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指标,也是医生,患者共同关心的指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转氨酶升高是不是代表肝功能异常?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转氨酶升高是不是代表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就是肝功受损吗)

转氨酶升高是不是代表肝功能异常

转氨酶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指标,也是医生,患者共同关心的指标。

转氨酶定义

血清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其种类较多,是一组催化氨基酸与Q-酮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的酶类。

用于肝功能检查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骨骼肌及心肌等。正常时血清中含量很低,当这些脏器的细胞受损时,可导致转氨酶升高,故引起转氨酶升高的疾病不仅仅是肝脏疾病。

在肝细胞中,ALT主要存在于非线粒体中,而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但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质内的ALT与AST释放人血浆,致使血清ALT与AST升高,部分肝损表现为AST升高为主,即AST>ALT,如酒精性肝病等;

而多数肝损血清中以ALT升高为主,常见病因有各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肝吸虫病等;

其他疾病如累及肝脏,也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即感染中毒性肝损,如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布鲁菌病、败血症等;

胆道系统的局部感染也可引起ALT、AST升高,多伴有GGT和AKP的升高。

因此,不明原因的血清转氨酶升高病因很多,必须进行仔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体检和其他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转氨酶升高概念及意义

转氨酶种类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丙氨酸转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又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骨路肌及心肌等,当这些脏器的细胞受损时,可以导致转氨酶升高。目前国内ALT、AST正常值稍高于与欧美及亚洲的韩国。

临床上肝功能检査发现转氨酶升高时,应该注意首先排除心肌、骨骼肌病变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即转氨酶升高不能等同于肝功能损伤。

转氨酶处于正常范围内不等于肝功能正常。

肝功能包括肝脏的合成功能、代谢功能,存储功能。

血转氨酶升高只是肝脏发生炎症时,肝细胞破坏,存在肝细胞内的转氨酶释放到血中,所以肝脏存在炎症,且有一定量的肝细胞存在时,血中转氨酶才能升高。

肝病终末期,尤其是肝硬化晚期,有效的肝细胞数量极少,表现为白蛋白水平低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腹水,肝性脑病,但血转氨酶水平可能不高。主要是肝病终末期病理主要表现为健康肝细胞极少,即使有肝脏炎症也不会引起血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

所以遇到转氨酶增高时,我们不要单纯认为是肝功能损伤,一定要考虑到心肌以及骨骼肌的损伤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