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中最美好的时代。她是那么清纯无瑕,那么娇柔可爱,如一轮即将喷薄而出的朝阳,如一株春意盎然茁壮成长的小树,如一朵孕育着无限生机含苞欲放的蓓蕾。可以在父母怀抱中撒野撒娇,可以在喜欢的地方尽情玩耍,没有一大堆没完没了的家庭作业,没有五花八门的各种课外补习、培训,更没有被美其名曰"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颇具"成就感"豪言而眩惑……这是快乐幸福的童年,她自由自在,天真烂漫。她是在亲人的关爱中慢慢长大的童年……

以上是我对我们当年儿童时光的缅怀,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这仿佛是童话中才会存在。然而这的确是我辈的童年时代,尽管那时物质相对匮乏,生活或许有点辛酸,但温馨满满的回忆,把我又穿越到了那个年代,让我重新跨进那熟悉的门槛,进入"少年之家"一一当年的儿童乐园 !

江阴少年之家座落在中山路,座西面东,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南侧靠近西大街,向北延伸总长度应有150米,几乎占据整条中山路的一半左右。这里曾是本邑乡绅望族郑氏的私宅。

因为我家紧挨少年之家,仅一墙之隔,可以说是太熟悉了!虽说已距今有六十多年了,然而记忆并未被时间所尘封而流失,一切恍如昨日重现。为尽可能介绍清楚,我将少年之家从南至北大致均分为三个区:南区(露天广场)、中区(核心区域)、北区(私家花园,平时不开放)。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1)

(平面草图由堂堂溪水制作)

大门是在中区……

60年前春末夏初,樱桃红芭蕉绿的可人季节,某一星期日的早上,少年之家照例会以小喇叭唱出一曲"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来召喚小伙伴们:少年之家开门了,进来玩吧!

好吧,穿越到当年的我(已成为蓬头稚子)兴高采烈地走向大门,美好的半天便在乐园中开始啦!大门是墨绿色的,门上方是四个红色大字:少年之家。从中山路到大门前是一段长约十数米的通道,两边栽着修剪齐正的冬青树,并有供孩子们休息的石凳。中间是用多块花岗岩铺成的过道,到家的味道,进门吧!

门口有套着服务员红袖章的少年,这些今称志愿者的任务是检查衣服是否整齐,破旧无妨,(那个年代富家子弟才有新衣穿)。

进入院内,这是一个幽静精致的小院。迎面是一圆形拱门过道,极具江南园林特色。墙上书有领袖对少年的殷切期望,即人人皆知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红色大字。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2)

在我的眼中小院中最令人喜爱的便是那满墙的"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的蔷薇花!一簇一簇,满眼芬芳,尽占小园风情。花的清香,沁人心脾。难怪唐诗有"满架蔷薇一院香"一说。难忘你,蔷薇!

小院的右侧是办公室,左侧是小伙伴最喜欢的幻灯室。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更无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幻灯实际上是利用灯光投影原理,将一幅幅现成的图片投放在大的屏幕上,然后由解说员在幻灯机旁随着图片作讲解。看幻灯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事,记得常放的幻灯片有"骄傲的将军","神笔马良"等等。我有幸也成为讲解员,当时颇有成就感。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3)

步入圆形拱门,这里是鲜花的世界,芍药花、石榴花,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花卉,五彩缤纷,蜜蜂蝴蝶它们忙着干它们的活,而我们呐,也忙着玩呢!

左侧是乒乓室,永远是人气爆棚,乒乒乓乓,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乒乓室的南窗推开便是我当年"书房"的小花园。

右侧是一间约有200平米的地板房,这里座无虚席,没一丝喧哗,只有轻微的纸张翻动的声音与淡淡的书香一一这是阅览室。数十本连环画用细绳串好后放在桌上,喜欢看书的小伙伴,可以尽情地挑选你所爱看的书,这是一种美的长知识的享受。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4)

阅览室的南面是一间不大的廊房,通过廊房便进入了"少年之家"的中心地区。廊房,其实便是现在单位的荣誉(历史)陈列室,墙上有在县级比赛中获奖的各种作品,绘画、作文、诗歌等等。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5)

