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坎坷,坎坷是常态,所以里程碑才显得那么有意义。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独生子女一代来说,坎坷确实是常态,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时,幼儿园老师时不时地会叫家长,碰巧遇到孩子家长工作忙脱不开身,这时怎么办?幼儿园有时会提前放学,有些孩子家长正在上班,又怎么办?

曾在2001年担任过中央电视台《整点新闻》主播的王潇,在她的新书《总会过去 总会到来》第六章 命运有耐心 主题为财务自由群里,分享自己和其他三位孩子同班里的家长,四个家庭七年间组织联合看管孩子的实践方法和策略经验。

讨论如何依法带娃(以娃会友的新型带娃方案)(1)

自由群的来源

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有的就会哭。老师不放心,分别给四个孩子的妈妈打电话。妈妈们先后到幼儿园,观察孩子行为后,分析讨论一致认为老师大惊小怪。四个妈妈此时互相不认识,因为孩子的事,想法达成一致。为以后遇到类似事情能有所沟通,便都提议建立微信群。这是以娃会友的微信群,群名暂时没想好。

自由群的精神

孩子是一定要弄好的,但事业也要做好。只有事业做好了,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弄孩子。孩子和事业,都是我们的心愿,需要我们有能力、有时间,还要有钱。

那么,每个人的事业怎么样才算做好了呢?

接着,四个孩子妈妈分别介绍各自的当务之急和远大理想,进行一次纲领性的梳理和谈论后,正式确定群名为“自由群”,沿用至今。

四个妈妈行业不同,但愿望是相似的,当务之急也是相当一致。为保证育儿效率,再次进行讨论推演,得出最好办法就是:结社。

讨论如何依法带娃(以娃会友的新型带娃方案)(2)

在试行一个月后发现有效果,在此基础上,完善提升,连工作经验都用在带娃上,最终形成比较成熟简单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轮流带娃方案。这也是新型的多家庭组织联合。

四个孩子,四个家庭,八个大人分工明确,彼此分担生活里的难处,一切都向着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家庭时间规划的方向设计和前行。

七年间,自由群的四个孩子已从三岁长到了十岁,从幼儿园进入了小学,自由群一共完成了四次搬家和大大小小十几次共同的旅行。而自由群创始成员也都已先后实现自己当初的远大理想。

以娃会友,八位大人相处七年,已成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朋友。在路上,好朋友会随着前方的道路删减增补,伴自己重生。在生生死死中,人也会脱离原有社会关系的窠臼,重塑新的关系,形成新的群体。

现在,七年过去了,我相信,人生是源源不断的,随着情节推进,命运还会在前面安排惊喜和际遇。世界上永远不会缺少美好的事物和人,那么就让美好的事和人走近你,让不好的事和人离开你。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能做到一生一起走的朋友,前提是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也是《易经》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像《总会过去 总会到来》中以娃会友七年,就提供了很好的对标和示范。这也为日后我家孩子上学时提供了参考,再来更多的坎坷,也能从容应对。

讨论如何依法带娃(以娃会友的新型带娃方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