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

文/张霓 长江新世纪编辑

本文约5000字,预计10分钟的时间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上线24小时,众筹金额突破100万元。众筹出版领域已经很久不曾出现这样爆款的项目了,这个项目是怎样做出来的?据说光文字整理、校对就花了3年多。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2)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3)

上线还不到1分钟,已经达成了10万元的众筹目标……

上线两分钟,500份英达导演的签名档被抢光……

上线1小时,众筹突破40W元……

上线12小时,众筹突破70W元……

上线24小时,众筹突破100W元!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4)

这个数字还在继续,我们沉浸在喜悦中。

不过,我深知,这样的销售成绩,更多地,是源于《我爱我家》这部剧本身。穿越近30年的时光隧道,《我爱我家》依旧轻而易举转动了“家迷”们情感的闸门,蓬勃地散发着它那难以估量力量。

这套书连文字都是“众筹”的

2021年初,我们与摩点网的工作人员见面,想做一次众筹。众筹项目是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120集剧本。

在这个曾经孕育出《故宫·如意琳琅图籍》《迷宫·金榜题名》等现象级产品的汇集创意与热爱的平台,我们期许着《我爱我家·珍存集》能最大限度地被喜爱这部剧的人看到,希望它能在播出近30年后,再一次焕发光彩。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5)

摩点网,一个汇集创意的众筹平台

但是,我们是忐忑的。作为出版物,120集剧本的部头太大了,且不说整理编辑的时间,只说它的字数与可能的定价,读者们会接受吗?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6)

最终成书的《我爱我家·珍存集》,全套3册,约160万字

《我爱我家》首播于1993年,虽然后来多次重播,但它最核心的一批观众,应该是75后、85前这批人,也就是岁数和贾园园差不多,看着首播长大的这批人。再往后的观众,或许更钟情《武林外传》和《家有儿女》。

91年出生的我,并不是《我爱我家》第一批忠实观众,我甚至是在后来编辑剧本集、一遍遍重温《我爱我家》剧集的过程中,才真正成为了“家迷”。

所以,最初听到要做《我爱我家》剧本集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套书的读者应该限定于一个固定人群,而非面向大众。同时,《我爱我家》的台词幽默而不流俗,深刻而不着痕迹,诸多金句为人津津乐道,至今仍为经典,的确值得出版。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7)

3部经典中国情景喜剧,有着不同时代的忠实观众

2017年,我们与凉油锅相识,同时与英达导演见面。

凉油锅,我爱我家全球影迷会会长,本名郭峰——他的名字源于《我爱我家》第8集《既然曾经爱过》中保姆小张的台词——生于85前,骨灰级“家迷”。一位典型的《我爱我家》剧本集目标读者,同时也是这套书的策划发起人。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8)

凉油锅说,出版《我爱我家》剧本集是众多“家迷”的心头夙愿。实际上,此前早已有“家迷”尝试自行整理剧本。可惜播出之际没有字幕。演员语速时而较快,时而出现方言,还有一些无法确定的字词写法,让这部剧始终没有标准的、权威的剧本。

就连英达导演都说,起初他以为剧本定稿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所有的片段都是他亲自拍出来的,实际一看却发现模棱两可的地方非常多。比如所有标点都要重新确定——中文博大精深,很多地方标点一变,表达的意味就会有所改变: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呣们,呣们,呣们!”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呣们呣们呣们!”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呣们!呣们!呣们!”

究竟哪种标点用法更能体现老和同志的自信、激昂与铿锵?

还有一些方言的写法,标准实难确认。比如这个“呣”,是口子边还是女字边?

且不说当年的剧本已经失散各处(众筹开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以为失散的原剧本被杨立新老师珍藏了起来),就算找到原剧本,这些细节可能也根本没有,因为演员只要现场发挥,把所需的语气状态演出来就可以了,无须一字一句地推敲比对。而落于笔头出版,却需要一个严谨的答案。

那次见面,凉油锅说,这部剧本的整理是个大工程。

“家迷会”发动了众多核心“家迷”——他们大多对《我爱我家》的台词倒背如流——参与到这个工程中来。剧本的雏形是“家迷”们一字一句看着剧集整理的,可以说这套书从初起便有了“众筹”的意味。

这套书为什么要做众筹?

