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村的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两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这是地球村唯二的"两颗牙",而且同处于伊比利亚半岛这个"屋檐"下。他们在这个屋檐下,已经存在了八百多年。

这八百多年来,葡萄牙人至少有五百多年的时间过得不踏实,因为,他的邻居,是实力强大的老牌帝国——西班牙。

西班牙vs葡萄牙

自从西班牙帝国成立之后,西班牙无论是人口,经济,军事,还是领土面积,都逐渐形成了对葡萄牙的全面碾压。

全盛时期的西班牙帝国,领土过千万,囊括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部分地区,是最早的"日不落帝国"。人口接近五千万。不说别的,就说西班牙的本土,就占据伊比利亚半岛的近六分之五,人口数千万。不仅拥有维持帝国正常运转的庞大军力,而且在同法国、英国等国家的争斗中曾经占据上风。

辉煌时期的葡萄牙(伊比利亚半岛的)(1)

葡萄牙与西班牙

葡萄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面积仅次于西班牙的国家。全盛时期的葡萄牙帝国,也曾领土过千万,但是大部分都是海外殖民地,仅仅巴西就有八百多万平方公里,而葡萄牙本土仅仅九万多平方公里,全盛时期人口也不过两三百万,就算现在也仅仅一千万左右。跟西班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西葡两国交界之处,并没有雄伟山脉,湍急河流的阻碍,虽然也不是一马平川,但是完全阻挡不住西班牙大军的铁骑。

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这句话放在国际政治中正好合适。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主导世界政治格局的大国,有如走马观花,你方唱罢我登台。西班牙和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新老霸主之间刀光剑影,直到一方被干翻,另一方胜出。

同处地球村的国家尚且如此,一个地区,如果出现两个实力差不多的强国,双方必定刀枪相向。所以同在屋檐下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当然也免不了相互敌对,甚至互相吞并的想法。而在这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往往是葡萄牙。那么,葡萄牙是怎么避免被西班牙给吞并的呢?让我们拨开迷雾,从半岛的历史中了解一些端倪。

辉煌时期的葡萄牙(伊比利亚半岛的)(2)

葡萄牙人

本是同根生

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民族同根同源,都经历了两三千年的民族混杂和融合。

最先定居在此的是古伊比利亚人。由于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凯尔特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先后在此定居。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9年完全占领伊比利亚半岛。罗马人也因此进入伊比利亚半岛。比罗马人稍微慢一点,犹太人也进入了伊比利亚半岛。

罗马帝国灭亡前夕,各个蛮族纷纷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汪达尔人、阿兰人、苏维汇人先行来到,紧随其后的西哥特人也大规模进入半岛。并占山为王,于公元418年,在罗马帝国西班牙行省的"尸体"上建立了西哥特王国。

632年,阿拉伯帝国建立。此后数十年间,有着极强宗教意识的阿拉伯人,凭借着极强的扩张意识和锋利的阿拉伯弯刀大肆扩张。占领大马士革,越过红海,占领埃及,并一路向西,于公元8世纪初期完全控制非洲地中海沿岸的摩洛哥,突尼斯等地区。

辉煌时期的葡萄牙(伊比利亚半岛的)(3)

阿拉伯帝国武士

711年,塔里克.伊本.齐亚德率领一支7000人的大军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大败西哥特王国,从此开启了阿拉伯征服伊比利亚半岛的进程。直到732年,在图尔战役中被法兰克人击败。阿拉伯人几乎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但是,阿拉伯人并没有能对西哥特残余势力斩尽杀绝,半岛北部的多个小国一直进行着抵抗阿拉伯人,收复失地的运动。并逐渐形成了莱昂——卡斯蒂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而且莱昂王国在攻占的波图尔地区建立葡萄牙州,并分给封建主亨利伯爵作为领地。至此,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国家出现了雏形。

上千年的"同一家"的历史,使得西班牙和葡萄牙形成了基本相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这使得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西葡两家能够携手对外。比如在对抗阿拉伯帝国和拿破仑帝国的时候。