我在小学三年级写的一首诗也忝列其中,当时见到后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在学校作文课曾写了一首较长的诗,内容是支援农业大跃进。记得开头四句是这样的:农业是个宝,各项各业少不了。要使农业大发展,必须人人来支援……有一天突然被教导主任叫到办公室,我当时不知是为了何事,心中只有一个怕字。不想教导拿出我写的诗来,只问了一句,这是你写的吗?我轻声问答,是。然后不知怎么就获奖并被少年之家上墙"公示"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得到的荣誉,印象特别深刻。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6)

经过挂着累累果实,使人馋涎欲滴的葡萄架,依前进的方向右侧是"少年之家"的核心之区——不是很大的一个内院,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株桂花树,现在想来此树粗约有一抱左右,高有一丈余,真正绿树浓荫,树底皆是青苔,即使是炎炎夏日,也是一清凉之处。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时,真的是香溢四邻,令人陶醉其间了!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少年之家"被从历史上消失,此树未知去向何方?被砍伐?被移植?不得而知。岁月如此静好,望它仍吐芬芳。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7)

桂花树下设有康乐球,类似于现在的简易"斯诺克"。院内同样有依江南花园特色的假山、金魚池,池内有喷泉,数十尾金魚游弋其间,游哉悠哉,与我们共享着那欢乐的时光。

另有一敞开式的厅堂,想来应该是原主人邀友人品茗议事,或至秋季持螯赏桂之处,"少年之家"把它改变为第二乒乓室,其两侧各有一小地板厢房,作棋牌室用。象棋、跳棋、军棋,同样座无虚席。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8)

回到葡萄架左侧,这里就是南区露天广场!露天广场是一用青砖铺设的场地。据家母讲这里本也是郑氏家族的房屋,可是在抗战时毁于兵燹之祸,大火且殃及我家,这是肯定的,因为我家老房屋檐的椽子上明显有数处被烧焦的痕迹。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9)

广场平时便是小伙伴们做运动及游戏的场所,如跳绳、踩高跷、滚铁环等等。最主要的还是放露天电影,看电影那时本就属于"高"消费之类的娱乐!所以大家一见有放电影的通知,无不击掌称好,尤其是孩子们,早早地就携带小椅子来到广场,盼着天快些黑能"坐享其影"。我清楚地记得播放的影片有《黎明的河边》,前苏联故事片《夏伯阳》等等。我占了邻居的光,隔着墙用梯子爬上去站着看,这也是童年的乐趣之一吧!

"少年之家"的北区平时是不开放的。这里原本是郑家的内花园。面积比南区略大一些。我初进此园,就如陶渊明描述的渔夫误入世外桃源一般,这里林木葱茂,花香袭人。青翠的竹林随风摇曳,仿佛在欢迎我这名不速之客的骤然光临。这里有除了认识的牡丹、茶花、夹竹桃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花卉,栽有多株果树,如桃、杏、枇杷等。好一个静谧美丽的地方,置身于此,心旷神怡,使人流连忘返。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10)

靠花园的东北处是一用假山围成的小池塘,池内似乎没有魚,只是长满了水草。池塘岸边长着许多芦苇,每年春天我都会来拜访她一一因为我爱吹笛,笛膜便是来自芦苇。我曾经伤害过你,芦苇,你能原谅我吗?

“少年之家”还组织了多种培训组、科研组,以及公益活动,因为我这些均未参加,便不能详解了。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11)

讲完"少年之家"的故事后,再聊聊它的演变历史。少年之家成立于1956年,关闭于文革开始,这里是少年宫前身。辅导员有潘秀珍老师,司马街人,是我小学班主任。接下来是顾姓女老师,文革前期为蔡姓男老师。文革结束后是韩菊英老师,(我小学同学,后调至健康路少年宫任主任)。

插上一段趣事吧!文革期间少年之家成为了江阴文艺界的"乐园",京剧团、锡剧团、评弹团统统入驻于内,成天吚吚呀呀练嗓唱戏,咚咚锵锵敲锣打鼓,热闹异常,故称之为"乐园"当不为过。某日,锡剧团负责人忽来到我家,找家母询问我的情况,原来剧团少了一位笛手,他们经常听我吹笛,意欲招我入团。我母亲讲我已参加工作,在某单位。他们听后说,他是国营单位,比我们强,此事便作罢。后从常州招了一名许姓笛手,因为有共同爱好,我们成了好朋友。

值此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拙文算是对自己童年的追忆!祝福孩子们儿童节节日快乐!向上向善,健康成长!

广州市第一少年宫在哪里(中山路少年之家)(12)

作者 吕泳亭,1950后,从事医务工作四十年,爱好文学诗词。现居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