转眼到了3年后,我们都以为这个项目已经石沉大海。

凉油锅突然联系,说《我爱我家》剧本的初稿已有了。

160余万字,复印3份,分三波校对,一波给我们编辑部,一波给影迷会,一波给了英达导演。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9)

英达导演校对手稿

接着,又是一段沉寂。三波人开始了埋头校稿。那个过程有点像鼹鼠凿洞,最终三岔路汇集一路,剧本就挖好了。这个过程轻描淡写,实际真是很艰辛。

除了对字词本身进行校对外,还要核对台词和原句是否吻合。有些问题是在搬运台词的过程中出错了,还有时是演员演出时本身有口误。

比如第3集《我们的愚人节》里,志国说:“202在对面,这儿是201”,实际说反了,应该是“201在对面儿,这儿是202”;还有第27集《健康老人》,郑老说:“这酒要喝得适量的话,还能够起到化血化瘀的作用”,此为口误,实际应为“活血化瘀”;还有第10集《灭鼠记》中,老傅著名的那句“生末旦净丑,神仙老虎狗”,实际应为“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

我们一直觉得稿子校对完成,最难的部分就已经完成了,后续工作会很顺利,很快就可以付印。没想到从2021年初到2022年3月,又过了1年多。如果有人仔细看过我们放在摩点网上的视频,就会发现那其实是在2021年录的。

当时,我们一边设想书的销售通路在哪里,一边考虑书封的设计;同时,三校完成的稿子要送到出版社审稿。

先说书的销售通路。2017年,众筹虽已在国内兴起,但通常筹的是电子游戏、桌游、手办等,出版物不多。因为出版物通常无论众筹是否达到目标都要发行,它的性质更像“预售”,这会让许多人困惑,众筹的意义何在?

众筹出版物还存在一个问题,即通常筹款金额无法覆盖印制成本和版税成本,即使众筹成功了,也往往需要在其他传统销售渠道发行,不然仅凭众筹到的金额,图书很可能达不到印厂最低开机量(通常为3000册)。而往往如果某本书给了某渠道独家首发,除非它的表现极为出色,否则其他渠道的征订数都会下降不少。

这些问题一直客观存在,不过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出版物选择通过众筹的形式首发,众筹出版物的目的也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0)

众筹千万元的《故宫·如意琳琅图籍》《迷宫·金榜题名》让很多出版机构看到了众筹出版的希望

适合众筹的出版物,通常是内容具有价值(情怀价值、创意价值、社会价值或突出的文学艺术价值等),具有特定的读者群体(散落各处),但又苦于没有一个集中发力点,如果通过传统渠道发行,可能会被淹没在新品种的海洋中。很多书的生死就在上市的头3个月,甚至头1个月,如果初期没有起量,后续再想变成长销书是很难的。所以有很多内容本身很好,但因为上市初期没有找对路径,错失了最佳营销时机,遗憾石沉大海。

凉油锅成立的“我爱我家全球影迷会”的微博有7万余粉丝,但是散落于各处的“家迷”可能超过这个数量,我们的愿望,就是让“家迷”尽可能知道剧本出版的消息。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1)

我爱我家全球影迷会微博,汇集海内外喜爱《我爱我家》的朋友

当下,“微信公众号篇篇10万 ”“全网千万粉丝”“微博粉丝逾百万”“短视频点赞过亿”等营销语已经不再让人惊讶,很多人甚至嗤之以鼻——有流量有数据,但未必有转化。人们依赖这些数据,但又不再相信这些数据。

很多营销推广行为,目标就是将已经明确存在的流量最大限度地转化(其实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了不起了),想做到增量就很难了。很多编辑和传统渠道也都养成了定式思维,所谓“销售”就是让作者挂链接,然后导流。于是,作者流量大的图书,渠道往往激烈竞争,都希望作者“导流”;而作者流量少或流量不聚集的作者的图书,传统渠道也想不出突破性的办法。虽然渠道还是存在强势与弱势之分,但它们往往也承认,如果没有作者的导流,如果没有出版机构的营销配合,大部分图书仅凭自身的推荐位是很难有太高转化的。

我个人认为,传统渠道虽然有大量具有消费习惯的用户,但这些用户并非该渠道的“粉丝”,用户类型也比较广泛,这些用户并不经常在渠道“浏览信息”,而只是将渠道当作购买窗口。而这几年新兴的短视频则经常存在冲动消费造成的用户错位(图书的定位和实际购买者之间出现很大偏差),还有着让出版机构心颤的“低折扣”这一双刃剑;原本可以树立形象、营造氛围、输出价值观的地面渠道因为价格劣势也往往只沦为一个展示窗口。

最初我们选择摩点网,只是直觉上感到这个强调创意、热爱、情怀的平台或许和《我爱我家》比较契合。但我们也刚刚接触这个平台,若说有十足笃定的信心,也不真实。但后来我们发现,摩点网的优势在于积累了一批喜好明确、画像鲜明且有消费习惯的用户。这些用户对摩点网有认同感,平时会在平台浏览信息,他们支持的是创意本身,而不一定是内容的忠实粉丝。所以如果是适合的内容,摩点网是能带来编辑们梦寐以求的“增量”的。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2)

