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止是大智慧

艮,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易经》

翻译一下,什么意思啊?就是我们该停止的时候就要停止;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该行动的时候就要行动;该加速度的时候就要加速度;该减速的时候就要减速;该充电的时候就要充电。就是不论是行还是止,我们都要适当,而且又不失时机,只有把握好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我们人生的道路,人生的前途才会一片光明。才不会走错路,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们的人生不经历一些艰难困苦,你怎么样能强大起来?你不可能能强大起来。所以,正是因为一次一次打击,我们才变得强大;就是因为一次一次考验,我们的人生才不断的打怪升级。这就是孟老夫子所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和我们今天讲这个止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很大,这个止它代表着一种能量的积蓄;这个止代表外在事物对我们的某种相克;这个止代表我们遇到困难之后,你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

万里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止于至善能做到吗(止于至善何谓止)(1)

万里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黄河从北往南流,遇到了高山,流不过去,就停了下来,然后让自己转了一个弯儿往前走。各位,和我们的人生多么的相似,我们的人生怎么可能会一帆风顺呢?那如果这个黄河它不积蓄一下能量,它不转个弯儿走,他直着往前走,他可能会把这个山给冲塌,把这个山冲塌,那么这个黄河也就变成混沌一片,它就不再是一条河,它很难就会入海了。黄河很清楚,我是要入海的,不管你怎么阻挡我,我哪怕转360度的弯儿。我也要往前,也要入海。

止是一种大智慧,我们需要经常停下来给自己复个盘,不要害怕困难,困难是让我们打怪升级的绝佳的契机。这个止其实不是停,更不是放弃,而是一种什么,而是一种智慧的前进节奏。当我们当停则停;当止则止;当行则行;当快则快;当慢则慢的时候,你的内在将会变得无比清明,无比笃定。你的方向将会越发的明确。这个时候,你呢?你内在的能量将会越来越饱满,不要害怕走弯路。黄河如果从唐古拉山下来,一直往东直溜溜的去入海,他毫无美感可言。正是因为有着九曲十八弯,黄河才更美。我们的人生同样如此。如果我们能做到,只能做到内在清明,方向明确,能量饱满,我们的人生将无往不利。

止不是停,更不是放弃,而是一种智慧的前进节奏。内心清明、方向明确、能量饱满,则无往而不利。

二、止于何处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那我们回顾每一个人的人生,你会发现,每一个人人生都有它自己的主旋律。有的人主旋律很明确;有的人主旋律不明确;有的人主旋律很恢弘;有的人主旋律很平淡。那我想讲一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我们人生的主旋律明确的话,如果我们人生的主旋律是对的话,我们在自己这一生,即使犯点小小的错误,我告诉你都很正常,都无关大雅,瑕不掩玉。比如说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一个电视剧,叫大宅门儿,大宅门儿里面的白景琦这一生犯过多少错误,犯了太多太多错误了,也树敌,树敌无数呀。但是你会发现他人生的主旋律很对,他人生的主旋律就是民族企业,就是爱国!所以他的人生这一辈子走的就会很好,这一生就会很恢弘,很壮观。那也有一些人,他的主旋律是错的啊,你比如汪精卫,比如张国焘这些人,他的主旋律方向发生了偏差,他做的一些事情,能力再强。那么他的这一生也是偏差的,也是错的。

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古圣先贤,孔老夫子这一生的主旋律,就是讲究仁爱之心;佛陀的主旋律就是慈悲;老子的主旋律就是和光同尘。不单是古圣先贤,即便是普通人。各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他也有着自己的主旋律,比如说今年刚去世的我们的袁隆平院士,那他的主旋律就是要让中国人吃饱饭,就是提高粮食的产量。这就是他的人生主旋律,主旋律定下来之后,他的人生就止于主旋律。

我们讲止于何处?就是要止于自己的主旋律,我们讲止于至善,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境界停在哪里。止,再一次给大家明确了我们生命的能量要在哪个点上积蓄,在哪个点出发。

止于至善:

经常问自己——

我的人生主旋律是什么?

我的终极方向是什么?

我的生命止于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