奇曾面临陨落,蓝鲸种群曾一度面临灭绝危险

蓝鲸巨大的身躯决定了它并没有一个强大的繁殖能力,事实上蓝鲸的繁殖能力很低,一般蓝鲸在冬季繁殖,雌性蓝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为10-12个月,每胎只产1仔,幼鲸一出生就是个大家伙,重约2吨半,长约7米。

凭借巨大的身躯优势,蓝鲸鲜有天敌,但并不是说没有,蓝鲸的天敌是逆戟鲸,Calambokidis等人(1990年)调查发现25%的成年蓝鲸都有逆戟鲸攻击留下的伤痕。

蓝鲸为什么如此巨大(蓝鲸从遍布全球到捕杀至不足50头)(6)

虎鲸正在袭击蓝鲸

逆戟鲸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通俗点就是虎鲸,既然是虎鲸,那蓝鲸就没有点对点的天敌了,毕竟虎鲸的食谱太广泛。

虎鲸对蓝鲸种群的威胁并不是太大,真正差点让蓝鲸差点覆灭的是人类。

鲜为人知的是,捕鲸业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化的产业, 美国的崛起乃至整个工业革命的兴盛都离不开鲸鱼,提起捕鲸我们就想到日本,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美国曾是世界上捕鲸最多的国家。

蓝鲸为什么如此巨大(蓝鲸从遍布全球到捕杀至不足50头)(7)

20世纪初,南极格瑞特威肯捕鲸站捕获的一头巨型蓝鲸

这种海中巨兽怎么和人类的发展扯上关系了呢,是人类发展需要吃鲸鱼肉吗?并不是,在新式煤油灯诞生之前,西方国家的照明材料主要有两种:鲸油和煤气。

煤气在那个年代运输和存储都极为不便,只有在发达的地区才有,一般家庭都会选择鲸油来照明鲸油还用于制革工业,也用于回火浴(炼钢用)和用作润滑剂等,氢化后可作食用和制造肥皂、蜡烛等的原料,这些用途对当时的工业发展都极为重要。

蒸汽机的出现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坊式的加工制造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室内作业,需要更多的室内照明,就这样,催生了利润丰厚的捕鲸业。当时众多新兴工业国家诸如英国、荷兰、法国、挪威等都曾参与过大规模的捕鲸活动,但是随着美国的快速发展,作为后起之秀,短短几年时间便超越这些国家,成为了捕鲸数量最多的国家。

蓝鲸为什么如此巨大(蓝鲸从遍布全球到捕杀至不足50头)(8)

蓝鲸不容易捕杀和保存。蓝鲸的巨大体型、骇人体重、游泳速度和力量意味着它们通常不是早期捕鲸人的目标,他们选择捕杀抹香鲸和露脊鲸,当这两种鲸数量减少后,捕鲸人选择捕杀须鲸的数量增加,包括蓝鲸。

捕鲸业成了第一个全球化的产业,投资捕鲸业的资本家们积累了巨额财富,强大的捕鲸能力和财力支撑使得美国的捕鲸船队纵横穿梭于各个大洋。二战末期,蓝鲸种群已接近灭亡,直到1960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禁止捕杀蓝鲸,此时已有350000头蓝鲸被杀,全世界的种群数量已经减少到不到100年前的1%,世界只生存着不到50头的蓝鲸。

蓝鲸为什么如此巨大(蓝鲸从遍布全球到捕杀至不足50头)(9)

结语

有人说,是现代化工业油井的出现,使得鲸鱼,特别是蓝鲸逃过一劫,石油的出现完全取代了鲸油的地位,让曾经蓬勃的捕鲸业走到末路。

其实我们心里的答案都很清楚,就当时的鲸鱼种群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人类文明,石油的替代是迟早的事。

如果没有国际捕鲸委员会的禁令,鲸鱼肯定会被捕杀尽最后一头,这就是利益驱使下的人类本性。

好在目前南大洋蓝鲸种群的数量稳定在了750-1200头之间,依然是濒危物种,但国际上对保护蓝鲸以及保护鲸鱼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仍然有国家不顾禁令打着科研的旗号捕杀鲸鱼,但这些海洋巨兽正在慢慢的繁衍开来。

蓝鲸为什么如此巨大(蓝鲸从遍布全球到捕杀至不足50头)(1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保护鲸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