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海珠区一些重点区域的状况引人关注,这里群众的生活物资如何保障?背后各方又是如何运转的?一起来看。

海珠康鹭片区物资包

从统一标准到个性化订制

卤肉盖浇饭一盒、广式煲仔饭一盒、乌冬面两包、香辣牛肉面五包、火腿肠六根、八宝粥三瓶、玉米一根、苹果两个……这是一份提供给海珠康鹭片区管控区群众的免费物资包。

宝山区免费配送物资表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1)

爱心包内的物资

储备仓工作人员汪家伟透露,为尽量满足群众需求,物资包从最初的统一标准逐渐演变成个性化订制,婴儿奶粉、女性用品等也按需配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第六轮物资正陆续到达群众手中。

物资包总量65万份

16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一辆辆货车正在康鹭片区物资储备仓卸货,卸下的是从沃尔玛、华润、西亚兴安等商家采购的物资包。来自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企业监督管理科的汪家伟,是储备仓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说,自10月30日至今,第六轮物资包正在大规模配送中,派送完成后总量达65万份。

物资包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最开始以即食食品为主,后来群众对水果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多,我们逐步开始改善,增加了包菜、玉米、胡萝卜等。再到后来,我们又增加了卫生巾、口罩、纸巾、矿泉水这些日常需要用的东西。”

宝山区免费配送物资表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2)

11月16日,康鹭片区物资储备仓,工作人员在整理政府爱心包。

要供应片区10万余群众的生活物资,显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各方越来越熟练、配合默契。

据介绍,片区会提前一天对群众需求进行摸底,统计好基本数据后向供应商下单,商家第二天就能将货品送到储备仓,“有一次某一个品类不够了,沃尔玛从浙江直接空运过来,也都很及时地赶到了。”

在储备仓,物资大约10分钟内就能卸完,卸完后再进行一次分发,由小货车派送到片区的19个网格,再由一线人员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中。

不过,网格的一线人员一般会承担转运、测核酸、派物资等多种工作。为能“见缝插针”,储备仓方面会与网格提前联系,以便更精准、及时派送。“最难的还是各个环节的衔接、调度,供应商、储备仓、网格、居民等,我们要对时间有精确的把握,做到有序、及时,是对智慧的考验。”据介绍,通过使用特别设计的二维码,康鹭片区就能让每个群众都能领到物资且防止重复领取。

宝山区免费配送物资表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3)

11月16日,海珠区康鹭片区,网格员上门为管控区居民送物资。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

搬货是一个体力活。在康鹭片区的物资储备仓,20多天里,汪家伟和其他同事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左右。面对群众需要物资的迫切心情,他反复强调“请大家放心!”他解释说:“现在就是速度问题,不是有和没有的关系,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

首批爱心包送达龙潭片区

生活小超市开到家门口

16日早上9时许,一批批“大白”在海珠龙潭片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旁边的物资临时仓库整装待发;另一边,黄色绿色红色蓝色的外卖小哥,从四面八方汇聚龙潭,源源不断地将各类物资送到龙潭牌坊前。龙潭片区指挥部后勤保障负责人钟沃表示,目前片区的物资供应主要来自三部分:政府的划拨支持,片区自行购买和爱心企业捐赠。“目前片区的物资供应平稳,基本能满足片区居民需求。”

据悉,16日的第一批政府爱心包已到达龙潭片区,正在陆续发放给片区居民。

宝山区免费配送物资表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4)

16日凌晨一批政府爱心包到达

16日清晨,片区居民从网上商城买来的货品,已经摆满了指挥部外面的一角。四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核对收货人信息,根据不同网格目的地进行分拣。

“马上就好”“先拉一批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货品大部分是前一天晚上下的单,早上送到的。居民网购回来的这些生活用品经过分拣、填单、扫码和消毒,即可进入管控区等待配送到户——看似简单的五个步骤,背后却是相当繁琐细致的工作。

宝山区免费配送物资表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5)

宝山区免费配送物资表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6)

网购货物分拣中

宝山区免费配送物资表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7)

根据货品和片区不同填写供应情况

宝山区免费配送物资表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8)

网购物资要经过消毒方能进入片区

宝山区免费配送物资表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9)

居民网购的货品被送到管控区内

在海珠区龙潭片区,支持疫情防控的食品、药品、生活用户等各类物资不断从各方送到。据钟沃再介绍,目前片区的物资供应平稳,基本能满足片区居民需求。

中午11时许,一辆蓝色大货车缓缓驶入片区,当日供应给龙潭盘区的第一批政府爱心包到达。爱心包里“内容丰富”,有方便面、自热饭、八宝粥、火腿肠等“方便食品”,也有玉米、娃娃菜、土豆、红薯、胡萝卜等生鲜(随机派发一种)。

据悉,一辆货车大约能拉接近1200份爱心包,而近日计划要在龙潭片区发放约45000份。这45000份爱心包,将从卸货到分拣,送入管控区,再进行从从格到巷、从巷到栋、从栋到户、从户到人的分拣和配送。

“派送到居民手里的时间会有先后。”钟沃表示,“片区四万多居民,一共供应四万多份爱心包,我们一定尽力做到配送到位。”

物资配送小分队日夜穿梭

据龙潭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1月10日,龙潭片区管控区内共开设了12个生活小超市,由村社提供场地,供菜公司进驻直接供货。近日,已有22名连续三天核酸阴性的快递小哥被充实到物资配送队伍中;小哥们与90台小推车、10台电瓶车、2台商务车“携手”组成物资运输配送小分队,日夜穿梭在片区内,将居民期盼的生活物资一一送到。

据悉,截至11月10日,片区已先后筹集用于支援抗疫的口罩、防护服、手套、消毒液、药品、生活用品和食品等56批次;购买3.8万份三日生活包(含八宝粥、方便面、牛奶、面包等)和一万盒连花清瘟颗粒,陆续派发给居民。

物资收件号码难辨认

志愿者“试号”一个多小时找到人

“您好,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11月12日下午,广检集团执行支援海珠区疫情防控任务的突击队队员张卓霖、刘子玲和刘伟,在海珠区华洲街道龙潭片区为居民派送肉菜生活物资时,货单上的电话号码因受潮导致3个数字模糊难辨,三名队员不断尝试,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联系上了物资收件人。

“最初我尝试了接近20次有可能的号码数字组成形式,但打过去依然是空号。”张卓霖说,在多次尝试未果后,他使用大喇叭在巷子里不停来回穿梭,大声呼喊肉菜物资收件人的名字,并在居民邻里间、微信群上多次打听询问,但依然没有找到收件人。

正当准备放弃时,张卓霖看到这个肉菜物资包,有鸡肉、猪肉,还有蔬菜,都有一定的份量。“这些肉菜可以满足一家人几天的伙食了,物资的主人一定很心急。”想到这些,张卓霖等人决心继续尝试。

三人“重整旗鼓”,再次按照不同的数字组合重新拨打电话,无人接听、不是本人,关机、停机……不断尝试又不断重复。“这个‘0’是不是应为‘6’呢?试一下吧!”刘子玲、刘伟不约而同说道,电话拨打过去,接通了!对方是一位老人,反复确认后三人确定他便是肉菜物资收件人。

历经1个多小时的努力后,肉菜物资稳妥地送到了老人手中。“谢谢你们。”老人简单的一句感谢,让队员们感到深深的慰藉。

宝山区免费配送物资表 我们保证能把所有物资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上(10)

张卓霖等三人为居民配送物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俊、钟达文、何颖思 见习记者:王宇通讯员:谢雄斌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王文宇、何颖思 见习记者:王宇通讯员:谢雄斌

来源: 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