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印象里,重点中学总是凤毛麟角的,能考上重点中学,尤其是市重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然而根据上海考试院公布的名单,今年参加高中招生的250所高中里,竟然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校是市重点高中或者等同于市重点高中。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表格中,同一学校的不同校区的学校是分开计算。比如华二、格致中学都按照校区进行单独统计。
“待评定”的两所学校是今年刚刚成立的华二普陀校区和宝山校区,目测未来又会增加两所市重点高中。
从考试院发的这张表来看,市重点、区重点和普高,差不多三分天下。也就是说只要考上高中,上海的孩子是有挺大概率就读市重点的。
那么今年中考考上高中的孩子比率是多少?据考试院的数据,今年上海报名中考的学生总人数是8.4万,而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孩子则是5万多人,也就是说今年普高录取率在60%-70%左右,按照65%的录取率计算,全市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里有20%左右的学生能上到市重点。
算起来这个比率也不少了,当年我上学的时候市重点还是挺稀罕的。经过这些年的变迁,市重点的数目增加了许多,教学质量也提高了不少,从1954年的10所市重点扩展到如今的80所,上海的市重点高中也经历了岁月的变迁。
第一批市重点高中:上海的第一批市重点高中评定时间在1954年。主要集中在现在的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杨浦区等几个中心区。
这10所重点中学分别是市东中学(杨浦区)、市西中学(静安区)、上海中学(徐汇区)、育才中学(静安区)、继光中学(虹口区,目前已降为区重点中学)、复兴中学(虹口区)、市一女中(现改名市一中学,静安区,目前已降为区重点中学)、市二女中(现改名为市二中学,徐汇区)市三女中(长宁区,出过不少知名女校友,包括宋氏三姐妹,张爱玲)。
1962年,上海市教育局要求集中精力办好一批拔尖的学校。
首批10所重点中学中,部分学校被取消了市重点的资格,又增加了几所市重点中学。
62年的13所市重点学校分别是育才中学(静安区),市二女中(市二中学,徐汇区),五十一中学(位育中学,徐汇区,新增),南洋模范中学(徐汇区,新增),格致中学(黄浦区,新增),复兴中学(虹口区),华师大一附中(虹口区),敬业中学(黄浦区),市东中学(杨浦区,已降为区重点),松江二中(松江区),上海中学(徐汇区),复旦附中(杨浦区),上海工学院附中(交大附中,原静安区后迁至宝山区)。
可以看到,60年代的市重点中学还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以黄浦区、徐汇区最多。
80年代后,上海市的市重点中学增加到26所,这26所中学被称为“老26所”,包括:上海中学,格致中学,市三女中,南模中学,市二中学,向明中学,育才中学,市北中学,松江二中,大同中学,嘉定一中,建平中学,市西中学,行知中学,华师大一附中,复兴中学,延安中学、七宝中学、复旦附中、曹杨二中、交大附中、上师大附中、上外附中、华师大二附中、控江中学、大境中学。
2000年,上海在各区建设了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当时80后的我们刚好赶上成为第一届高中住校的学生。
2005年,市重点中学的称号统统取消,改成市级示范性高中和区级示范性高中。05年、06年、09年、10年、12年、15年,都有新的学校晋升成市级示范性高中。
以至于当时学生里流传了个一个笑话:
不想努力,但想上市重点怎么办?
那就让学校努努力,自动升成市重点吧!
现在上海顶尖高中被称为“四校八大” 上外附中。
其中四校为:上海中学,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
八大为:七宝中学,控江中学,南洋模范中学,建平中学,大同中学,格致中学,延安中学,复兴中学
可以肯定,根据高考排名和录取率,这个格局不会永远一成不变的。近年来八大中的七宝中学,隐隐有异军突起之势,无论是北清交复录取率还是一本率都跟四大不相上下。
非四大八校中,进才中学和曹杨二中也有跻身第一集团架势。
(注:以上表仅列出一本率达到50%的市级示范高中,且不含享受市师范高中招生待遇,以及市特色普通高中。)
可以看到,市级示范性高中各区数量差异挺大的,分布并不均匀,每个区的名校实力也有差异。将来这个排名一定还会变动。
个人认为部分排在末尾的市重点中学和区重点没有太明显的差异。有些老牌的市重点近年来有些不思进取。比如老牌26所里的华师大一附中,就几乎落到了市重点的最后几名。离后来居上的华师大二附中差距如此之大。
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杨浦区这些中心城区依然占了大多数市重点名额。上海市市重点高中的格局已经多年未变,估计最近几年还会有变动,仍有一批原区重点中学有机会升上来跻身市重点中学。
另一方面,更多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也不再单纯地看是不是市重点中学,而是选择升学率更高的学校。
也许市重点,区重点,有一天真的会失去意义。
你会选择哪所学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