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钓友经常会遇到一个情况,鱼只吃窝料,就是不吃鱼钩上的饵料,有些钓友认为是鱼能分辨鱼钩和鱼线,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无影线、斑点线的推出,那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先来说一个亲身经历。

钓鱼时怎么知道鱼有没有咬钩(鱼真的能认出鱼钩和鱼线吗)(1)

这个鱼比较笨,不是下文提到的鱼

我出国游玩的时候安排了一次岸边海钓活动,自己带的抛竿,然后去当地渔具店买了一套线组,顺便看图了解钓法。简单来说就是钓笼下面接一个15~30厘米的子线,靠阿波浮漂定层浮钓,钓笼里面是小鳞虾 粉饵,钩子上是大个的鳞虾。

钓鱼时怎么知道鱼有没有咬钩(鱼真的能认出鱼钩和鱼线吗)(2)

类似这样

岸边的鱼非常多,肉眼可见有很多鱼在水下游来游去,大的有两三斤,小的也就一指长。这样堪比养鱼塘的密度,让我以为肯定是疯狂连杆,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鱼就吃散落下的诱饵,死活不去碰钩子上的鳞虾,小鱼也最多是叨一下鱼钩上鳞虾,但是吃不进去。这就愁坏我了,我改变了各种挂虾的方法,无论是露钩还是用虾整个包起来,就是不吃……

钓鱼时怎么知道鱼有没有咬钩(鱼真的能认出鱼钩和鱼线吗)(3)

大概密度就这样,但是不吃

后来我冷静下来观察了一下,发现诱笼的饵料到位之后诱饵下沉的时候非常慢(粉饵包裹着小鳞虾),但是由于鱼钩和小咬铅的关系,钩子上的鳞虾下沉速度远大于诱饵,而且子线下摆结束之后就悬浮了,鱼就彻底不碰了。这就让我想到以前拿桑葚在树下钓草鱼,有些口滑的地方,需要把铅坠拿掉,模仿桑葚掉落的样子。

钓鱼时怎么知道鱼有没有咬钩(鱼真的能认出鱼钩和鱼线吗)(4)

用桑葚的前提是岸边有这个树

随后,我直接用窝料桶里面的粉饵加上了一点撕成小块的切片面包挂钩(手边只有这个),窝料继续装在钓笼里面,挂饵垂钓。由于面包自身下降的速度可以平衡鱼钩和小咬铅的重量,使得窝料和鱼饵的下沉速度几乎一致,之后就是狂拔直至所有的子线断光。期间有几次面包撕了太大了一点或者捏了不够紧,下沉速度太慢,我发现鱼也不去吃。

这并不是鱼多么聪明能分辨窝料和饵料,也不是能看清楚鱼线或者鱼钩,而是鱼类机警的分辨“异常”。古话说得好,反常则妖。当鱼看到这个东西和周遭的食物不一样,本能让他远离这个“奇怪的东西”。

钓鱼时怎么知道鱼有没有咬钩(鱼真的能认出鱼钩和鱼线吗)(5)

滑鱼最多是涮饵,但是并非能分辨鱼钩鱼线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部分鱼类确实能看到鱼钩甚至鱼线,但是它能否把这两者和“危险”联系起来?至少从现在可以查询到的文献来说是不能的,只有鲸鱼海豚之类的哺乳动物有这样的能力,否则回锅了几十次的鱼永远都不会上钩了。

钓鱼时怎么知道鱼有没有咬钩(鱼真的能认出鱼钩和鱼线吗)(6)

鱼类是冷血动物,智商不高

大鱼之所以是大鱼,因为他自身非常谨慎,任何有“异常”的情况都会让他放弃摄食,宁可饿肚子。这也就是为什么钓大鱼的时候,我们讲究窝饵同源的道理。

钓鱼时怎么知道鱼有没有咬钩(鱼真的能认出鱼钩和鱼线吗)(7)

我是科学钓鱼,平时写写文章聊聊钓鱼的误区,也拍拍视频做一些渔具的测评,欢迎在留言区写下钓鱼或者钓具方面有疑惑的问题,下一篇文章的主题会由此产生。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