独立早,实力不错

1139年,半岛西部的葡萄牙州伯爵恩里克表示想单干了,并打败了原先的主人莱昂王国,自封为葡萄牙国王。1143年,葡萄牙王国成立。

与西班牙的同根同源并不能成为葡萄牙王国的护身符。

葡萄牙国小民少,他的邻居莱昂——卡斯蒂亚王国、阿拉贡王国、阿拉伯奈尔斯王朝、法兰克王国都有可能把葡萄牙王国一锤打死。因此,怎样维持新生的政权就成为了葡萄牙当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不被邻居吞并,最好的方法是自身实力够硬。因此,葡萄牙王国成立之后,一直孜孜不倦地从多方面加强自身实力。

一方面,历代葡萄牙国王继续着已经进行了几百年的收复失地运动。葡萄牙把矛头指向南方阿拉伯人占领的地区。1147年,葡萄牙人占领里斯本。1249年,葡萄牙占领了彻底占领了阿尔维加,阿拉伯人的实力从此退出葡萄牙。葡萄牙从此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强大王国。

辉煌时期的葡萄牙(伊比利亚半岛的)(4)

葡萄牙人

另一方面,历代葡萄牙国王努力加强葡萄牙的政治、经济实力。比如桑乔一世鼓励外国移民,发展工商业的政策,阿方索三世时期建立"议会"制度等等。有力地促进葡萄牙的稳定和发展。

历代葡萄牙政府还大力支持航海事业,支持海外贸易和殖民,这不仅使得葡萄牙获得源源不断的巨额收入,而且使得葡萄牙王国最终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美的殖民大帝国。

在一代代国王的运作下,从葡萄牙独立到十六世纪末期,葡萄牙逐渐强大起来,成了伊比利亚半岛的一颗"虎牙"。不仅维持着不被邻国吞并的趋势,而且隐隐露出统一伊比利亚半岛的野心。

政治联姻

强大的邻居始终是葡萄牙的心病。为了解除这块心病,葡萄牙在强大自己的同时,努力地想把对方纳入自己的掌控。

当然,以葡萄牙的实力,通过战争吞并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是不现实的。所以,葡萄牙企图采用另外的一种欧洲比较常用的方法——联姻。而西班牙也乐见其成,因为它也希望借此吞并葡萄牙。但是很可惜,葡萄牙与卡斯蒂亚王国的三次联姻都以失败告终。

1383年,葡萄牙国王费尔南多一世去世,因为费尔南多一世没有儿子,王位理应由女儿比阿特丽斯继承。但是比阿特丽斯已经嫁给卡斯蒂亚国王胡安一世。葡萄牙不愿牺牲自己的独立地位。因此作罢。

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在位的时候,卡斯蒂亚国王去世,阿方索五世企图拥立自己的外甥女胡安娜继承王位,不过以失败告终。

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时候,机会来了,此时西班牙国王只有女儿,若昂二世极力促成西班牙国王的大女儿伊莎贝拉与自己的儿子阿索方结婚。企图以此控制西班牙。本来一切按照计划进行着,但是没想到在1491年,阿索方王子在一次郊游时候坠马身亡。若昂二世的计划就此泡汤。葡萄牙以联姻为手段控制伊比利亚半岛的企图就此破灭。

之后,葡萄牙与西班牙还多次进行联姻。虽然两国关系剑拔弩张,但是亲戚还是照做,这样虽然达不成统一对方的目的,至少维持着和对方的联系。

以邻为壑

在葡萄牙完成统一并逐渐强大的时候,他的邻居——后来的西班牙,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兼并战争和收复失地运动。但是在他的邻居看来,失地不仅仅是被阿拉伯人占领的土地,而且也包括已经独立出去的葡萄牙。特别是莱昂——卡斯蒂亚王国,每时每刻都想着收复葡萄牙。而葡萄牙也想着靠自己的力量,统一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因此,双方经常发生冲突。比如,在1385年,双方就在阿勒祖巴洛特地区进行大规模战役。

之后,双方多次兵戎相见。而葡萄牙的想法是:如果不能通过手段吞并伊比利亚半岛,则不能让半岛上的其他势力完成统一。以免危及葡萄牙的安全。

辉煌时期的葡萄牙(伊比利亚半岛的)(5)