《我爱我家·珍存集》支持者新老用户占比:老用户多于新用户

创意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挣扎、妥协和遗憾

一件幸运的事是,我们见到的摩点网项目负责人刚好是位资深“家迷”,对《我爱我家》有着深厚的情感。我认为这很重要,而且可遇不可求。

第一次会面,摩点网的工作人员们就给这个项目注入了热情,也点燃了我们的信心。他们提出了大量创意——可以做什么周边,可以设置什么档位,可以有怎样的宣传……还相信这一定是一个可以突破百万级的项目。这和我原本设想的“仅在固定的小范围群体售卖”的预期不同。当时,我觉得突破百万元销售简直像做梦一样。

在具体设计周边的过程中,我们还经历了一些不得不做的妥协。比如起初我们信心满满地想做《我爱我家》资料集,结果很快就发现自己是多么不自量力,《我爱我家》细节实在过于纷繁庞杂,根本不是一年半载能整理好的。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像“红学派”一样的“家学派”每天争论不休呢?后来这本“《我爱我家》资料集”,分成了两本册子,一本收录《我爱我家》的演员表、分集介绍和幕后剧照,一本收录“家迷”的文、图创作。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3)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4)

《珍存集别册》,含120集演员表,9首经典金曲以及首次公开的拍摄花絮

还有一些周边创意,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我才意识到制作周边比我此前想得复杂。许多人喜欢说产品经过了反复“打磨”,但《我爱我家》的周边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设计能达到“打磨”阶段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前期定方案就花了很多时间,很多想法开始了又推翻,不断在“想做”和“能做”间挣扎。

然而,最挣扎的,并非周边,而是图书的封面。封面之于图书的意义无需多言,为之投入大量精力也值得。《我爱我家·珍存集》的封面,直到2021年12月才最终确定下来。到那时我们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在那之前我们都有一种焦虑,如果封面做不好,其他工作都可能是白费。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5)

直到12月底,封面终稿才确定

《我爱我家》这部剧的标签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英达导演认为是片头的4个粉字。然而这4个粉字与其他颜色、其他图案的适配性都很差,它太过跳,太过醒目,对封面的风格有决定性影响。以至于我们尝试了很多风格,都觉得不妥。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6)

PASS封面大合影

最终的这版封面,是经历了无数次尝试与推翻,甚至摩擦争执后定下来的,它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老电视”是我们想到的与“我爱我家”4个粉字最协调的背景,思路就是让整个封面都回归到“我爱我家”这4个字最初出现的场景。老电视的样式我们也换了几款,尝试过和老傅家一模一样的电视,但效果不如横版占满封面有冲击力。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7)

电视机中的画面最终进行了推敲,还是选择了重新手绘的粉字

我始终知道有一个更为理想的状态,但是以我们目前的现实能力来说,还没有达到。所以总会有遗憾。只能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同时尽量对得起这样好的内容,不让喜欢这些内容的读者失望。

后来者能为经典作品做的不足万一

《我爱我家·珍存集》存在部分删减是我们最为遗憾的事,我们多想说这部作品是完全无删减的、最完整、最原汁原味的《我爱我家》剧本,但是努力争取过,依然无法如愿。每当看到读者叹息“果然有删减”“删减了还有什么意义”时,我们也很想说声抱歉。

《我爱我家》所在的90年代初,有着许多在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依然有着蓬勃生命力的优秀作品,这就是为什么时隔近30年,大家还是怀念那个时代,怀念那些作品。

当今时代,我们动辄就说又出现一个爆款、又一部热播剧,但一个是时代特点所限,一个是我们能投入在一部作品的创作中的时间和精力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制约变得有限。如果不是《我爱我家》而是其他近些年的影视作品,别说花5年时间筹备剧本,可能在作品播出的3个月后,时效便已过。所以,能为《我爱我家》这样一部长盛不衰的作品制作剧本集,是我们的幸运。

时光荏苒,但剧中人永远活着。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为经典增添一点点颜色,但是不及它原本光亮的万分之一。

虽然遗憾,但《我爱我家·珍存集》还是问世了。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这是我们作为编辑最为快乐的事。

但愿因为这套书,《我爱我家》能够更稳定、更长久地存在于每一位“家迷”心中,让它作为剧之外的另一种“珍存”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为之取名为“珍存集”的缘故。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8)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19)

众筹成功的几种方法(24小时众筹超100万元)(20)

,