14/15世纪伊比利亚半岛局势

在阿方索五世扶持外甥胡安娜计划泡汤之后,阿方索五世立刻兴兵进攻卡斯蒂亚王国,以阻止卡斯蒂亚王国与阿拉贡王国合并。由此引发持续四年的卡斯蒂亚王位继承战争。葡萄牙战败,被迫和卡斯蒂亚王国签订《阿尔卡科瓦斯条约》。

西班牙王国成立后,葡萄牙与西班牙双方在海上展开长期的争霸斗争,并于1494年签订《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但是双方关系仍然剑拔弩张。

1574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率领大军进攻摩洛哥,失败身死。西班牙。1580年,西班牙王国趁着葡萄牙群龙无首之机,出兵葡萄牙,迅速占领葡萄牙全境,一向"打不死的小强"葡萄牙这次被西班牙给灭了!

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使得西班牙国力大损。葡萄牙趁机在1640年宣布独立,并在1668年与西班牙签订《里斯本条约》,西班牙被迫承认葡萄牙独立。此后,随着两国的相继衰落,两国之间的战争减少,但是双方之间仍然存在很深的芥蒂。双方发生大规模的内乱时,几乎都有对方的影子。

民族主义的培养

在从莱昂王国独立出来后,葡萄牙逐渐成为一个稳定和统一的国家,而葡萄牙民族逐渐形成。葡萄牙语逐渐传播开来,并在迪士尼一世时成为葡萄牙的官方语言。而让葡萄牙独立出来的恩里克则成为了葡萄牙人民的英雄,恩里克的出生吉马良斯被葡萄牙人看做是民族的发祥地。

辉煌时期的葡萄牙(伊比利亚半岛的)(6)

吉马良斯风景

在与伊比利亚半岛各方势力周旋的几百年里,葡萄牙的民族意识得到极大的加强。达伽马,迪亚士等等伟人成为了葡萄牙民族的骄傲。卡蒙斯的《卢西塔尼亚人之歌》则成为了葡萄牙民族史诗。对1640——1688年的葡萄牙人反抗西班牙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引狼入室

当然,以统一后的西班牙的实力,对葡萄牙那是全方位的碾压。葡萄牙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为了不被西班牙吞并,葡萄牙还用了一招很实用的招数——找靠山。我自己打不过你,找个比你厉害的靠着。自从葡萄牙独立开始就这么干了。

找谁当靠山呢?我们中国有句俗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葡萄牙找的也是西班牙的敌人——英国和法国。当然,英国实力更加强大一些,并且和葡萄牙不相邻,瓜葛少些,所以葡萄牙和英国的关系更好一些。早在1368年,葡萄牙就与英国签订《温莎条约》,两国建立起了同盟,经常联姻,关系非常友好。英国多次帮助葡萄牙大败外国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葡萄牙为了与英国的友好关系,甚至不惜反对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与拿破仑反目成仇。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的大国英国和法国纷纷衰落,葡萄牙的殖民地丧失殆尽,为了应对新的局势,发展经济,葡萄牙找到新的靠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盟,于1949年成为北大西洋公元组织的创始国,并于1986年加入了欧共体(欧盟的前身)。

辉煌时期的葡萄牙(伊比利亚半岛的)(7)

葡萄牙风景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找靠山真的不是一个好办法。英国和法国没少在帮助葡萄牙之后,占葡萄牙的便宜。特别是英国,在帮助葡萄牙大败拿破仑后,堂而皇之占领葡萄牙,以至于引发1820年到1851年的葡萄牙国内革命战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葡萄牙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二战之后前后,葡萄牙殖民地纷纷独立,甚至印度在1961年公然派兵占据葡萄牙的阿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结束语:

在与强邻压境的情况下,大打亲情牌、王室联姻、以邻为壑、引狼入室都是葡萄牙能成为"打不死的小强"的政治手腕。不过,以邻为壑,引狼入室这两招耍得有点阴,到头来,自己也会反受其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要想自立,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自己的拳头够大,够硬。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评论和转发,谢谢,下期作品《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大牙":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何热衷海上霸权?》敬请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参考资料:《全球通史》

《大国崛起》

《看得见的世界史——葡萄牙》

《看得见的世界史——西班牙》

《欧洲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